对话吴晓灵
吴晓灵:在上海其实有很好的历史基础,也有改革开放以后的很好基础,那么如果要是能够在解放思想,然后在金融改革方面有更大突破的话,那么我想上海要以中国这样一个逐渐发展的国际地位还是能够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我个人认为,所有的这一切,都要以更大的改革开放的力度来作为保证。[查看全文]
对话沈祥荣
新浪财经:黄金交易所在配合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计划?
沈祥荣:黄金交易所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上将有三个转变,一个是商品交易向投资交易的转变,一个是现货交易向衍生产品交易转变,还有一个就是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变。如果这三个转变做好以后,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发挥一个市场的作用。
黄金的储备按照道理来说,作为央行来说,每个国家的央行都有相当的黄金储备。在以前的话,所有的政府发行纸币都要以黄金作为相应的依托,不能随便发。[查看全文]
对话李伏安
作为银监会主管创新的官员,李伏安对银行业的创新问题深有体会,他认为市场的判断力和成熟度是一个市场创新力很重要的前提。
在谈到银行业创新如何为中小企业更好的服务时,李伏安指出,这跟各个银行自己的特点有很大关系,至于具体如何帮助和扶持中小企业,还要根据银行的专业特点,对融资方式进行创新。[查看全文]
对话沈联涛
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原香港证监会主席沈联涛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时表示在上海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香港必然是竞争者,香港的金融中心优势并不会因为上海的崛起而流失。
沈连涛表示上海是人民币中心,它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已经是国际金融中心了,但不是人民币中心,所以香港和上海虽然有竞争,但是很好的伙伴。香港的优势在国际金融中心上面是非常强的,这么低的税率,这么好的基础设施,全球最大的银行、投行、券商,都在香港,所以香港在国际金融方面的优势是不会一夜流失的。以后,沪港在金融方面会有更好的合作。[查看全文]
对话哈继铭
哈继铭称,资产价格上扬往往是通货膨胀的前奏曲,资产价格里面,最灵活易变的价格表现为股价首先上扬,有可能还跟着楼价上升,再后来将出现物价的上升。到时候,许多国家的央行就会开始收紧流动性,货币由宽松变成收紧,那个时候资产价格就会下降。
哈继铭指出,股价上涨、房价上涨、物价上涨,政策可能做一些微调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这种调整非常有必要。在目前经济复苏的基础似乎还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政策一时不收紧这种刺激政策,更充分的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这个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查看全文]
对话胡祖六
主持人:4月份的国内的信贷数据公布了,新增的信贷规模回落比较明显,您对这个数据是怎么看的呢?
胡祖六:中国的信贷一季度增长非常迅猛,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坏的方面是,它令很多人担心,从监管当局到央行到金融机构。在我看来,信贷的增长还是偏快的,新增信贷规模的高速增长,毫无疑问能拉动经济,促进消费和投资,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其可能引发的新的风险。 [查看全文]
对话王庆
王庆分析到,从整体来看从03年以来,全国范围内房地产价格增长速度和全国范围内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基本是一致的。从这一点来讲,收入和房价之间的关系是基本一致的,从可承受能力来讲,并没有明显恶化。
王庆认为从全国房价的增长速度来看,和全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稳定,房价相对08年可承受能力有所改善,“08年总体房价跟07年相比是持稳的,但是全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增长的,所以相对来讲还是有所改善。” [查看全文]
对话刘胜军
“周小川提到SDR,这样的货币能不能成为超主权货币,我觉得从可行性来讲不是很大,超主权货币并不是意味着说全世界就这一种货币,它只是一种储备货币,并不是所有国家的人都去用,这样还是存在利益格局和利率的问题,因为你是一个储备国而不是交易货币,所以你的接受程度有阻碍性,如果将来SDR取代美元成为交易性货币,如果实现不了这一点,变成国际唯一的货币是非常难的。” 刘胜军说。[查看全文]
对话张春
5月15日下午消息,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春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表示,中国的薪酬制度不能完全由市场定价。
张春认为,薪酬要分市场机制的薪酬和政府部门的薪酬。中国的薪酬制度不能完全由市场定价。因为中国的金融机构大多数都是国有,有一些干部是国家任命的不是市场出来的,所以薪酬设置不能跟市场接轨,此外,张春还要有公平、透明薪酬体系,保证公众的知情权。[查看全文]
对话许斌
许斌:因为大家都很兴奋这是第二次陆家嘴金融论坛的召开,政策面上上海得到中央建设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指导思想,大背景是金融危机,但是大家比较兴奋的是看到今后几年,我们的目标是2020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前面半年、一年已经证明了,如果说我们去说这个时间到底是不是底,风险还是很大。一季度数据还比较好,中国政府出台的财政政策速度比较快,重量比较重,我们比较担忧的是说,持续性在后面第二、第三、第四季度,在全球经济还没有走出衰退的前提背景下,说中国经济能不能继续保持第一季度的强劲增长,我个人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我觉得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查看全文]
对话肖耿
清华大学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肖耿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时表示,上海可以成立“金融特区”以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和发展。
肖耿表示,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还需要几大要素:1、资本必须可自由流动,2、低税率,3、充分的人才储备。可以在上海成立一个“特区”,类似于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特区”,但不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因为金融是无地界的行业,需要一系列有想象力的制度创新。[查看全文]
对话谢国忠
谢国忠认为,判断房市是否有泡沫关键要看房地产价格是每平方米平均价格跟工资的比例,这个比例如果在3倍以上基本都是泡沫。中国现在3倍的地方很多。中国虽有很多刚性的需求,但有需求不一定代表能买的起。“中国很多结婚的人都是家里三代凑钱买房子,这就具体反映房价过高,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是这样的,祖宗三代凑钱就是为了买一个房子,这是不正常的。”[查看全文]
对话许小年
许小年指出,目前货币政策已经是极度宽松,货币供应增长远远超过GDP增长。对于这样宽松的货币政策,他表示了自己的担忧:“2-3年之后,这些贷款开始偿还了,到时候出现大量的坏帐怎么办?”他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要引起决策当局的高度重视,要尽快扭转这一趋势。
在许小年的调研中,这样的情况已经显现,很多投资项目回收贷款已经成了很大的问题。“我们刚刚花了这么多的精力、这么多的时间、这么多的资源来清理国有体系中的银行坏帐”,他指出,“在今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之所以我们可以挺得住,是因为我们前几年抓了银行改革,我们的银行体系是基本比较健康的。”[查看全文]
对话潘英丽
潘英丽表示,北京也想建国际金融中心但之所以选址上海而非北京只要源于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上海上世纪30年代它就是远东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得到了国际金融机构的认同,上海商业文化比较深厚。
第二,80年代以来,所有的金融市场都放在上海,而现在北京还没有交易所,几乎所有的交易所主板市场都是在上海。交易所的交易今后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集中的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上海已经具有了非常雄厚的市场基础。[查看全文]
对话殷剑峰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剑峰今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拉动民营投资的主要途径是放权。
殷剑峰表示,目前很多投资产业是有限制的,民营企业进不去严重限制了未来经济的发展,建议国家在经济领域要放松对很多投资产业的限制,让民营资本进入到这些产业。而这其中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放权。“只要对国家的安全、国计民生没有影响的产业都应该把准入门槛降低,让大家来进行竞争提高效率。”[查看全文]
对话沈南鹏
主持人:经济学家的话我们要听,但是我们更想听听作为真正操作者、投资人如何分析的?
沈南鹏:在宏观上我们没有那么多像是许教授的深刻分析,我的体会是来自于我们已经投了那么多家企业,其中有很多是在服务领域和消费产品领域。我们看过去3-6个月的总体表现,每个企业表现不一样,在过去2、3个月里面情况是回暖的,而且回暖的速度也很快,很多企业是在二三线城市提供产品服务,这些企业受到的影响相对比较小,今年还表现出非常强劲的增长。[查看全文]
对话李国宝
新浪财经:东亚银行是国内第一家推出人民币借记卡的外资银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银行业的许多方面受到影响,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和扩张却似乎是在逆流而上,您如何看待未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李国宝:东亚银行作为香港最大的本地银行,成为首批本地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以来,能够把我们在海外市场的先进服务经验引入内地市场,同时针对内地市场的特色,不断推出创新业务,为国内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完善的银行服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亚中国并未放缓发展步伐,相反,基于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坚定信心,我们在2008年继续加大对内地市场的投入与发展,相信这种势头将在未来得以延续。[查看全文]
对话蔡明忠
蔡明忠指出,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中国资本账户什么时候开放、人民币什么时候可以自由兑换,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异区的互动都会发生,异区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突破,上海也会很快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在谈到上海与香港合作时,蔡明忠用了一个自创的新词“shanghong”形容二者关系,他认为上海与香港将一起成为亚洲的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查看全文]
对话李清飞
主持人: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黄金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了,据我了解从03年-09年,国家一直在增持黄金,增持的幅度已经达到了75%,我想问一下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国家对美元大规模发行提前的自我保护行为呢?
李清飞:保证一定的黄金储备对于一个国家是保护自己国家的金融手段,也是大国强国的表现。德国有将近50%是通过黄金来表现的,中国在1千吨我们的比例非常低,这个数据应该说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也符合中国地位的。[查看全文]
对话张子欣
张子欣:就中国保险业发展来看,中国的保险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短期而言,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面临一定挑战。但长远来看,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保持乐观,对金融保险业的前景也非常看好。以保险业为例,中国08年的保险密度为724元,保险深度为3.25%,这些数字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有20年左右的差距,和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相比还很不相称,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对行业前景及公司发展有信心。[查看全文]
对话党剑
党剑认为,股指期货无论什么时候推它可能都会有正和反两个方面的意见,如现在在市场上推出,比去年下半年甚至是去年的上半年都有利。所以我个人觉得股指期货作为一个抵御整个股票市场系统性有利的工具,推的越早越好。“我个人觉得,包括目前的时间段在内,都应该推出股指期货比较好的时机。” 党剑说。
党剑还表示,一定要把金融创新放在金融市场发展比较靠前的位置上,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有商品期货21个品种,但没有像期权,或者金融期货等能产生组合的金融工具。所以现在的中介机构,只能去发展个人投资者参与投机,而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查看全文]
对话卢伯卿
在陆家嘴论坛上,对于公司高管尤其是银行高管的薪酬问题成为了关注焦点。对此,卢伯卿指出,高管薪酬要分正反两个方面看。
从正的方面来看,华尔街聚集了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搞的东西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但如果说没有高的薪酬报酬的话,那全世界很聪明的人不会再往这个方面去做,或者他们把精力都放到其他领域里面去了。从反的方面来看,“今天所谓的金融风暴或者是实体经济的风暴,当然也和华尔街本身的激励机制是有很深的挂钩,与大量追逐短期利益也是有关系的。”[查看全文]
对话施能自
德勤企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施能自在与新浪财经对话时表示,上海建设金融中心还需要大量的人才。
“举例来说,在国际上纽约和伦敦,在看它的金融人才和它本身在当地人口来说,应该是有10%左右是跟金融服务有关的,比如纽约有77万金融人才服务金融业,伦敦大概是50-60万人在做,上海加起来不到10万。”施能自指出,如果说上海在2020年要成为国际的金融中心,从目前的1700万人口来看,上海还有很大的人才潜力可以挖掘。[查看全文]
对话白承睿
人民币汇率近期又成为市场热点,美国国会部分议员13日提出议案指责人民币汇率过低,美国财政部上月发布的报告曾指出中国在调整人民币汇率方面取得了成果,“增加了汇率灵活性”。
但愿金融危机过后,人民币汇率的日间波幅能够增加,并引入人民币期权等新工具,以推动国内市场的发展。”[查看全文]
对话Jeremy Easl
商品衍生品的监管目前还是比较完善的,最重要的要防止操控市场的恶劣行径。在未来一个时间内有两个方面的事情对农产品生产价格供求关系有影响,一个是水,水在未来供应没有以前那么的充足,会对农产品有影响。另外是生物燃料,现在把很多农产品被拿去当做燃料作为油来使用,这对将来的农业来说也会有影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