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5月15日,致力于打造成为“金融达沃斯”的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再度拉开帷幕。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时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与会者将就中国经济金融形势与政策等话题进行探讨。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出席陆家嘴论坛全体大会。会上,吴定富发表精彩讲话。以下为讲话实录全文:
[吴定富]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2009年19号文件,提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这充分说明把上海建设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内容。本届论坛汇集了国际、国内金融界的朋友,对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的走势和金融发展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讨,必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今天,我就保险业参与上海经济社会建设以及保险业的发展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保险业大有可为。第一,保险业可以在服务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要建设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功能齐全、具有全球辐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金融中心。建设这样的综合性的金融中心,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等各个金融行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比如说纽约和伦敦,保险业作为风险的承担者和长期机构的投资者,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是各种金融活动在功能上的丰富和空间上的集聚。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保险业可以在三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保险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中心。上海有勇于创新的保险文化,实力雄厚的保险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较高的保险机构和竞争比较规范的保险市场,为保险竞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保险业管理和后援的服务中心。目前上海有保险公司法人机构37家,占全国保险公司总数的30.8%,机构的集聚为上海发挥保险业管理和后援服务中心的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在上海稳步推进保险资金运用的试点。上海的金融机构密集并设有证券和期货交易所等金融基础设施,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条件得天独厚。目前,全国九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五家设在上海。上海在保险业资产管理业务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此外,上海还有再保险公司五家,有能力在再保险定价和交易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国际航运业是与海上航运保险共同发展起来,目前上海的综合保险服务能力与国际成熟的航运中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必须不断提升航运保险事业整体发展的水平。国务院19号文件对保险业服务航运中心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航运保险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保险业要从服务国家战略的全局高度,抓住政策机遇,加快航运保险的发展。这是第一点。
第二,保险业可以在服务上海现代国际大都市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保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纵观各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保险越重要。上海要建设现代国际大都市,必须发展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业。同时,保险业的发展也会对上海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要服务上海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风险无处不在,建设上海现代国际大都市就必须建设完善的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手段,有利于提升社会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社会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效率,在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是保险业服务上海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目前,上海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08年底,上海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达到了21.6%,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压力很重。这次国务院19号文件同意上海适时开展个人税收养老保险产品试点,这不仅有利于加快上海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完善上海社会保障体系,而且对我国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是保险业要服务上海的经济建设。在前一个时期保险投资基础设施试点当中,保险资金已经投资了上海世博园区等项目。随着保险资金的积累和保险投资渠道的拓宽,保险业将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支持,保险业将促进上海经济发展。同时保险业能够带动法律、会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旅游、体育、外贸、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配套的服务。
第三,上海的保险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回顾过去,上海保险业有着辉煌的历史,从1865年我国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的成立到解放前,上海已经有中外保险公司400家。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保险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新的理念、新的管理和营销模式,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都是从上海走向全国的。2008年上海保费收入达到600亿元,占全国保费收入的6.1%。从2002年以来的6年间,上海的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6.6%,保险的保障功能逐步发挥。2008年上海保险赔付达到184亿,在保障上海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望未来,上海保险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来源于上海经济快速发展奠定的雄厚的物质基础,来源于上海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中日益丰富的保险需求。2008年上海保费收入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4.4%,而全球的平均水平是8%,这就意味着上海保险业的发展空间很大。譬如,纽约、香港等国际大都市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0%左右。目前,上海还没有进入世界500强的保险公司,而纽约、伦敦、东京分别有五家、四家、六家保险公司进入世界500强。如果上海的保费收入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其他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平均水平,如果上海能够培育出几家世界500强的保险公司,那么上海保险业就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巨大的发展,上海保险业就能够对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这是我想就保险业服务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谈的三点看法。
第二个方面,我想谈一下中国保险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基本情况。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金融业和金融监管是一次全面的考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保险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跨境传递,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提升保险业服务能力,较好地防范化解了风险,维护了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体来看,保险业应对金融危机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第一,防范风险跨境传递,维护国家金融保险的安全。中国保险业是对外开放比较早的行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应对金融危机防范化解风险的任务也比较重。近一个时期,保险业防范风险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风险进行彻底的排查,摸清风险隐患,做好压力测试;二是对主要的风险点做了防范预案,准备好应对突发事件和突发风险的工具箱;三是完善和改进保险监管,全面推行分类监管制度,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与境外金融监管机构的沟通合作,提高对风险跨境传递的预警和识别能力;四是及时化解风险苗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以来个别的外资寿险公司出现了集中退保的问题,少数公司偿付能力有所下降,保监会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了风险的蔓延和扩大。总的来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保险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总体充足、经营稳定、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第二,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保持行业平稳较快地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给国内保险经营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企业和居民对保险的有效需求有所下降,保险资产管理的难度加大,同时受国际再保险价格上升的影响,国内保险公司的分保压力在增加。面对这些困难,我们把稳定行业增长作为保险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今年前4个月的情况看,总体情况是好的,1到4月份,全国的保费收入达到4140亿,同比增长9%,赔款与给付1077亿,同比增长0.13%。保险公司的总资产达到35000亿,同比增加了2000亿。这里特别要说的是,今年保险业的稳定增长是在去年保险行业高速增长39%的基础上,实现了1到4月份9%的增长,这个局面是来之不易的。
第三,转变行业发展模式,保险业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保险业应对金融危机不仅是防范当前的金融风险,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在危机中有所作为。通过应对金融危机使保险业科学发展的内生机制更加健全,保险防范风险的体系更加完善,保险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我们通过监管制度约束,引导保险公司转变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发展长期保障性业务,更加注重保险承保和投资共同盈利,更加注重集约化经营和规范竞争。从今年保险市场来看,保险业转变发展方式初见成效,保险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在财产险方面,今年一季度财产行业实现了扭亏为盈,保险市场的不规范竞争得到了明显的遏制。
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深化,现阶段对金融危机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还为时过早。但保险业应该从金融危机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我们初步反思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保险业发展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要发挥保障功能和融资功能。第二,保险的创新不能脱离经济、金融发展的阶段,创新应该与我国保险机构的技术水平、管控能力相适应,与我国保险监管的完善程度相适应。第三,保险经营不能背离稳健经营的规律,应该从制度上提高保险经营的风险管控能力,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避免企业内部的错误激励和经营上的短期行为。第四,保险监管不能偏离防风险、促发展、保护被保险人的目标,应该综合运用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为保险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监管和制度保障。
这是第二个问题,关于保险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情况和思考。
第三个方面,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展望。在近年的改革发展实践中,保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行业实力由弱到强,保险市场的规模从小到大,专业化保险监管从无到有,保险业已经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起点、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也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新的机遇。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进程的推进,为保险业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金融危机的洗礼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保险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我们这次确确实实是把“危机”变“机遇”,我们深切地感到从去年9月份以来,将近半年多时间,保险业在理念上,在经营上,监管上,发生了很好的变化,确实是把危机变成机遇来做。
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保险业需要我们在四个方面继续努力。一是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保险企业,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要求,加快建设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保险企业;二是完善科学专业的现代保险监管,健全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监管的现代保险监管制度,完善企业内控、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管理体系;三是培育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现代保险市场,形成结构优化、功能互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促进原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保险集团和专业性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以及不同区域的保险市场共同发展;四是创建诚信、和谐保险文化,发挥我为人人的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弘扬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保险文化。
同志们,作为全球最有潜力的新兴保险市场,中国保险市场吸引着全球保险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中国保险业的实践也为理解保险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展望未来,中国将建设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偿付能力充足,综合竞争力较强,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现代保险业,我们对中国保险业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