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陆家嘴论坛共识:献策双中心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6日 00:2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胡金 上海报道

   5月15日上午9时,黄浦江畔,2009陆家嘴论坛正式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09陆家嘴论坛”联合主席、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2009陆家嘴论坛”联合主席、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等出席论坛。

   该论坛由上海市政府和一行三会共同主办,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和上海市市长韩正任共同轮值主席,论坛规模为500人左右。论坛围绕“全球化时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展开讨论。

   与2008年不同,今年的陆家嘴论坛是在国务院批复上海建设双中心后召开的,而与会的“一行三会”高层均将上海双中心建设作为演讲的重要内容。

   首先登台演讲的周小川表示:愿意大力支持上海双中心建设,但在吸引人才、税收、市场准入、基础设施、信息环境等方面,都需要作出一定改进,有些方面是实质性的改进。

   周小川 “五点论”

   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中国需要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明确要把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这也是我们经济、金融中长期战略目标中大体上已形成共识的内容。”央行行长周小川说。

   大体上,“目标、方向是明确的,但具体执行步骤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周小川话锋一转,随后抛出了发展金融中心的“五点论”。

   “我们可能不仅要参照几十年、几百年形成的金融中心所具有的特点,也要参照当前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然后需要想清楚,究竟将来金融中心聚集的是哪些最关键的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周小川说。

  其次,周提出,中国的金融中心要注重于向国际化发展,要形成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才能够站得住脚。

   “就像很多中国企业一样,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不向国际发展,他们可能就会停滞下来,甚至在国内过去是名牌企业,也不见得会站得住脚。”周小川提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化、对外开放还是根本的宗旨,“如果不能在这方面迈出重要的步伐,路途可能就不见得那么顺当”。

   第三,周小川对较为敏感的上海与香港关系定位问题作了阐述。此前,由于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不少人士担心香港的金融中心将受到威胁。

   “中国有两个重要的优势,一是我们有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它的金融市场有着长期的发展历史和一定的国际地位。同时,上海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步伐也非常快,两地市场之间如果能够更好地配合,取长补短,可能发展得更加顺利,步伐也可以迈得更大。”周小川认为,他们互补的作用以及共同促进的作用是大于其他方面的。

   对于周的提法,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前主席沈联涛表示认同。

   第四,周表示应该加快发展各类投资基金。“资本市场融资、路演时,一个是找金融中心所在地,另外有时也去找钱多的地方,特别是投资基金比较多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中东某些地方,也会选择资金集中的地方,比如英国的爱丁堡等等。”他说,中国储蓄率还是比较高的,中国投资的资金数量是相当大的;再加上中国政府的政策是鼓励走出去,包括对外投资在内。

   最后,周小川提出,在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时需要不断明确和改进游戏规则。“我们还要看参与者的态度,也就是参与者接受的程度,而不是制造规则的人坐在屋子里就可以做出最好的规则。这些规则也表明了我们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周直言,举例而言,首先是法律体系方面,应该不断地健全、改进;而会计准则、科技准则这些年已经大步地向国际会计准则方向发展,但在全球上还有一些不被接受、存在一些争议的地方;此外公司治理准则,虽然每个国家的公司治理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中国也应该考虑国际上能够接受的交集。

   刘明康:实施三大战略

   “面对危机,中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上海的金融机构,既要注重加强危机的应对,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对我们的影响,更要学会‘危’中求‘机”,科学把握这次危机带给我们难得的机遇,从根本上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他也将演讲主题定为“在危机冲击之下,如何推进上海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能力建设”。

   在他看来,当前金融机构需要实施三大战略,即重组战略、简约化战略和创新战略。首先,实施重组战略,一是要围绕业务组合的优化来实施重组。“欧美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当中以血的教训让我们认识到,必须要改变这种业务结构,真正转向传统业务的商品化重组。以银行业为例,应该将重点放在传统的存款、贷款、汇款业务,以及信用卡、国际结算、固定收益类项目为主的理财服务等业务之中。”刘明康说。

   二是围绕生产率的提高实施重组。重组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就是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首先,对外包业务应该加大重组的力度,在重新评估的基础上,努力降低外包的风险、外包的成本;其次,需要重组和改革薪酬制度,应当结合实际制定与风险成本挂钩的薪酬体系,有效调动各层级的积极性,兼顾短期和长期的利益;同时,需要重视客户覆盖面的重组。

   “各类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应当将业务的重点转移放到这些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支持上,而不是去跟大银行争抢大型客户,在大客户当中打补丁。”刘明康直言,此外要围绕形成协同效应实施重组。

   其次,刘认为,所谓简约化战略是用科学的方法,将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以外的枝节因素、非核心的业务、非标准的流程尽可能地剔除,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简单的问题条理化;其重点是组织机构小型化、经营模式简洁化、产品服务的专业化。

   “国际金融危机教训说明,过于复杂的金融模式大大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实际难度,一旦失控,就会酿成不可预测的后果。任何经营模式都必须和风险管控的能力相适应,从国内外金融实践看,混业经营也基本没有成功的例子。保持经营流程和管理手段的简洁有效,将有助于让自己能够控制,让客户能够放心。”刘明康直言。

   刘明康还强调,风险管理的创新需要重点抓住三方面。

   首先,上海的金融机构要迎难而上,做到增强人与IT信息之间的联系。在金融机构里,即使先进的设备和系统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但是没有专业化的人去认真地看、去运用,去准确地把握和解读,也无法发挥作用。

   其次,“要减少风险承担者和控制者之间的分离度。”刘续称,“现在前台客户营销环节和中后台风险控制环节,岗位职责当然是要清晰,风险责任的界限当然也要明确,但他们相互之间的紧密沟通与联系更加重要”。

   其三,建立基于机构内部价值链的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文化。“过去风险偏好在金融机构是千篇一律的。现在金融危机当中我们必须考虑不同的金融产品,不同的金融服务对象和我们的服务专业化的特色,要把价值链很好地分析和划分。”刘表示。

   “上海的金融机构要想脱颖而出,首先在这些方面都要敢为人先。”刘明康最后表示。

   尚福林:

   完善市场机制仍是目标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令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优势明显。

   “昨天上交所理事长耿亮跟我说,上交所的市值已经是排在纽约市场、纳斯达克、东京市场之后的第四位。”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说。

   “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了放任自流的市场体系的缺陷。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没有发生变化。加强改革创新,完善我国市场机制仍然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尚福林直言。而他提出的四项举措,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目标、任务高度吻合。

   尚福林表示,要着力改善市场结构,服务国民经济全局。加快创业板市场的创立步伐,在相关管理规定和业务规则已经发布的基础上,抓紧完善市场制度建设;完善中小企业板各项制度,支持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创新融资方式,缓解融资难题;积极推动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协调发展,满足市场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按照金融三十条的要求,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增加并购重组制度的灵活性,提高重组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这次金融危机对很多金融产品创新提出了挑战,我们现在感觉推出一些产品创新有一种叫做逆市推出的感觉,因为大家现在都比较保守,但是我们认为,中国市场还是需要创新的,通过创新来提高市场的效率。”尚表示。(本报记者李关云对本文亦有贡献)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