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09年5月15-16日第二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召开。以下是全体大会二“中国金融市场”实录。
[大会司仪] 下午的大会发言即将开始,请各位尽快入座,并将手机调至静音。
[大会司仪]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在午宴后回到会场参加“2009陆家嘴论坛”第二场全体大会。
[大会司仪] 接下来为我们主持大会的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先生。
[李剑阁]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现在进入主会场全体会议第二部分。参加这个主题的讲演嘉宾大家都很熟悉,在过去、现在、将来他们都是中国金融界,包括银行界、证券界和保险界的领军人物和资深人士。
[李剑阁] 在过去30年里,这些讲演嘉宾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人。我们共同经历了风雨岁月,走过了坎坷的历程。今天我和他们一起来一起分享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展望。
[李剑阁] 由于时间的限制,他们会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讲他们的要点,我们希望留一点时间给大家,和他们一起交流和提问。第一位讲演嘉宾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国金融界的女名人吴晓灵,她基本的职业生涯都是在中国的央行工作,最近她到了全国人大,是全国人大常委,担任财经委的副主任。她既是一个学者又是官员,我们今天来听听她的讲演。
[吴晓灵] 谢谢主持人,也谢谢大家到会,我能够参加“陆家嘴论坛”感到非常荣幸。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国际社会都会对这场金融危机进行深刻的反省。从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控制、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金融机构运行机制与薪酬激励制度,金融会计准则,宏观政策环境和国际监管协调,大家都在讨论、都在深刻地反省。
[吴晓灵] 中国金融体系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但是与国际金融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自身的金融发展,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现在在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担任职务,我们研究院也给大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讲的是现在的金融格局。
[吴晓灵] 从PPT可以看出来,我们在研究报告当中按照功能属性划分了金融工具的类别,可以看到,在2008年的时候全球主要经济体,各类金融资产存量与GDP的比例当中,中国各项比例是很低的。当然,我也不排除现在因为有金融资产的泡沫,比较高的金融资产的比例当中,也有泡沫的成分。
[吴晓灵] 但是既使是扣除泡沫的成分,与世界来比的话,中国金融资产占GDP的比例还是很低的。中国金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这些金融业务和风险管理工具是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这次金融危机使人们充分地认识到了信用评级工作在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急需发展本国的信用评级事业。
[吴晓灵] 我们在发展中国信用评级事业的时候,首先我们应该充分地借鉴国际社会对本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制度所总结的经验、教训。当然大家总结了很多的教训,我想其中有两条应该是我们特别值得借鉴的。
[吴晓灵] 第一,要加强信息披露和评级制度的透明度。信息披露的对象不仅包括评级的方法、评级的流程、评级人员,还应该包括评级的历史表现、评级数据、评级收费方式、收费金额等。如果能够加大评级透明度,就有利于减少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行为,更好地维护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
[吴晓灵] 第二个方面,国际上的经验是改进信用评级收费模式,增加评级的公平性。2008年6月美国纽约州的检察长和穆迪、标准普尔,所有为发行政权的公司做前期评审工作的评级公司,即使没有最后雇佣,作为评级的机构也将获得报酬。
[吴晓灵] 另外评级公司在每个季度都将公开他们为刺激债券、担保债券,评级所获得的费用。要减少被评机构在被评级机构提出来一定要评什么样的级别雇佣你,减少这样的道德风险,这种收费制度的改变是非常有利的。
[吴晓灵] 还有一条,要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在中国,应该在债券市场上建立“双评级”的制度,“双评级”制度是同一个债券上,分别有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独立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同时对投资者公布结果。
[吴晓灵] 为了促进民族评级业的发展,参与评级的评级机构中希望有一家是中国的全资评级机构。我们应该看到,现在的评级市场基本上三大评级机构垄断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如果能够有更多的国家评级机构成长起来,增长评级机构的竞争性,更有利于评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吴晓灵] 我个人认为,应该在协调中提出,发行国际债券时,除了债券发行时所在国认可的评级机构评级外,同时需要债券发行人所在国认可的、不存在利益冲突的评级机构同时进行评级,并向社会公布。这样的话,其实也可以使得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发债的时候,也希望所在地的评级机构能够参与到评级当中来。
[吴晓灵] 第三,实行循序渐进、适度开放对外开放战略。有必要对外资信用评级机构从市场准入、收购兼并、业务范围、收费标准以及建立良性竞争机制等方面加强监管与规范。我参加过评级的研讨会,外资金融机构非常困惑,说我到这里来,我要设一个机构,不知道该找谁。这些规则到现在为止,中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他们说我不怕你的条件高和低,只要你有明确的条件,我就可以衡量。而我们现在恰恰在评级机构的引进外资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则。
[吴晓灵] 第四,要完善和加强信用评级事业的监管。其中一点是,应该加快信用评级行业的法制建设。我建议用条例的形式明确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和机构准入与退出的条件与程序;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内控制度、人员素质、业务标准和流程、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监管,解决利益冲突,不正当竞争,市场垄断、信息保护等问题,促进信用评级行业的规范。
[吴晓灵] 另一点就是,应该尽快地确立信用评级业机构集中监管、行业自律管理、业务分市场认可的监管机制。2000年以前,中国的信用评级机构是要人民银行批准的,当时批准了9家,2000年以后人民银行不再审批了,在工商注册即可成立。现在到2008年9月底,各类评级机构一共有74家。
[吴晓灵] 有了这么多的评级机构,我们中国的市场是分别监管的,现在由不同的监管主体对在这个市场当中评级的机构进行认可。银行间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公司债权发行的业务,分别由人民银行、发改委和证监会进行业务许可。
[吴晓灵] 所有的改革实际上都有它的路径依赖,这样的格局下轻易打破也是不容易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下,未来是不是能够采取这样的模式:对评级的监管采取集中监管,行业自律管理,业务分头许可。
[吴晓灵] 按照人民银行在征信业上的分管职责,是不是能够把集中监管的职责给到人民银行,其他的监管机构根据自己监管的市场分别认可。
[吴晓灵] 最后,我们还要加强行业的自律管理。应该说市场由行业自律管理的话是更好的,但是过去行业自律管理并没有完全达到大家所期望的程度,所以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之后,大家进一步强调了监管方式的监管。我希望中国在未来我们行业自律的机构,能够成立起来,而且能够加强自律管理。其实这样就可以减少更多不必要的支付。
[吴晓灵] 在当前金融危机当中,导致这次金融危机有机构的原因、产品的原因、监管的原因、宏观政策的原因,当然也有信用评级制度的问题,而信用评级制度和信用评级机构在中国的发展是薄弱环节。中国未来要想发展资本市场,这个薄弱环节必须补上去。这就是我的观点,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