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SDR简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其总部设在华盛顿。SDR,又称为“纸黄金”[更多]

小调查

    你是否赞同用超主权储备货币终结美元独霸?
    不好判断
    你认为中国在美资产是否安全?
    不好判断
    你认为金融危机美联储印钞票买国债是否损害它国利益?
    不好判断
不支持flash

国际背景

美联储印钞大购国债
美联储印钞大购国债

美联储称将最高再购买3000亿美元政府债券。

2009伦敦G20金融峰会
2009伦敦G20金融峰会

G20峰会召开在即,美元遭到前所未有挑战。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

自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至今未见底。

央行行长周小川一周连发三文

3月23: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

一: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一: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

三:改革应从循序渐进寻求共赢
三:改革应从循序渐进寻求共赢

改革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寻求共赢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储备货币,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内在缺陷

四、由IMF集中管理成员国部分储备
四、由IMF集中管理成员国部分储备

不仅有利于增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维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更是加强SDR作用的有力手段

3月24日: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

关于储蓄和消费行为规律,至今经济学和统计上尚未有令人满意的解释。随着金融危机不断蔓延,近期各界对危机原因的讨论升温,部分观点将东亚和产油国较高的储蓄率视为全球失衡和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影响储蓄率的因素
一、影响储蓄率的因素

汇率与储蓄率在统计上存在相关关系,但系数不高且统计检验不显著,似乎不能仅靠调整汇率来调整储蓄率。

三、亚洲金融危机对储蓄率影响
三、亚洲金融危机对储蓄率影响

危机前后,对冲基金肆意投机,短期先资本大量涌入后急剧逆转,使东亚各国经济雪上加霜。

五、对美国家庭低储蓄率的观察
五、对美国家庭低储蓄率的观察

尽管也遭遇了9.11和高科技泡沫破灭等冲击,但表现出很强的灵活性和恢复能力,致使市场对其“过度乐观”。

二、东亚和产油国储蓄率高原因
二、东亚和产油国储蓄率高原因

有多重原因:a.是民族传统 b.二是文化因素 c.三是家庭结构 d.四是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阶段。

四、中国能否有效地调整储蓄率
四、中国能否有效地调整储蓄率

中国企业储蓄占GDP的比例已处于全球高水平,这与经济转轨过程未能充分解决企业成本/利润扭曲密切相关。

六、储蓄率调整的可能选择
六、储蓄率调整的可能选择

全球储蓄率不平衡客观存在,储蓄率高低差异的原因多样,似不能简单地将储蓄率高低说成只与汇率有关。

3月26日:关于改变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

一、金融体系的内在顺周期性特征
一、金融体系的内在顺周期性特征

目前市场结构蕴涵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顺周期性特征,在应对当前危机、改革金融体系时应予以解决。

三、中国的金融业改革
三、中国的金融业改革

当时普遍认识到,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如不进行认真的改革,将无法抵御大的经济下行周期的冲击。

二、建立资本约束的逆周期机制
二、建立资本约束的逆周期机制

西方赋予财政部和央行稳定市场的特殊授权往往需经历较长的政治过程,因而常常错过最佳行动时机。

四、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
四、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措施

中国可望削减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并通过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力量。

图文解析

全球各界声音

  • ·王岐山
    中国愿意买入IMF发行的债券
  • ·周小川
    创建国际储备货币
  • ·谢旭人
    加快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 ·德媒称
    欧盟拒绝中国超主权储备货币建议
  • ·俄媒
    称中俄将联手创建世界货币取代美元
  • ·南非
    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支持
  • ·印度
    支持国际货币改革
  • ·韩媒
    建超主权储备货币点燃中美货币战争

国际视点

中国敦促建立新的全球储备货币
华尔街日报:中国敦促建新储备货币

中国呼吁创建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以便逐步取代美元,提出了关于整顿全球金融的一项非常直接的要求。

英国独立报:中国向美元地位发挑战
英国独立报:中国向美元地位发挑战

周小川此举可被视为中国对美国攻击的反击,美国财长蒂姆西-盖特纳此前抨击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

美国侨报:美国如何捍卫美元地位
美国侨报:美国如何捍卫美元地位

美国要继续保持其美元的主导地位,就要在拯救自己乃至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发挥第一大国负责任的作用。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计划终结美元时代
英金融时报:中国计划终结美元时代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本周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他希望结束美元时代。

泰晤士报:周小川提出改革全球货币体系的大胆建议
泰晤士报:中国提彻底改革货币体系

中国央行行长提出彻底改革全球货币体系的大胆建议,提出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取代美元。

英国独立报:中国向美元地位发挑战
华盛顿邮报:周小川不看好美经济

约翰·普姆菲在《华盛顿邮报》率先发难,认为周小川的建议是对是对美国经济的未来投了不信任票。

路透社:用全球货币取代美元 说易行难
路透社:全球货币取代美元说易行难

中国本周初支持设立全球货币,这个想法有可圈可点之处,只是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实现。

朝鲜日报:点燃中美货币战争
朝鲜日报:点燃中美货币战争

中美围绕国际储备货币的争议不大可能轻易降温。20G峰会上可能再次上演有关国际储备货币的一场争论。

英国独立报:中国向美元地位发挑战
联合早报:中国坦坦荡荡 转守为攻

周小川此举可被视为中国对美国攻击的反击,美国财长蒂姆西-盖特纳此前抨击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

学界观点

斯蒂格利茨:支持建超主权储备货币建议

斯蒂格利茨对中国提出的调整世界货币体系的建议表示欢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3日表示,应充分发挥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特征和潜力的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

樊纲:新全球货币意义重大

樊纲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从长远看,如果要避免与美元本位相关的周期性问题,设立新的国际货币当然是必要的。下一步应当监控资本流动和杠杆,而这些信息应当向这些机构进行投资活动的国家通报。

吴敬琏:须对美元发行机制上套

“周小川行长最近提出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种可以考虑的设想。”吴敬琏说,尽管他还没有认真研究全部相关文章,但“把现在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的特别提款权,变成一种国际储备货币,这是可以探索的一个路径”。

IMF总裁:中国建议是合理的

据法国媒体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斯特劳斯—卡恩25日在巴黎表示,中国方面提出探讨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是“合理的”,也许有关讨论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进行。

马骏:提议引发国际货币体系深刻变革

针对央行行长周小川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倡议,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周四发表文章评论,称该提议可能将是20国首脑峰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提议之一,并可能引出国际货币体系今后数十年间最为深刻的一项变革。

左小蕾:超主权货币不会一蹴而就

左小蕾表示,国际货币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变化过程和金融的格局密切相关。当今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早已不适合今天的经济格局,这是周小川行长之所以要提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背景。

国际货币制度变迁 更多>>

阶段
主要特征
阶段一:国际金本位制度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度。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于1821年前后采用了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当时世界主要西方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度后,国际金本位制度随即形成。其特征是:所有参加国的货币均以一定数量的黄金定值,本国货币当局随时准备以本国货币的固定价格买卖黄金。黄金能够自由进出口。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受本国黄金储备的制约。
阶段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前,同盟国开始拟定战后经济重建计划。1944年7月,44个同盟国的300多位代表出席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市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核心是所谓“双挂钩”,即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人们俗称的美金从此而来。
阶段三:牙买加体系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1976年,国际货币组织在牙买加达成《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该协议修正后形成了国际货币关系新格局——即实际上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占主导的体系。

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更多>>

时间
进程
2007年6月
  首只人民币债券在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推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7月10日
  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这是公开的官方文件首次提及人民币国际化,正式拉开了推动人民币区域化的政策帷幕。
2008年12月4日
  中国与俄罗斯就加快两国在贸易中改用本国货币结算进行了磋商;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韩国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两国通过本币互换可相互提供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的短期流动性支持。
2008年12月25日
  国务院决定,将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亚细安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外,中国已与包括蒙古,越南,缅甸等在内的周边八国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大步加快。
2009年2月8日
  中国与马来西亚签订的互换协议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400亿林吉特。
2009年3月9日
  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介绍,国务院已经确认,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将在香港进行试点。具体的试点方案和办法目前还在研究,尚未出台。
2009年3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通过推动双边贸易及投资促进两国经济增长。该协议互换规模为200亿元人民币/8万亿白俄罗斯卢布。协议实施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09年3月23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宣布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目的是支持双边贸易及直接投资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为稳定金融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该协议互换规模为1000亿元人民币/175万亿印尼卢比。协议实施有效期3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2009年3月30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阿根廷中央银行29日在这里签署了70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货币互换框架协议,这是迄今中国和拉美国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交易。根据该框架协议,阿根廷从中国进口商品时可以使用人民币,不必再使用美元作为交易的中介货币。

美元指数

黄金兑美元折线图

欧元兑美元走势

英镑兑美元走势

美元兑日元走势

美元兑人民币走势

专题内搜索 更多>>

专题制作:新浪财经 王有涛

相关报道 更多>>

分析评论 更多>>

往期回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