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币结算试点办法加紧修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0日 07:16  东方早报

  国务院有关部门争取5月推出办法,上海考虑出台具体实施意见

  东方早报记者 黄武锋 陈辉楠  

  国务院4月8日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4城市试点境外贸易人民币结算后,相关入围城市迅即作出回应。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昨日表示,关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中央通过相关的政策文件之后,地方可能还要有一个具体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出来以后,会及时对外公布。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也回应,香港已经为人民币结算做好准备,随时可以上马开展工作。曾荫权同时称,香港有望成为首个境外人民币贸易结算中心,但此举不会对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机制构成影响。

  中行胜算大

  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先前传言将“首批试点”的中国银行(601988)和交通银行(601628),也正在对人民币结算支付系统进行紧张测试,有关海外联行网络、规章制度建设、业务操作流程、人员培训等工作已基本就位,中行首先试点的可能性较大。

  据介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传统的“可自由兑换货币计价结算”或者“人民币计价以可自由兑换货币结算”的方式存在一定差异,这对试点银行的软、硬件准备提出了较高要求,试点银行至少应满足四点要求:其一,成熟的海外代理行网络,同时签署人民币代理清算协议;其二,专业国际贸易人才的储备;其三,开通人民币跨境支付渠道,开发人民币结算业务及配套系统和业务流程。

  也正因如此,各地此前上报的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各类操作方案中,因考虑到资金清算问题,在敲定试点企业选银行时,大都青睐“海外网络”较发达的银行。而在中资银行中,中国银行的海外网点是最多的。

  知情人士透露,中行目前已经确定了首批海外代理行及参与其中的中行海外分支机构名单,人民币清算账户协议签约工作也正在筹备中。中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准备的业务覆盖了包括大宗商品特种钢、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等在内的多种贸易产品,而具体开办的业务也将涵盖进口开证、出口来证、汇入汇款、汇出汇款等目前常用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

  不过,其他银行昨日也均表态已做好业务上的准备,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正式办法下发前,到底哪家银行能抢到境外贸易人民币结算“第一单”,仍是未知数。

  人民币近期望升值

  因为目前境外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相关办法并未公布,也有业内专家猜测,此前各地上报的方案或并未得到国务院认可,可能需要综合修改后才能公布。可见的是,各地上报方案的时间大都是在两会前,而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从上周的G20峰会到本周末的东亚峰会,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上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据财经网报道,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透露,从9日起,央行相关部门将继续修改和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央行已开始组织有关司局官员开会,讨论如何完善试点方案的有关细节,以争取5月能够获批推出。

  上述人士介绍,修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央行、外汇管理局、税务总局、海关总署、银监会等部门,内容囊括了国内外人民币清算安排,银行开展相关业务的规定,以及跨境贸易中涉及的进出口核销、出口退税等问题。

  最新的证明是,新华社前日发文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是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第一步。

  具体到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渣打银行分析师佛朗斯预计,人民币结算试点将刺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 人民币的未来

  中俄学者激辩“后美元时代”:

  超主权货币只是施压手段

  东方早报记者 罗晟 发自北京   

  中俄两国学者就建立新国际储备货币达成共识:应加速国际货币多元化。俄罗斯有关专家提出,在过渡阶段,应支持欧元替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而中方专家则认为,应限制美国滥发国债,保证国债投资者利益。

  昨日,中俄两国数名经济学家在俄新社北京新闻中心举行视频连线座谈会,共同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以及建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等问题。

  俄罗斯后工业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伊诺泽姆采夫认为,要脱离以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起主导作用的时代,各国应支持欧元替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伊诺泽姆采夫指出,目前美国经济和政治实力有所减弱,国际上需要一个国家来“接棒”,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挥作用。由于卢布和人民币占国际贸易比例分别仅为0.13%和1.5%,难以成为“接棒”国家。

  对于此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有关建立超主权储值货币,如特别提款权(SDR)的提法,伊诺泽姆采夫认为,由于SDR不具有统一财政支出,因此不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Troyka Dialog投资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加夫里连科夫则强调,世界需要建立经济利润分配的新机制,“仅仅建立一个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就像装修一个很破的房子”。

  加夫里连科夫相信,超主权货币提法只是对美联储施压的一种手段。

  中方学者部分认同俄方的观点。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系主任郭红玉说,超主权货币的提法只是远景和愿望,“只有当几种主权货币在实力上接近,才有可能讨论有关合作或者一体化的问题。”

  但郭红玉同时提醒,美元以及美元汇率是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确保美国利益最大化的工具。中俄两国分别作为外汇储备大国和资源储备大国,势将受到更大的影响。加速国际货币多元化,是解决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的重要途径。

  对当前以美元为主的国际储值货币体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主任陈道富的看法是应加以限制。他直言,应该要求美国发行国债时以美国黄金储备等实物作为抵押,或者是与通货膨胀指标挂钩,这样才能保证国债投资者的利益。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