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20峰会:中国为世界金融改革播下种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8日 00:07  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记者 姜华山

  G20峰会在与会各方“高度一致”的肯定中华丽闭幕了。

  在峰会开幕之时,与会各方怀揣各种不同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诉求进入会场;在峰会结束之际,G20呈现在世界眼前的是1.1万亿美元全球注资计划及达成多项共识的丰硕成果。可以说,此次峰会在24小时内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蜕变。

  一次并不为世界看好的会议,一次本被世界戏谑为“吵架会”的聚首,居然在各方一片“妥协”潮中,迎来了“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峰会”。

  “妥协”也可如此美丽

  在此次峰会正式召开之前的各国央行行长会议上,频频传出的是“各国分歧太大,无法协调”、“由于各国在具体救市方案上分歧过大,G20恐难达成具体协议”等诸多“利空”声音。而各国政要更是借助一切场合,不断重复地强化着各自观点。

  以美、英两国为代表的“救”字派主张“各国政府加大财政投资刺激经济复苏”的优先解决方案。尤其是美国的只能谈财政救市,绝不谈金融改革的态度,在大会尚未召开之时,就已招致世界多数国家的强烈反对。

  以德、法两国为代表的“改”字派主张“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出台严格监管措施”的优先解决方案。其观点认为:应先改革引发此次危机的源头即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否则再出台任何财政刺激方案都是错误的,只是妄图填平一个无底洞罢了。

  以中、俄两国为代表的“争”字派主张“加大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发言权”的优先解决方案。但该提案虽然看似合理,却也显示出了“反对强权,远水难解近渴”的意境。

  一时之间,伦敦上空乌云密布。尤其是当法国总统萨科奇“怒不可遏”地在峰会前以“不从我,毋宁死”的姿态放出“退出峰会”以及反对“虚假承诺”的威胁时,G20伦敦峰会“众口难调”和“众心难同”的局面暴露无遗。

  但是,与会各方都明白,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把G20捆绑为利益共同体,各国已不可能像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那样,各自为战。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成为G20的共同选择。寄望4小时的会议解决所有问题,显然不切实际,但峰会尽量求同存异,避免各方的分歧扩大而分道扬镳,终于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中国声音

  就像一名演员在备受期待和争议的大片中首次演主角一样,中国在G20峰会中的表现受到热评。

  中国对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和探讨金融体系改革的积极贡献受到广泛赞誉。胡锦涛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一次会见促成中美新战略和经济对话的达成,也预示一种新的双边关系的到来。

  在峰会开始之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三次撰文,建议考虑创造美元之外的“超主权”新储备货币,以避免危机在今后重演。他还建议进一步完善特别提款权(SDR)的定值和发行方式,将SDR定值的一篮子货币范围应扩大到世界主要经济大国,推动SDR作为储备货币发挥更大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媒体对所谓中国要急于挑战美元世界储备货币地位意图暴风骤雨般的评论。

  4月2日在G20峰会上发表讲话时,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再次呼吁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并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强对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尤其应该加强对货币发行政策的监督。

  对此,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在峰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在会议决议中没有直接谈到超主权货币的事,但其实际影响已经在,不说也在。在会议前,由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等官员提出改变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议题,事实上已经让中国主导了这次峰会的议题。”

  一个好的开端

  尽管G20伦敦峰会成果喜人,但经过各国激烈博弈形成的最终“会议公报”,在某些问题上的表述却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尽管在刺激经济、金融监管和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但体现更多的仍然是美欧意志。

  “虽然将对冲基金纳入监管范畴,但在由谁监管问题上却无硬性规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学教研室主任郑道文认为:“如果由各国自身监管,公报规定便同于一纸空文。若由国际统一监管,就应该赋予国际金融机构更大权力,而对于现在的IMF,显然有些勉为其难。”

  在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方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发展中国家研究部副研究员汪巍认为,尽管本次峰会在国际金融机构领导层遴选和新兴经济体出资份额上有所建树,但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一票否决权短期内仍然无法扭转,在国际金融机构掌门人更迭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与反控制较量仍将持续存在。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重大事项需有85%以上的投票支持,而根据各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资金贡献份额分配的投票权比例中,美国一家就超过了17%,这也意味着美国拥有绝对的一票否决权。

  不过,对G20自身而言,伦敦峰会仍是一次历史性的成功。虽然不论是扩大发展中国家在IMF的投票权,还是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加强金融监管均有待具体落实,但相对于峰会召开前夕笼罩的失败阴影,G20已迈过了这道坎,也已经确定于9月份召开下一次峰会。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未来的G20峰会,如果要想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同样需要各方的妥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