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旭红观察:G20峰会与人民币国际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7日 10:58  中国企业报

  20国集团(G20)峰会已在伦敦召开。无论是会议前夕的央行行长周小川建立“超主权货币”的建议,还是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要求国际储币多元化的呼吁,乃至于副总理王岐山在《泰晤士报》发表文章,此次G20峰会上一个热点话题,仍然与中国联系在一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改革。

  当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呼声日益高涨之际,以货币互换打头阵的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引人关注。“中国声音”一直在呼吁改革IMF,增加中国在IMF中的话语权,以推动IMF在世界经济中获得更大作用,共同应对经济危机。那么,G20峰会能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怎样的机会?

  中国拥有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出口占GDP的1/3以上,经济对外依赖度已超过60%,人民币迈向“国际化”,可以迎刃而解中国外汇储备过度膨胀和结构单一的矛盾,也极大的有利于缓解国内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通胀压力。

  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始终保持正增长的国家,中国经济对外部市场的影响和在全球的重要性都日益突显。在全球经济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下,从美元到欧元,无论是国内投资者还是国外投资者,都迫切需要分享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成果,同时也需要一个新的“避风港”,规避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风险。

  将中国货币体系的核心力量投送到国际货币体系最高端的水平,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合作造就一个稳定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以拉动国际经济的再次崛起,如此一来,人民币将成为国际货币本位币及其与此有关的市场集群构建,可能造就国际金融复兴的新引擎。因此,可以看到人民币正迎来一个迈向国际化的“最佳机会”。

  人民币国际化或许不是G20峰会能一步解决的问题,仍需一个长期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机会,尤其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投资机会。简单而言,中国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行量进一步提高,中国居民通过央行发行货币来获得一定数量的铸币收入,中国的出口企业可以直接在和贸易伙伴结算时使用人民币,不用整天担心美元汇率、欧元汇率的变化跌宕而增加成本;其次,一旦人民币成为国际认可的货币,中国企业可以选择人民币报价,部分缓冲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的冲击。仅这一项,估算将为中国企业创造近百亿元价值。

  中国政府已经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但国内流动性过剩是影响中国拉动内需、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持续升高的国内投资和下降居民消费,让人们感觉进入了一个保增长的“漩涡”,其实“保增长”就是“保就业”、“保企业”,企业是提供就业和收入的源头,保住了企业也就保住了就业,保住了社会稳定。给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才是经济发展的出路。

  过去的几年里,各行各业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生产资料暴跌,新的投资机会何在?政府可以指令国有企业增加投资,但在经济下行期投资,风险高、收益低,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存在偏差,况且国有企业的盈利前景并不乐观,有多少资金用于投资还是一个问号。至于民间资本,4万亿元本身就隐含了企业投资意愿不足的现实。

  这么看来,中国经济缺少的不是资金,更不是信心,而是投资机会。近期,各种信心指数急剧下滑,就可以看出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制造业产能过剩,基础设施接近饱和,金融、电信等服务业管制严格,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真可谓是“欲投无门”。人民币的国际化,正好给中国企业增加了一个投资门路———海外投资。

  由于国内投资机会有限,中国在海外寻找投资机会的企业已经不在少数。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521.5亿美元,同比增长96.7%。另据统计,仅今年以来,商务部已经核准的中国内地企业境外投资项目有近20个,涉及埃及、俄罗斯、土耳其、波兰、越南、新加坡、日本和香港地区。其中,中央企业更是大踏步迈向国际市场,进行海外资源开拓。如中国五矿集团收购澳大利亚资源公司(OZMinerals)、中国铝业公司与力拓集团建立开创性战略联盟等重大对外投资项目。

  中国央行近期连续同马来西亚、印尼、阿根廷等六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即是一个推进人民币进入国际市场的积极信号。中国在未来几年肯定会使自己的投资多样化,人民币的国际化无疑将添“色”不少。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将加速中国企业对美洲和欧洲的大企业进行一系列战略投资。

  随着中国股东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拥有的股份,为确保权利与义务平衡,他们更希望争取到与经济实力相称的话语权,同时希望对如何管理自己的投资拥有发言权。此外,通过海外投资,推动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认购国际债券;建立人民币债券、人民币现货、人民币期货的全球结算系统,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也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之一的必由之路。

  G20峰会上中国的有所作为,已经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徐旭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