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 新浪首页
中国共识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没有哪个时代的中国人比当代更为从容、更有机遇去包容和融合不同传统,建构社会共识。人们对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社会不平衡及权利冲突等问题已有共识,而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却暂时难达共识。而正是这个时代难题的挑战,给予了这一代人重新沟通和理解中国古代、近代、现当代传统的历史契机,以及更准确地理解西方文明及经验的历史契机。[发表评论]
  
《中国共识》发行人 沈颢 主编 刘洲伟
《中国共识》策略委员会:夏日 刘晖 郑小伶 刘冬 马腾 代波 金城 冯启若 王云帆 陈菊红 符定伟 张翔
执行委员会:张东生 王玉德 凌云峰 张逸之 李明伟 马斌 曹建伟 丘慧慧 郑清 徐锋 袁一泓 徐恺 李二民
    
观察家
从近代开始的“全球化”或者“被全球化”,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科学观。在这个混合着冒险、成长和希望的旋涡中,作为世界上仅存的古老文明国家,中国一方面在建构对未来的想象,另一方面又意味着必然要卷入一个纠缠着变革和挑战的漫长过程。
西洋镜
2003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顾问们提出了一个新理论。这个理论被称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它主张,和过去崛起中的强权大国们所从事的好战行为相反,中国和它的贸易伙伴们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仅使战争变得不可思议,而且实际上有可能允许各方同时崛起。
教育迷途
百年后,我们发现自己似乎还站在一个“零公里”的起跑线上,面对似曾相识的奇特处境。身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后工业文明三种文化形态挤压下的中国,选择什么作为突围的利器?一个刻不容缓的巨大难题正在等待答案。
科技天花板
中国制造目前至少面临三重挑战:其一是核心技术的缺乏,中国科技水平总体不高;其二是中国低成本劳动力优势渐失,东南亚、拉美、印度、非洲市场逐步兴起;其三,中国目前能源电力紧缺,已然造成了许多跨国企业在中国生产的顾虑。
中国地缘战略
伴随着中国的强有力崛起,中国在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也在迅速改变。而且中国外交战略也一改过去的被动外交模式,也就是外交界所谓的“刺激-反应”模式,改变为主动进取的外交战略,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而采取理性,务实的外交策略。
全球棋局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同的世界。”2001年1月11日,拉姆斯菲尔德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样说。对于即将执掌美国政府的“火神派”,这也是他们共同的看法。当时他们相信最大的不同是冷战结束了,美国成为全球惟一超级大国,却不知道更大的改变还在后面。[更多]
争夺定价权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加息的影响之下,2005年,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仍然不会有多大的上升空间,反而很可能进一步被压缩。然而,压缩即意味着农民外出打工的动力瓦解。毕竟,对于目前的中国农民来说,外出打工的动因主要缘于挣钱,而不是解决生存。[更多]
调控平衡术
体制改革是2005年的主基调,改革需要大智慧。在改革达成从上到下的一致共识后,谁来推动改革、改革哪些体制、改革方向如何这些涉及改革成败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无论如何,改革都将成就中国经济下一个更大的拐点。
国资论
在《国资法》出台之前,国资委的定位、国企改制的方向以及产权交易等一系列细节问题,都需要面对新一轮的反思。无论是国资委得以安身立命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还是之后广为关注的96号文、3号令,都还仅仅是开始。
对内开放
对民资的开放,不应仅仅是一个36条,更仰仗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国资在追求保值增值的时候,必须同时回归自己的本位——享受作为股东的一切权力,但不能因为这个股东是国家而附加额外的特权。当然,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背负额外的义务。[更多]
金融再入世
如白驹过隙,三年时间很快被我们抛在身后,入世前跨栏的痛苦感觉在记忆里已有些依稀了。进入的快感远不如想象中强烈,外资也没有像饿狼一样大肆掠夺国人的地盘。不过千万不要忘了,狼的悄无声息,狼的坚韧忍耐。在国际上,他们称这种特性为厚积薄发。[更多]
人民币狙击战
2005年的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是市场十分关注的两个问题。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牵涉面广、影响大,央行在出台相关政策时,需要全面平衡各种利益,以寻求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而利率与汇率政策又存在相互作用,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方能进行正确研判。
股市元年
数年消磨,如今,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只能怨叹,“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而就在2004年,中国股市再度成为悬崖边上的舞者,上证综指苦寻支撑,辗转反侧在1300点附近,欲跌不能,欲涨还休。股市成了落日夕阳,投资者放弃尝试选择了欣赏。
寻找中国底特律
1984年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在合资协议上落笔至今,中国汽车产业的商业史仅仅只有20年,20年间整个中国汽车业一直处于产业的军备扩张期。扩张的结果是,国内已经形成了以上海、长春、广州、武汉、北京、重庆六大城市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更多]
  欢迎各媒体合作,来电:010-82628888-5822 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欢迎投稿 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 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