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国际期货评论 > 21世纪经济报道-人民币狙击战 > 正文
 

三分天下有其一 外资猛炒中国期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17:3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罗捷 上海报道

  在经历了2003年近乎全年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上涨之后,2004年中国期货市场主要的业绩似乎在于市场容量的扩大。棉花、玉米和燃料油,以及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的上市,让这个沉寂多年的市场一下子增加了四个生力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04年必将成为中国期货史上最重要的“扩张年”之一。

  这种扩张同时也加快了外资进入的步伐。中国期货业的高层人士公开承认,中国的期货市场上有大量的外资力量存在。虽然对他们来说这只是小试牛刀,但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却不容小觑。

  沪铜期货30%有外资背景

  2004年下半年,国际上最著名的投机家之一、前量子基金操盘手罗杰斯到中国“走秀”时表示,他建议投资者投资中国的商品期货,甚至提到了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上海商品交易所的一些具体品种。

  上期所副总经理胡政在11月份的国际金融论坛上曾经公开承认,在上期所的铜期货合约上,“大约有30%的持仓有外资背景”。

  如果其他品种的持仓中也有类似的情况,那么几乎可以认为期货市场上三分天下,外资有其一。外资在中国的期货市场上已经不仅仅是身影显现,而更是实实在在地成为一股相当重要的力量。

  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认为胡政提供的数字比较可信,他个人认为国际背景的资金在中国期货市场上的规模甚至还要大。

  但就在12月中旬,有关人士表示,银河证券与荷兰银行合资的期货公司被叫停,这一信息被认为是中国期货市场暂时不对外开放的一种信号。在中国入世谈判中,信托、期货是金融领域中没有涉及的,这两个行业的对外开放没有时间表。

  据常清介绍,目前为止,外资仍然被禁止参股、控股期货经纪公司,但是独资、合资、合作等三资企业却可以通过国内的期货经纪公司,参与国内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业务。比如大豆压榨行业中,就有相当多的合资企业规模巨大。但是,这种参与规模受制于必须使用企业自有资金,而且有一定持仓限制,因此规模不会特别巨大。

  除此之外,外资“投资”于中国的期货市场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合法渠道。罗杰斯之流还缺少一条合法的通道进入中国。

  可行的办法之一是,利用QFII的投资通道。某期货交易所有关人士表示,正在进行QFII投资于中国期货市场的研究。研究表明,QFII资金进入期货市场,可能与进入股票市场类似,首先需要境外金融机构获得投资额度,同时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的投资资格。

  外资三大灰色通道

  在以QFII为代表的合法通道畅通之前,境外投资还需要其他的灰色通道进入中国,参与期货交易。

  业内资深人士透露,真正意图投资,或者更准确地说投机中国期货市场的境外资金,进入的灰色渠道一般有三种。

  首先就是近年来被炒作纷纷的“热钱”。这种模式中,境外资金通过某些渠道有确切的跨境行为,进入中国后改换名目进入期货市场。

  还有两种渠道,境外资金可以不跨境,达到进入中国期货市场的目的。其一是切汇,境外投资者与三资企业中的外资方,或者一些进行国际贸易的境内企业达成某种合作,投资者在境外把资金交给这些企业,然后这些企业以自己的名义参与期货市场。这些头寸的实际控制人是那些境外投资者。

  还有一种就是,一些外资通过在香港等地的中介,以内地投资的身份直接进入一些期货经纪公司,参与中国期货的投资、投机。

  由于通过这些灰色通道进入的境外资金,一般都是带着内资的面具在市场上舞蹈,期货经纪公司、期货交易所,乃至证监会都没有确切的证据,因此也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可以显示这些地下力量到底有多大。

  如果按照目前市场上200亿元以上的保证金规模,30%的份额就表示,超过60亿元的境外背景资金活跃在内地。

  尽管所占比例不小,但不足10亿美金的规模,还是与境外投机基金动辄上千亿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对国际投资者来说,这还不能算是大规模入侵,但已经在内地占有相当大的发言权了。

  谁来迎战境外资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期货市场,获得风险盈利是必然的目标。

  中国内地目前没有一个合格的金融市场操盘手——经济学家郎咸平的说法也许有些极端,但外资的操纵经验和操作方法,的确是目前的境内机构、投资者所不能想象的。面对他们似乎只有败退一途。

  常清也认为,外资在中国可能形成一种力量,而中国的力量则明显过于分散。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力量容易干扰产品的价格,让中国在贸易上受损。

  其实可以看得出来,但凡中国大量进口的产品,近两年的涨幅都是惊人的。大豆、铜、橡胶等等莫不如此。市场人士认为,这种涨价也许某种程度确实来自于中国强烈的需求,但投机基金在产品定价上所施展的手段也绝对是不能忽视的。

  根据国际惯例,很多贸易合同的价格会盯住这些商品在某个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价格。这些期交所被认为是定价中心。比如伦敦LME的铜、铝,纽约的原油,芝加哥的大豆,甚至东京的天然橡胶。可以说,最重要的产品定价中心都不在中国,中国需求的影响可能比不上规模上千亿美金的投机基金的影响。

  在这种格局下,有利于境外的价格上涨就会频繁出现。甚至期货市场上有全世界狙击中国的说法。

  有人士认为,中国不仅在国际市场上的缺乏定价权,在国内期货市场上也缺乏足够的定价权力。理由之一,就是中国的期货品种价格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国际市场的巨大影响,仍然是影子价格。还有,就是外资在中国境内的操作起到相当大的定价作用。

  针对这种状况,常清认为,已经造成的不利影响,不是不让境外资金影响中国价格就可以免除的,应该培养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尽快推出中国的期货基金。

  更有人称,期货基金的缺乏,客观上造成了某些“大户”可以在操纵市场,因为他们找不到能量相当的对手。

  国际期货市场上的投机基金本身规模巨大,而且数量也相当多,彼此制衡使得任何一个投机基金都不敢操纵市场。10年前的住友事件表明,在大量投机基金存在的情况下,即使有3000亿美金的滨中泰男也不能操纵市场。

  而国内的情形则是,某些大户仅仅依靠十几亿的资金,就能在一个品种上做到所向无敌,这种市场结构必然造成市场上事件频发,事故不断。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国期货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