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回归十年来,内地与香港已经形成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经贸关系,CEPA的签署与实施,更标志着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详细]

2006:恒生指数首次突破2万

2005:迪士尼乐园开幕

2004:CEPA正式实施

2003:抗击SARS疫情

2002:立法推广普通话

2001:外汇储备达1143亿美元

2000:放宽赴港工作限制

1999:扩大在港居留权

1998:战胜金融危机

1997:香港回归祖国

CEPA力促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 详细

2003年6月和10月,中央政府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分别签署了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全面正式实施。
小知识: 什么是CEPA
2003: CEPA协议签署 2005年:CEPA《补充协议二》签署
2006:CEPA《补充协议三》签署 2007:CEPA《补充协议四》签署

  自从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CEPA以来,到目前为止,港股主板市场的市值,已经上涨了256%。数据显示,2004年年初港股主板总市值为5.78万亿港元,而至2007年5月31日,港股主板总市值已达14.84万亿港元。[详细]

  6月10日,香港特首曾荫权在泛珠三角与东盟高层对话交流活动中未提及CEPA和东盟的“兼容”可能性。港府在其间的举棋不定,或许反映出香港自回归以来所面临的一以贯之的艰难命题:它应该与内地靠得多近?[详细]

从短暂亲密接触到业绩增长确立强势 详细

 如今H股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集资额和影响力上,都已经逐步成为了香港股市的中流砥柱。而作为香港资本市场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群体,一国两制下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互通互动的产物,回顾H股十多年来的发展,不仅是一部跌宕曲折、几经沉浮的历程,也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中不断磨合、发展的缩影。小知识: 香港交易所

   1997年的香港城,庆祝回归的喜庆气氛尚未消散,亚洲金融风暴已黑云压顶。正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香港股市忽然来个急转弯,变成一泻千里、几近崩溃。这一幕颇具戏剧性的“红与黑”的故事,便是由红筹股领衔主演。[详细]

  对于回归十年的香港而言,“背靠祖国”与“面向全球”或许是必须兼顾的两种思维,自由经济环境目前仍然维系着香港金融市场的领先地位,但前瞻性的定位思考也已迫在眉睫。[详细]

港币与人民币挂钩 自然而漫长的过程 详细

早在2007年4月就已经出炉的中银香港的研究报告认为,随着两地经济,金融关系的进一步强化,特区政府有必要及早检讨联系汇率制度,研究港币和人民币的相处之道。旧闻之所以一石掀起千层浪,是因为香港回归10周年临近,市场患上联系汇率“敏感症”。香港特首曾荫权强调,到2047年后,香港才可考虑将港币与美元脱钩。

  最近,大量内地资金通过各种地下途径进入香港市场投资H股,让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需要金融体制的重大突破,而建立在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详细]

  香港金融界期待已久的人民币债券周三面世。港府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在出席国家开发银行人民币零售债券发行仪式时表示,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历史性时刻,第一笔人民币债券发行,从多个方面来看都具有特别有意义。[详细]

温家宝:香港回归十年 其金融中心地位无可替代 详细

温家宝指出,香港目前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香港背靠祖国、面对世界,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香港有着世界最自由的经济,有与国际上广泛的联系,有着较为完备的法制和经济管理人才的优势。温家宝强调,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以至航运中心地位、贸易中心地位,是其它地区不可替代的。

  曾荫权:香港人与内地在经济、旅游以至文化方面,每天都在接触、对话、交流、合作;而不同调查也显示香港人对国家的认同感越来越大。我们没有放弃香港的核心价值及生活方式。我相信未来十年,香港可以做得更好。[详细]

  在香港报刊的评论中,回归并没有使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发生显著变化,投机心态依然如故,跑马、彩票、股市一直如火如荼吸引大量市民,即使在金融风暴之后遭受重创的楼市,不少市民也依然愿意收拾心情重整投资策略。[详细]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75362  新浪网产品客户服务联系电话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