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回归十年:中国好香港会更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 08:15 新京报

  香江水暖,紫荆花开。今天,香港归来整十年。十年来,香港走过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走过危机与伤痛,翻过不安与犹疑,如今的香港已经更包容、更开放、更稳健、更成熟。

  东方明珠,曾经漂泊的儿女,就在十年前的夜晚,在一片凯歌声中,重回祖国怀抱。

  从终点到开端,从“最后的情怀”到崭新而未知的旅程,从古老帝国的最后一颗宝石,变成新的全球大国的重要窗口,所有的猜疑如今已被行云流水般的时间驱散。中国政府兑现了诺言,《基本法》对保持香港高度自治、维持独特经济及保障司法和社会制度,亦得到成功落实。

  20多年前,邓小平向撒切尔夫人解释“一国两制”构想时,承诺香港的未来“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10多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经预言回归将令香港“死亡”。然而,就在不久前,它的姊妹刊物《时代》周刊整整用了25页篇幅,不仅承认《财富》当年所预言的“香港之死”过于“惊悚”,而且直陈回归后的香港比殖民地时代更有活力,“作为兴旺中国的一部分,这几乎保证香港可以永远繁荣”。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是,2006年仅是赴港“个人游”的旅客,便给香港带来了93亿港元的额外消费。

  香港是一种见证。它见证了中国过去的屈辱历史,见证了中国人可以在自由的土地上创造奇迹,见证了改革之初的中国人对未曾见过的开放社会的朦胧爱意与忐忑不安,同样见证了中国人承上启下、随机而变的政治智慧。

  人生多有不如意,更何况汇聚芸芸众生之历史。如何翻过历史写满隔阂的昏黄一页,“一国两制”堪称典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生活方式、两种货币、两套法律,“一国两制”是中国人的发明,正是这种开放、务实成功地解决了殖民时代留下的老问题,使香港这个世界最多元化的资本主义城市和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大国走向融合。应该承认,任何有价值的主义都应为人而设,政治差异性的背后,是人类追求幸福自由的统一性之亘古不移。

  香港是一种见证。它见证了人类文明在不断开放中成长,在不断融合中上升,更见证了惟有基于自由之上的合作,才是人类最有希望的前途。“一国两制”是制度创新,是未竟的试验,处于十字路口的香港,必须不断地协调其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既要在“一国”的前提下积极有步骤地与内地融合,又要充分利用“两制”,以确保独特性与创造性,使已经获得的自由成为促进合作的智慧之源。

  合作的意义有目共睹。十年来,香港与内地在文化与经济方面,不断对话与合作。

  尽管香港先后遭遇了亚洲金融风暴、

禽流感疫情扩散、世界经济衰退、“9·11”事件、
伊拉克
战争以及非典袭扰等不同风险与不安定因素的冲击,但在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每一次都化险为夷。

  “混血”的香港是一座自由之都,她浑然天成地融汇了中西文明,也聚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和最开放的思想。

  所以,对中国来说,回归的香港同样是意义久远的机遇,借鉴香港“中西合璧”的治理经验,内地可以从整体上不断推进改革、消解困难,可以不走或少走弯路。

  十年回归,十年见证,十年风雨不寻常。香港就是香港,她没有因回归丢失自我,更没有因回归丢失外面的世界;她天生丽质,独一无二,作为正在崛起的中国的一部分,也必将以其自由、开放和包容等精神与风貌,促进内地一点一滴地成长。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及其努力的事业,人们更有理由相信,“有香港,中国更有希望”,相信“中国好,香港会更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