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的下一个二十年,将围绕着养老、科创、智能投资等展开,对此,“养老与基金高峰论坛”4月23日启幕,多位行业大咖齐聚共议未来,思辨如何更好的建设第三支柱养老金、夯实资产管理、支持科技创新!【详情】
新浪财经讯 4月23日,新浪财经“养老与基金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是由新浪财经和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联合打造的以公募基金服务养老第三支柱为主题的基金业年度盛典。
新浪网高级副总裁邓庆旭出席论坛并致辞。他指出,养老目标基金有望纳入个税递延优惠政策,养老投资或成公募发展的最大风口。作为市场重要的长线资金,做好资产配置是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法宝。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表示,从去年7月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之后,已经有37家管理人、59个产品获批。目前已经成立20只产品,认购规模73亿,客户数量达100万。总体来看,现在是起步稳健、运作良好,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整个行业的努力分不开。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养老金专业委员会顾问董克用表示,应该认真总结试点经验,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不能只让试点三个地区的老百姓享受,要让全国人民尽快享受。从国际经验来看,第三支柱的发展、个人养老金的制度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缓慢积累,逐渐壮大、长期发展的过程。大家要有耐心,不要说好像一两年就要见很大成效。要有耐心,并且第三支柱政策出台以后,还会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税制改革、资本市场发展的因素等逐步完善。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养老金专业委员会顾问郑秉文表示,若税延养老优惠政策在5月份赋予给养老目标基金,那么新浪财经主办的本次论坛就是在诞生中国版的TDF之前最后的一个盛会,意义重大。养老目标基金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出,意味着我们正在面临一个新的起点和新机遇。
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赵晓光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投研最早靠的是经验、价值投资的理念,现在基金公司越来越重视大数据及其处理等工作,未来精准处理数据是投研工作重点之一。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表示,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15处涉及养老的内容,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表明了当前规划养老的紧迫性。中国养老形势严峻,公募基金应发挥主力军作用。养儿防老和依靠政府养老都不如自己规划养老。投资养老是一个大势所趋,而公募基金在这里面要扮演非常中坚力量的角色。
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表示,养老金又通过基金之后进入股市、资本市场,也形成了长期的资金,促进了股市的健康发展,所以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建议,希望对养老这样的复杂产品,应该场景化销售,设计很好的产品,复杂产品简单化。
在题为“如何把握个人养老投资风口”的圆桌讨论环节,南方基金副总经理俞文宏表示,养老目标基金的基础是税收优惠,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不是短期的考核,而是长期的理念考核。呼吁养老目标基金拓宽投资的范围。建议公募基金转变销售模式,从卖方代理向买方代理转变。
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袁建军表示,中国每年在养老口需要财政补贴超过1万亿,政府压力巨大,亟需第三支柱来支撑。 “目前已经是政策起点,但依然不足,不过相信未来政策会朝着有利于市场培育和变化的方向发展,政策红利期已经来了。”
农银汇理基金副总经理施卫表示,中国公募基金20年的管理经历来讲,年化8%、9%这样一个回报也验证了基金行业的投资能力是经得起检验的。从时点上来讲,目前推出养老金第三支柱是一个很好的时点,养老行业大有可为。
银华基金副总经理姜永康表示,过去养老投资上面受制于投资者的流动性比较大,因为持有人持有时间不够长。只要给予时间,其实投资回报还是很可观的,基金经理的投资上更应该注重长期的规划和部署。
东方红资产管理副总经理饶刚谈到了养老FOF与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管理的不同。他认为,社保和年金都是委托投资,FOF面临的更多的是个人,这就需要基金经理花更多的精力做收益和风险的匹配,投资者教育也是更关键的事情。
在题为“养老目标基金的未来之路”的圆桌讨论环节,嘉实基金副总经理李松林表示,养老基金产业的机会非常明显,未来可能会增长到几十万亿的规模,我们应该坚决的、大力的投入这个行业。
工银瑞信基金副总经理郝炜表示,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基金行业企业年金管理应该讲也是为投资者创造了年化超过7%的回报,这是在非常严格的约束的条件下实现的,也体现了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
平安基金副总经理付强提到,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从第一只到现在仅仅半年,以半年的时间取得目前的几个关键数字,不管是基金的规模起来覆盖的人数,表现可圈可点。
景顺长城基金副总经理陈文宇评价当前中国的养老现状时表示,我们的道路还很远,政策现在在修路,基金公司在造车,也在培训司机,同时我们还在做投教一起去鼓励我们的投资人上车,我们尽量安全地把他们送到目的地。
国泰基金副总经理李辉认为目标养老的产品有四个特征,第一个是长期性,也就是说投资人需要长期持有;第二个是来自于资产配置,非常强调的是大类资产配置;第三个是主动权益,由全国社保的历史经验来看的话,注重主动权益的资产类别会获得非常好的回报;最后是投资者的适应性。
上投摩根资产配置退休金管理首席投资官恩学海在圆桌论坛环节表示,目前养老目标基金采用FOF的方式,对中国市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件事情比选股票、债券还难,这是难度很高、非常专业化的一件事情,这个领域也需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发表了“从养老基金配置看指数投资”的主旨演讲。他表示,中国养老基金长期来看是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国内养老目标指数的产品目前还没有起步,现在还是完全空白阶段。中国养老目标基金,虽然2018年是元年,但2019年可能是要进一步大发展或突破的一年。指数基金作为养老基金投资标的,宽基指数最为受益。未来养老基金投资里,指数基金的重要性、占比、规模都会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要去发展第三支柱。公募基金将在完善养老第三支柱方面承担重要使命,以养老目标基金为载体提供高效的一站式组合投资服务。
博时基金副总裁王德英就指数化投资以及大类资产配置与养老投资的关系发表了讲话。王德英指出,从近三年、五年、十年主要指数的年化波动率看,沪深300的波动率明显高于其他市场指数,仅日经225的波动率和沪深300接近。面对国内权益市场波动较大的特征,养老基金该如何投资?王德英认为,A股市场的高波动性是养老金投资股票资产的最大挑战,而资产配置是解决A股高波动性的最佳方案。通过资产配置,可以分散风险,有效降低波动率,提高风险调整后收益。
圆桌论坛《指数基金如何助力个人养老投资》环节,华夏基金董事总经理、数量投资部行政负责人张弘弢表示,指数业务最核心优势不是在于低费率,产品运作透明性是最核心的优势性质,如果运作产品风险特征清晰的话,更能建立起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表示,从美国养老基金发展来看,享受税收递延的优惠除了养老基金之外,其实有很多指数基金也是可以享受税收递延优惠的。从养老角度来讲,可以跳一步,直接把指数基金直接纳入税收递延的投资范围。
建信基金金融工程及指数投资部总经理梁洪昀表示,在中国这种养老为目标的基金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整个养老行业,以养老为目标的投资管理发展的非常不充分,相信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程度逐渐增加,以养老为目标的投资会取得更大的发展,所以这也是给指数化投资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副总经理罗国庆表示,如果公募FOF基金经理是挖金矿的,指数基金就是铲子。指数基金作为工具产品,目的就是给“挖金矿”的人,提供各种各样丰富的轻便铲子。公募指数基金,包括ETF,与公募养老FOF是天然相匹配,未来公募FOF配置指数基金的比例将大幅提高。
国泰基金量化投资事业部总监梁杏表示,国泰基金非常重视指数基金发展,在指数基金中,目前来看,ETF是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和海外有养老金公募的基金公司做交流,他们提出了一些建议,1)税收递延之类配套政策;2)产品形式方面,和海外养老金公募基金产品相比,这方面目前稍显欠缺。
天弘基金指数与数量投资部副总经理杨超表示,投资养老产品目的最重要不是战胜CPI,不是战胜通胀,而是保证我们在未来这笔钱能够符合那时候的收入水平或社会消费水平的购买力。
银河基金董事长刘立达,对于科创板这样一个关键性举措,政府需要需要更多的配套,需要更综合、更立体的考量和支撑。例如,如何去看待投机,权责统一与监管及服务相结合,稳定的投资周期等预期,合理竞争等。
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朱平表示,科创板成功概率大,相信未来出现类似BAT公司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从长期来看,科创板的推出可能给国内市场真正打开了一扇门,使得在交易制度上跟国际更接轨,这是一个好机会。
在谈到科创板企业估值时,中邮基金副总经理唐亚明表示,科创板企业的估值和传统企业的估值有很大的区别,不管是PB也好,PE也好,PS也好,包括现金流等等也来分析,其实我认为科创板企业的估值一定要设置不同的变量,并且很有可能多种不同的变量相结合。总的来说,就是要考虑企业的商业模式、行业特点、发展趋势,设置不同的变量。
鹏华基金总裁助理、权益类投资总监冀洪涛表示,科创板的创新意义远大于其改革意义。而相较于私募,公募基金能够为科创板的繁荣贡献更大的作用。
华商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助理童立认为,科创板估值可能并不太适合用PE、PB,要淡化盈利。对于一个新的行业来说,可能更关键的是在于能否迅速取得市场的突破。
万家基金基金经理李文宾表示,科创板的推出是高层向资本市场释放的一次制度红利。也给公募基金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依靠自己的专业投资能力,在离开审核制背景之下为基金创造价值。
以下是精彩图文:
责任编辑:常福强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