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全球小麦减产已成定局 07年将呈震荡上行态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00:14 中大期货

全球小麦减产已成定局07年将呈震荡上行态势

  内容摘要:本文对2006年小麦市场的走势进行了回顾,详细地阐述了2006年下半年牛市行情的各种因素,同时对2007年的行情进行展望。总体来说,2006年全球小麦库存的新低是牛市的“基石”,后期澳大利亚小麦的减产是“导火线”。因为今年全球天气不利因素较多,如全球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使小麦主产国严重干旱且气温偏高,预计2006/07年度全球的小麦产量将减产;此外,全球小麦库存量/消费量比在这几年都在逐年降低,所以今年全球小麦供需出现较大缺口,这些将给未来全球麦价的上涨带来一定的支撑。国内尽管预计2006/07年度小麦产量有所上升,但是鉴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带来的较大的需求,预计2006/07年度小麦供应还较为紧张。因此,小麦价格上涨仍有较大空间。不过,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在未来小麦供应短缺期间还有出台稳定市场的可能,因此当期还会对小麦价格上涨带来一定的压力,所以后市具体行情还需关注国储小麦的出库情况及天气的小麦的影响。展望2007年,全球小麦减产已成定局,2007年小麦将呈震荡上行的态势。

  关键词:全球气候; 小麦产量 ; 小麦期货; 粮食供求;

  Invisible Hand will Regulate the Market: Wheat Investment Report of 2007

  Abstract: The tendency of the wheat future markets in 2006 was looked back in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ed the wheat market in 2006 were expounded detailed and the market in 2007 also prospected. Generally speaking, the newly low storage of wheat in 2006 is the base of hot market, and the reduced output of the wheat in Australia is the fuse. Because of disadvantage climate of the world, the drought and high temperature, the output in main wheat planted country will also be low in 2006 to 2007 .The ratio of the storage and consumption of the world reduced gradually in this year .The accommodation of wheat in the world will be a great gap , this will support the rise of the future wheat market . In China, in spite of the foresight rising output of the wheat in 2006 and 2007, the influence of some uncertain factors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will result in the critical provide of the wheat in 2007 .Therefore ,the price of the wheat will increase .But the policy of the provisions in China will stabilize the wheat market .The future wheat market will pay more respect to the storage and the climate . The decrease output in 2007 is positive, the future market will be the tendency of vibration upswing.

  Keyword: climate of the world; wheat output ; wheat future ;provision of wheat;

  一、2006年度行情回顾

  2006年郑州小麦期货市场在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出现了一个M型 的行情。先扬后抑,再扬后抑,整年趋势特征及其明显,涨跌幅度达到300多点,单边上涨和单边下跌行情的持续时间都较长,如果投资者用中长线投资的思路来操作资金,当有丰厚的收益。

  2006年的走势从ws05合约的周K线图上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图1 郑麦WS05合约的周K线图

   全球小麦减产已成定局07年将呈震荡上行态势

郑麦WS05合约的周K线图(来源:中大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一)、第一阶段:春节前后的季节性强市行情

  从2006年1月4日到4月6日三个月时间里,也可以分成几浪。

  1、春节前的行情

  从2006年1月4日至1月25日,春节前的短短1个月时间里,郑麦行情就出现了一个倒V字型。从1月4日开盘就延续了上一年的涨势,从1798点上涨到1月17日的最高价1858点,涨了60元。但从1月17日开始下跌了一周,跌平了前期的涨幅。

  究其原因,进入年底,元旦、春节两个节日的刺激下,市场面粉消费需求增大,加工企业采购小麦意愿增强,不断提高现货价格,从而引来了期货市场的上涨行情。但到春节前一周,走势突然回头下跌,主要是因为投资者担心国内长达10天的春节假日将给基金在国际期货市场留下充分的表演空间,且屡次教训显示,国外基金通常借国内休市期间,拼命拉高外盘,待国内开市后空头措手不及而造成巨额亏损。所以客户尽量空仓过节,以防不测。

  2、春节后的行情

  从2月6日春节后开盘的第二天(1月7日)最高又涨到了1885元/吨,破了从2004年以来的高点。到4月6日 期间,期价一直在1850点上下高位震荡。原因是:因为每年5月份以前,小麦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冬小麦还没有收割,春小麦还刚播种等因素,再加上美国南部大平原小麦产区严重干旱减产,美国就在当时调低了世界小麦库存量,郑麦期价就在高位整理。

  (二)、第二阶段:期价单边下跌

  从4月7日到7月20日,郑麦出现了单边下跌行情,期价从1854元跌至1562元,下跌幅度为290多元。主要原因是:我国2005/2006年度冬小麦的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多,面积达到2147万公顷,其中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占54%,达到1160万公顷。再加上冬小麦生长期间雨量充沛,天气也没有太大的变化,2005/2006年度的产量达到9745万吨。所以新麦的丰收给小麦市场产生了压力,郑麦期价一落千丈。

  (三)、第三阶段:期价在起伏中不断上涨

  从7月21日至11月27日,郑麦期价在起伏中不断走强,期价连续破前期高位,从最低价1562元涨到了最高价1893元,涨幅达331元。其主要原因是国际上小麦主产国----澳大利亚等国由于天气干旱影响了小麦播种,引起小麦大量减产,又在外盘走强带动下,也就是芝加哥小麦期价连刷10年来的新高,郑麦也在10月初领涨了农产品市场。郑麦在8、9月份春小麦收获期间反季节走强,还有一个原因是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托市收购”小麦来保护农民的收入。

  (四)、第四阶段:期价下跌后在期待中徘徊

  从11月27日至年底,期价从最高位1893元/吨到1740元左右,一直在期待中徘徊。主要原因是:由于外盘的影响和国内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影响,使小麦价格高企,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加快和加大最低收购价小麦的出库节奏,来宏观调控国内小麦的价格,以满足年底国内市场的需求,稳定国内市场。因此国储小麦投放量成了后市的风向标,小麦期价在期待中徘徊。

  二、基本面分析

  (一)、近两年来国际小麦的基本情况

  1、国际上小麦主要出口国的格局

  图2 2005年世界小麦出口格局图

   全球小麦减产已成定局07年将呈震荡上行态势

2005年世界小麦出口格局图(来源:中大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从上图可以看出,小麦的主要出口由几个国家组成,除了美国,还有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和中国。他们的小麦产量直接影响着世界小麦产量。

  2、几个主要小麦出口国小麦大减产的消息在国际小麦市场激起千尺浪

  几个小麦主要出口国小麦大减产的消息引爆了全球小麦市场全面飙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0月称,由于天气反常高温干燥,FAO调低了2006年全球小麦及谷物产量预测数据。目前有40个国家面临食品紧张状况。目前全球小麦主要产区也纷纷发布产量下降预测报告。

  首先,美国春小麦的减产引发全球小麦库存的降低,冬小麦的状态也不容乐观。美国2006年春小麦生长期部分地区曾遭受到了干旱天气的困扰。据美国农业部联合农业气象局称,干燥天气曾对南、北达科他州的春小麦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不过到了春小麦收割期,美国大平原北部天气干热,有利于加快春小麦收割和提高产量。但2006/07年度美国冬小麦作物状况却显得较差,由于天气干旱影响到越冬期到来前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得美国冬小麦优良率继续变差,不过12月初美国中西部地区以及南部平原出现了暴风雪天气,有助于一些地区墒情改善,和病虫害的减少,特别是对硬红冬小麦的生长较为有力。

  其次,国际上三大小麦出口国之一的澳大利亚小麦产量降幅最为惊人,这是引爆农产品牛市的“导火线”。由于澳大利亚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主要产粮区连续干旱,在9月19日该国官方产量预估2006/07年度小麦大幅下调至1640万吨,较3月31日结束的上一年度小麦产量下跌35%,而澳大利亚谷物委员会(Grain Council of Australia)在10月9日又称,田间将出产约1100万吨小麦,低于上一作物年度的2500万吨,该国的小麦产量下滑约三分之二的消息。最近在10月25日,澳大利亚小麦局(AWB)又预计澳洲小麦产量可能创下12年来最低水平,目前预计小麦产量范围介于900到1100万吨,这要比9月份的预测值调低多达四成,预计2006/07小麦产量同比减少多达64%。根据澳大利亚政府的数据。如果澳麦产量降低到900万吨,这将会是1994/95年度产量890万吨以来的最低水平。下图是澳大利亚官方近期对2006/07年度小麦产量预计值的比较。

  图3 澳大利亚近期预计的2006/07年度的产量图(单位:万吨)

   全球小麦减产已成定局07年将呈震荡上行态势

澳大利亚近期预计的2006/07年度的产量图(来源:中大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再次,欧盟粮食商会(Coceral)调低预估的小麦产量。 2006年欧盟25国部分国家在小麦灌溉期间也受到天气情况的影响,特别是德国和法国,高温干燥天气导致德国和法国的小麦单产大幅下降,这两个国家的小麦总产量占到了欧盟总产量的50%。因此,美国农业部曾在报告中调低了欧盟的预估的小麦产量。预计2006/07年度由于天气情况的原因,欧盟25国小麦的产量将低于2005/06年度,2006/07年度欧盟软小麦产量预计为1.09亿吨,比上年度的产量减少5.5%,也低于该商会在6月底发布的预测值1.178亿吨。这将使全球小麦供应量下降,从而在未来给小麦期货价格的上涨带来一定支撑。

  3、我国国内小麦主产区的干旱影响2006/2007年度小麦的种植和生长

  (1)、我国小麦的基本知识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遍及全国。在我国,小麦的地位仅次于水稻。我国小麦的种类很多,按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全国冬小麦面积约占小麦总面积的84%,冬小麦系指当年秋季播种,越冬生长,翌年夏季收获的小麦。一般按产区将其分为北方冬小麦和南方冬小麦两大类。其中北方冬小麦的质量最好、出粉率高,其主要产区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苏北、皖北等地,占我国小麦总产量的65%以上。

  我国冬小麦种植时间为10月上旬(寒露后)至下旬,小麦生育期为230天,收获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在此期间气候因素、生长情况、收获进度都会影响小麦产量,进而影响小麦价格。因此,一定条件下可以说天气决定产量,天气决定价格。而直接影响优质小麦品质的气候因素主要是温度、光照和湿度。

  (2)、我国2006/07年度冬小麦受灾严重,该年度小麦种植情况不如上年度,生长情况也不容乐观。

  到11月底,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播种已全部结束,多数地区小麦已出苗。据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同农业专家介绍,小麦的适期播种对后期小麦生长是很关键的,今年三大小麦主产省播种期间气温普遍较往年偏高3-4度,且由于降水偏少,小麦播期整体提前了3—4天,当时由于没有持续性的降水,麦田的墒情较差,多数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这种情况不利小麦根部发展。

  再加上十月份以后华北和黄淮地区气温一直较高,小麦出现不同程度的旺长,但冬天的冷空气接踵而来,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导致旺长的冬小麦遭受冻害,不利于小麦的安全越冬。今年特别是山东地区遭受的旱情较为严重。下表是我国2006/07年度的受灾情况:

  表1 今年我国小麦主产区旱情、旺长情况表

地区

受灾情况

所占总播种面积比例

河南

1550万亩受旱

20%

河北

1230万亩受旱,280万亩严重

35%

山东

3750万亩受旱,1722万亩旺长

80%、30%

山西

300万亩受旱

27%

安徽

1800万亩受旱

50%

  据中国气象局监测,12月中国冬小麦产区土壤墒情较前段时间明显改善,小麦主产地区旱情基本解除。12月后期天气对国内多数产区新麦长势还是利大于弊的。一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07年我国小麦产量并不乐观,一方面是前期播种、出苗期间旱情异常严重,导致苗情同比普遍偏弱,最近降雨、降雪已为时已晚;另一方面是部分重要产区后期仍将继续面临干旱的危险,据气象部门预测,在经历了50年来降雨最少的一个秋天之后,山东省将面临“冬春连旱”的严峻局面。

  总体来说,在小麦市场中,小麦的产量和流通量对现货市场具有整体影响,其中质量则是影响期货价格和交割量的关键。但质量是受天气影响的。小麦播种面积和播种生长期的天气直接决定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常常成为期货价格炒作的重要题材。

  4、国际和国内2006/2007年度小麦的种植情况

  (1)、国际2006/2007年度小麦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在澳大利亚等小麦主产国遭受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国际预计2006/2007年度的世界小麦产量将要大幅减产,平且今年秋季小麦价格不断高企,促使各国纷纷增加了下一年度的小麦种植面积。特别是印度今年种植面积比去年多100多万公顷。

  国际谷物理事会曾预计2007年全球小麦播种面积将比2006年增长4%,恢复到2005年的水平。如欧洲预计法国、德国、匈牙利、波兰和英国的小麦播种面积将会增长,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等新增国家的小麦播种面积也将增长。如德国农户把一些低产的饲粮耕地转播上小麦。阿根廷也增加冬小麦的种植面积,阿根廷农业部预计2006/07年度播种面积为530万公顷,高于2005/06年度的播种面积505万公顷。

  印度近几年由于自然灾害,政府收购小麦数量不足,迫使政府在2006年签约进口了550万吨小麦,这也是六年来首次进口小麦,使得印度成为世界最大的进口国之一。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印度政府提高2006/07年度小麦的种植面积。据印度农业部的报告显示,迄今为止印度小麦播种面积达263万公顷,而2005年同期的播种面积为157万公顷。

  表2 2006/2007年度小麦的种植面积(万公顷)

国家

2006/07年度

2005/06年度

阿根廷

530

505

印度

263

157

  (2)、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与去年持平。

  国内方面,全国秋冬种工作已全部结束,冬小麦陆续进入越冬期,今年秋冬种生产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播种进度整体正常,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苗情长势与去年同期大体相当。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今年山东和河北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减少,但河南、江苏、安徽和湖北地区仍保持明显增加态势。中国今年冬小麦种植面积为2153万公顷,几乎与去年持平。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