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 新浪首页 
爱问(iAsk.com)
 股票代码
我的股市 用户名 密码
  过去一年,受质疑-回应-再度质疑-再回应……可能已为深交所上市公司中集集团(000039.SZ)总经理麦伯良等高管习以为常。
  描述中集,曾经更多的只是赞誉。然而,不可否认,在多种因素积聚下,2005年,准确地说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这只被誉为“中国股市第一牛股”的新蓝筹,在股民心中已难返昔日辉煌。诸多观察人士均试图,透过这只超人气股,解读其变幻背后的变数。[评论]
  中集这一年——
  缘起:虚增收入?
  质疑初起:空袭忽至
  中集神话:年度光环 拉升 插曲-七问中集
  走下神坛:机构分歧 利空不断 好业绩难服众 流年不利 财务质疑
  中集启示
  4源起
  虚增收入?
  10月(新浪财经注:此为2004年10月)中旬,一篇怀疑中集集团财务的帖子,开始在各大财经网站的财经论坛上流传。由于当时中集集团还没有公布第三季度季报,该帖子主要是依据中集集团2004年度半年报的财务数据写成。帖子的主要论点是:中集集团成立于1994年,从1994年到2003年12月,中集集团的“应收账款净值余额为32亿元”,而“今年1-6月应收账款净值余额为62亿元,净增加30亿元,翻番,奇迹”。该帖的作者据此认为,中集集团2004年度上半年的收入有虚增之嫌。[详细][评论]
  相关报道:
·中集集团称集装箱行业持续景气是增长主因 ·第一绩优季报 每股收益高达1.76元
·中集集团预计2004年三季度业绩增长200%至250%
  市场反应:
·中集集团(000039)列2004年11月3日深市跌幅第1名 ·中金六度现身抛单 会否抛中集
中集2004年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每股收益
 1.7670元
每股净资产
 6.7860元
净资产收益率
 26.04%
  4质疑初起
  空袭忽至
  如果是别的股票放量下跌,或许不会引起市场的震动。但偏偏是中集集团,该公司今年三季度每股收益达到1.76元,居两市首位,总市值居深市第二位、流通市值居深市第四位,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详细][评论]
  从10月27日--也就是中集集团公布第三季度报告的前一天--迄今,中集集团的股价从25.2元跌落到最低20.22元,截稿前回涨至21.03元,最大跌幅超过20%,对两市“第一绩优股”来说,的确不太寻常。
   然而,在一个不十分透明的市场中,一旦各种猜疑和股价下跌结合起来,一切似乎就变得隐晦起来了。中集集团感到尴尬的是,它的这次股价下跌,被市场人士与近日频频做空的中金公司联系在一起,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各种传言,甚至中集集团的业绩被解读为“配合中金的客户出货放利好”。[详细][评论]
  相关报道:
·中集集团回应市场质疑:我们的业绩没有问题 ·中金否认曾下令限跌抛售 但传言似乎都不无根据
·浅蓝龙头中集为何突遭空袭 股价躺在跌幅榜首位
主要疑点:
1、应收账款“异常”
2、业绩增长“异常”
  4中集神话
  年度光环
  出席企业领袖年会,候选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应付各大媒体的采访……即将过去的2004年,麦伯良统领下的中集,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标杆。2004年,是中集的巅峰之年。[详细][评论]
  招商银行与中集集团在深圳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分别代表各方在协议文本上签字。此举标志着双方的银企合作关系进入了深度合作的崭新阶段。[详细][评论]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称,2005年1月10日,中集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建设银行将向中集集团及其下属公司提供总额为20亿元等值人民币的授信额度。[详细][评论]
  相关报道:
·新财经杂志漂亮50之中集集团:双核心高成长 ·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麦伯良
·麦伯良出席中国企业家杂志200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2004年下半年的风波逐渐平息,一次质疑不可能将中集及其灵魂人物麦伯良的光环盖过。步入05年,中集开始疯狂演绎股市神话。
  拉升
  中集集团(000039、200039)今日(新浪财经注:此为2005年01月25日)公布200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公司预计2004年实现净利润与上年相比将增长250%左右。具体数据和情况将在2004年度报告中予以详细披露。中集集团2004年第三季度报告曾预计2004年全年实现净利润将比上年同期增长150%-200%。
[详细][评论]
  相关文章:
·中集集团200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 ·中集横空出世 年报行情将星火燎原
·中集集团:龙头难维持长期暴利 ·中集走势强劲 价虽高但市盈率仅10倍
  与招行建行签订合作协议,获得巨额授信后,随着年报行情到来,业绩预好的中集拉起了升浪,此波录下了迄今中集A、B两股的最高价格记录。从1月11日至3月14日,中集A股价涨了48.1%,盘中最高价32.98元。
  插曲:七问中集
  三位会计专业人士,长期跟踪研究中集集团的公开资料后,针对该公司财务问题提出一系列疑问。这是质疑中集集团的文章首次完整而有逻辑的在媒体发表。
    一、集装箱销售价格是否真实?二、为何与深圳海关的数据出入较大?三、钢材成本单价可有隐瞒?四、借款利率为何逐季下降?五、预提费用变化与经营不同步?六、少数股东为何受冷落?七、报表自相矛盾为哪般?[详细][评论]
  中集回应:
·中集开会回应市场质疑 与会人士表示支持 ·中集回应七问中集 详细解释超高业绩内因
·七问中集的调查手记 大胆假设却忘了小心求证
   市场反应:
·机构看中集业绩质疑 高增长后是否充满原罪 ·中集高利润鹤立鸡群 销售价格仍存质疑空间
  也就是在“七问中集”闹得沸沸扬扬之后不久,麦伯良借媒体亲自辟谣,此后其“路遥知马力”一语每被用以为中集正名。
点此查看麦伯良专访报道>>
  4走下神坛
  机构分歧
  在中集集团连续的上涨之后,一些机构也由坚守转向了撤离。自2004年中期以来,中集集团A股股东户数一路增长,户均持股逐季下降。从基金对中集的持股情况看也出现了分散和撤离现象。部分基金在获利颇丰的情况下撤离了中集集团。[详细][评论]
    分析年度统计可以发现,从1994年开始到2004年结束的11年里,中集集团的股价分别在1998年、2001年和2002年出现下跌,其余年份全部上涨,涨幅最大的是1996年,上涨幅度为97.81%,其次是2004年,涨幅为80.99%。在股市如此低迷的今天,中集集团的股价却像在牛市一样,不仅不理会大盘的跌跌不休,自顾自地涨个不停,而且股价上涨的斜率越来越陡。形似前几年喧嚣一时、如今早已臭名昭著的庄股走势。[详细][评论]
  相关文章:
·中集新蓝筹泡沫面临破灭 公司表示经营正常 ·中集高台跳水 基金净值缩水反成被动受害者
·中集连续大跌 众基金经理否认是其所为 ·游资大幅杀跌中集 敢死队反手做空出刀更快
  利空影响走势还是走势生不利传闻?有分析认为,是次下跌源于机构分歧,此点从成交量上得到印证;此外,机构波段操作也是不少市场人士所持观点。
  利空不断
  质疑一:关联企业坐庄中集;质疑二:应收款高达5.9亿美元;质疑三:毛利率奇高,虚增利润;质疑四:良好业绩恐难保持。[详细][评论]  
  市场突然传出对中集不利的消息,瘟疫般飞传至大户室、证券分析师、基金经理。
  当时传闻有三大版本,一是因为中集存在员工炒股的情况以及业绩问题,证监会,抑或深圳证监局稽查中集,证监会的人员已经进驻公司调查。二是有财经报纸将要发表不利于中集的调查文章。三是国信证券研究部门去深圳海关调查时发现中集出口存在问题。其中,杀伤力最大的要数证监会入场调查中集的传闻。该传闻称,由于中集集团存在员工炒股的行为以及业绩涉嫌造假,证监会已经派人进入中集调查。[详细][评论]
  相关文章:
·第一牛股11年涨38倍 传闻令基金惶恐出货 ·中集否认传闻后恢复本色 异动缘于市场低迷
·业绩造假无从说起 股价大幅起落将难免 ·中集高位放量大跌 蓝筹步入中长线出货
  个股走势难完全脱离大盘,强势个股和大盘又往往互动。中集影响了疲弱的大盘。分析认为中集的走低意味着机构前期挖掘的新蓝筹概念将进入全面调整期。
  好业绩却难服众
  中集集团对其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发布了预增公告: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400%!在公司业绩出现高增长的同时,投资者的质疑之声也是不断。“如此高的净利润是否有虚增之嫌?”“前几年,庄家做股票的模式不就是悄无声息地先拉股价,等到股价处于高位之后再配合出利好。中集集团股价与业绩的‘完美配合’是不是又一种‘新庄’模式?”证券部一位女士回复了股民的疑问。[详细][评论]
  相关文章:
·中集回复股民质疑 净利润虚增是捕风捉影 ·中集回答营业税何故为负数等疑问
·中集续写神话 首季净利暴涨400%每股收益近1元 ·麦伯良直面质疑
  麦伯良公开回应:“我们公司发展了,树大招风,对有些人的疑问我们也是理解的,中集现在有10多年了,业绩真假历史会考验的。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投资者会看到的。”
  流年不利
  据接近中集集团的消息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因订单减少,从第二季度开始,南方中集设在深圳的两个生产基地蛇口中集与坪山中集陆续裁减季节工逾千人,正式职工则分批调休。公司表示,出口贸易面临的困境导致船运公司对集装箱的需求减少,公司生产也由此进入淡季。[详细][评论]
  受铁矿石价格上涨将推动钢铁价格走高影响,2005年中集集团的毛利率将面临下滑,但公司特殊的行业地位决定了其向下游转移成本的能力较强,可以抵消部分负面影响。2005年一季度业绩的增长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全年存在着增长势头放缓的风险。[详细][评论]
  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发布的公告称,为应付干货集装箱产能过剩的危机,包括全球第一、二大集装箱制造商中集集团、胜狮集团在内的多家大型集装箱制造企业将按照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的指引,于明年春节前后集体停产两个月左右。[详细][评论]
  相关文章:
·裁员传闻缠绕中集 专家深入中集求解答案 ·中集称公司没裁员只是调整生产节奏
·中集传言四起股价狂泻 价值回归之路刚起步 ·蓝筹第一股6年来首度跌停
·中集集团上海生产基地停产 该基地公司将被清算
·大股东不愿意全流通 股改遇中集现象 ·中集称大股东无全面收购计划 公司不退市
  2005年三季度中集业绩同比下降了近三成。分析师认为,随着集装箱行业拐点的出现,中集05年业绩极可能受影响。而从公司基本面看,又接连传出不利信号:“裁员”、停产。与此同时还夹杂员工炒股、回购退市等传闻。
  无休止的财务质疑
  日前,某证券报发表一篇署名为“中国注册会计师陈鸿原”的文章,公开指责中集集团是亏损股,价值被严重高估。一直饱受各种质疑的中集集团(000039)再次被推向风头浪尖。业内指出,这已是去年以来中集集团因为业绩问题遭遇的第三次质疑。受此消息影响,中集集团当天股价大幅下跌,跌幅达到3.06%。[详细][评论]
  尽管这几年该集团业绩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升,但还是引来了投资者的质疑。尤其是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出现的异常波动。如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超常规增长的同时,却缺乏相应的现金流入。
   财报显示,在2004年末时,中集净利润高达23.8亿元,但现金增加额仅7.77亿元。到了2005年6月底,尽管上半年公司已实现净利润20.5亿,而现金增加额反而下降到3.9亿元。这表明,中集集团所赚的利润大多停留在账面上,成为纸上富贵。[详细][评论]
  相关文章:
·注册会计师再问中集 中报疑点多欠薪达10亿 ·但愿中集不是另一个银广夏
·中集缄口冷对会计师公开发难 董秘称没有意见 ·会计师称中集是亏损股
·韩强:中集玩文字游戏 利润停留账面 ·七问中集之后
  中集反复辟谣,但继“七问”后,仍有“注册会计师”撰文质疑其财务,就其05年中报,分析其为“亏损股”,这如同给在二级市场匍匐的中集背上再踩一脚。事实如何?可能只有“路遥知马力”了。
  4中集启示
  面对这些“中国化”的强大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摆脱忽视本土技术与本土市场的“引进依赖”,建立起强大而有深度的市场产业链体系。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还有很多课题值得思考。“如果只限于低层次的简单加工,中国不但无法挤入世界工厂的行列,甚至会在下一阶段输给东南亚一些国家。”
  而中集正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与分析的“国际化样本” 。[详细][评论]
  中集集团一直被认为是一家成功的公司。十几年间,它将中国制造业的各种优势做到了极致,成为集装箱行业的世界霸主。2003年集装箱行业的景气度突然提高,中集日进斗金。但它又为这个行业的周期性深深困扰。现在,集装箱行业拐点已现,中集集团增速放缓。一家周期性公司,在努力平抑周期波动,成为一家成长型公司。他们在半挂车等跨领域的收购和扩张,目前看来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只是,业绩低于预期。市场变幻莫测,跨行业整合极具难度,跨国投资满树壁垒,中集的艰难转型能否成功?[详细][评论]
  相关报道:
·中集面临大考 周期性行业将如何面对拐点 ·基金称其业绩不可能总是那么高
·麦伯良双管齐下谋发展 中集要靠自身发展与购并 ·换一种角度品味中集
  中集这一年,对于“蓝筹企业等于蓝筹股”是一种嘲弄,印证了股市无神话。
  也不妨看看另一种观点。
  以下文字引自新浪论坛署名“郑源华”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
  “即使是那些很专业但却没有企业经验的分析师们,也总是从逻辑到逻辑,从数据到数据。但事实却总让他们的预测大跌眼镜--‘年年有局限,年年高增长’。他们应该去思考支撑这个企业前进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它曾经怎样把每一次挑战都变成机会?为什么不研究一下中集人常说的‘风和日丽是机会,狂风暴雨也是机会’。”[评论]
媒体合作:010-82628888-5174 投稿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 hucy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