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期货合约是指由国债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成交时交收一定数量的国债凭证的标准化契约。目前,国债期货合约标的为面额为100万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3%的5年期名义标准国债。
项目 |
正式公布版内容 | 征求意见稿内容 |
合约标的 | 面额为100万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 3%的 5年期名义中期国债 | 面额为100万元人民币,票面利率为 3%的 5年期名义标准国债 |
报价方式 | 百元净价报价 | 百元报价 |
最小变动价位 | 0.002元 | |
合约月份 | 最近的三个季月(三、六、九、十二季月循环) | |
交易时间 | 上午交易时间:9:15—11:30 下午交易时间:13:00—15:15 |
|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2% | |
最低交易保证金 | 合约价值的2% | |
当日结算价 | 正式版未有相关条款 | 最后一小时成交价格按成交量加权平均价 |
最后交易日 | 合约到期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 | |
交割方式 | 实物交割 | |
交割日期 | 最后交易日后连续三个工作日 | |
可交割债券 | 合约到期月首日剩余期限为4-7年的记账式附息国债 |
|
交割结算价 | 正式版未有相关条款 | 最后交易日全天成交量加权平均价 |
合约代码 | TF |
国债期货有助于规避利率风险;有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为债券市场提供有效的定价基准,形成健全完善的基准利率体系。目前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启动时机成熟,而且其对A股市场无大影响。
当前国债市场化发行机制日益成熟,二级市场交易日渐活跃,国债存量规模大幅扩大,利率市场化取得长足进展。同时,期货市场监管制度日益完善和沪深300股指期货成功运行,为国债期货的推出积累了宝贵的监管经验。
国债期货即将开出,市场上的老人顿时兴奋起来了。久违了18年的国债期货再度开出,我突然想起一句老话: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不过,时过境迁,两者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国债的低利率以及利率走势想象空间的狭窄,使国债期货注定将成为温吞水行情。
有评论认为,当前推出国债期货的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国债期货的推出对股市等投资渠道影响不大。但是,笔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主要原因如下。由于股市的长期吸引力不足,而作为高杠杆的国债期货也许成为股市投资者的新选择。
“当年搞期货市场,严格意义上说是在各方面都认为很周到之后才推出来的,但事实上仍然存在漏洞。”阚治东认为,327国债事件直接导致了国内两大交易所管理体制上改变,也结束了期货多头管理的局面。相信现在大家不会再这么冲动。因为市场已经走向成熟。
朱雨辰分析指出,327国债事件主要有三点值得关注:第一是利率市场化程度不够;第二是当时国债存量少,约1000亿元,钱比货多,容易逼仓;第三是当时风险管理保证金低,在交易前无前置性审查,可以先吃鱼翅燕窝然后说没带钱。
2013年8月30日,证监会宣布,国债期货9月6日上市交易。
2013年6月末,国债期货获得国务院批准,或于9月中旬正式挂牌。
2013年4月1日,消息称新任证监会主席肖钢已批准国债期货。
2012年2月13日,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联网测试启动,8家金融机构参与首轮联网测试。后向全市场推广。
2012年1月14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证实,正在推进国债期货和白银期货。
在2012年1月初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时任证监会主席的郭树清明确表示,将稳妥推出国债、白银等期货以及期权等金融工具。
2011年12月初,中金所总经理朱玉辰透露,正在积极筹备国债期货。
1992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最先开放了国债期货交易,共推出12个品种的国债期货合约,只对机构投资者开放。
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国债期货交易。
1995年以后,国债期货交易日趋火爆,经常出现日交易量达到400亿元的市况,而同期市场上流通的国债现券不到1050亿元。
1995年2月23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违规交易327合约,成为轰动市场的“327国债事件”。
1995年2月25日,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提高了交易保证金比例,将交易场所从原来的十几个收缩到四大市场。
1995年5月17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决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我国首次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以失败而告终。
90年代初期,货币政策相对宽松,91-95年M2平均增速超过30%,投资加速上行。货币超量发行刺激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当其冲是高通胀席卷重来,93年CPI接近15%,94年突破20%。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形势严峻,政府被迫实行紧缩政策,期间两次调高存贷款利率,中长期债券的交易也受到很大影响,部分国债品种的价格甚至大大低于面值,严重打击了投资者购买的积极性,国债现券市场交易陷入萎缩。
为了活跃国债现货市场,我国1992年推出国债期货交易试点。试点阶段可以细划分为:试点初级阶段(1992-1993年)、交易活跃阶段(1994年)以及试点失败阶段(1995年)。
在试点初级阶段,交易相对清淡。1992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最先开放了国债期货交易,并推出了出12个品种的国债期货合约。由于只对机构投资者开放,在国债期货交易开放的近一年里,交易并不活跃。从1992年12月28日至1993年10月,国债期货成交金额只有5000万元。
1994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债期货交易逐渐趋于活跃,交易金额逐月递增。1994年结束时,上交所的全年国债期货交易总额达到1.9万亿元。1995年以后,国债期货交易更加火爆,经常出现日交易量达到400亿元的市况,年交易量近高达6万亿元,而同期市场上流通的国债现券不到1050亿元。由于可供交割的国债现券数量远小于国债期货的交易规模,因此,市场上的投机气氛越来越浓厚,风险也越来越大。
1995年2月,国债期货市场上发生了著名的“327”违规操作事件,对市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1995年2月25日,为规范整顿国债期货市场,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又向各个国债期货交易场所发出了《关于加强国债期货风险控制的紧急通知》,不仅提高了交易保证金比例,还将交易场所从原来的十几个收缩到沪、深、汉、京四大市场。1995年5月再次发生恶性违规事件,即“319”事件。
1995年5月17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决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各交易场所从5月18日起组织会员协议平仓;5月31日,全国十四个国债期货交易场所全部平仓完毕,我国首次国债期货交易试点以失败而告终。[详细]
1991-1995年M2平均增速超过30%
1993年CPI接近15% 94年突破20%
1992-1995年国债期货和国债现货成交量(亿元)
上海万国证券公司
原万国证券总经理管金生
“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是“92(3)国债06月交收”国债期货合约的代号,对应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8%加保值贴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也成为了中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
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政府及有关金融部门的限制,美国金融市场的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和相对平稳的状态,尤其是长期金融市场上各种国家债券的利率非常稳定。因此,美国金融市场对国债期货的需求并不强烈。但是,进入70年代以后,“滞涨”使得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国债期货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美国,当时先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通胀日趋严重,利率波动频繁。固定利率国债的持有者对风险管理和债券保值的强烈需求,使得具备套期保值功能的国债期货应运而生。
美国利率期货一经产生便得到迅速发展。在整个70年代后半期,短期利率期货一直是交易最活跃的国债期货品种。1982年5月又推出了10年期中期国债期货。此后,国债期货交易量大幅攀升,美国国债期货的交易量占整个期货交易量的一半以上,10年期国债期货交易量由1995年的2527万手迅速发展为2011年的3.17亿手。到目前为止,美国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不仅是交易所CBOT成交量最大的一个品种,也是全球利率期货市场最活跃的交易品种之一。
世界上推出国债期货市场的国家并不是太多,主要国债期货品种目前集中于:美国(1976年)、英国(1982年)、澳大利亚(1984年)、日本(1985年)、德国(1990年)、韩国(1999年)等主要发达国家。[详细]
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利率波动剧烈
随着国债期货的推出运行,利率波动渐渐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