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胜利还是妥协 |
|
|
|
叫好为啥不叫座 |
|
万众瞩目的超级大盘股宝钢公布了骄人的2004年业绩,每股收益0.75元,每股净资产3.35元,净资产收益率22.44%,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3.20元。目前宝钢每股6.23元,市盈率仅18倍,如此好的业绩宝钢股份周二上午不涨反跌,观察其分红预案,每10股派3.20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不足净利润40%,显得比较小气,众所周知,宝钢一直打算尽快实施50亿股的增发预案,一次性圈钱数百亿元,业绩好、回报少、圈钱多,时下以宝钢为代表的一批蓝筹股,之所以越走越弱,内在原因还在上市公司本身。由于蓝筹绩优股目前叫好不叫座,下一步市场热点,将逐步转向低价股和科技股,蓝筹股将继续冬眠。>>>全文 >>>评论 |
· |
宝钢股份:压力与优势并存 |
· |
宝钢年报靓丽登场 |
· |
宝钢股份:未雨绸缪得先机 |
· |
宝钢年报叫好不叫座 |
· |
宝钢股份每股收益增三成多 |
|
|
|
|
声东击西 名堂多 |
|
年报显示,各项财务指标均增长30%以上,基金及QFII看好该股,纷纷增持。此外,公司还推出10派3.2元的分配预案,较往年分红更大方一点。从股东持股情况来看,多数出现增仓迹象。前10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股数占流通股的20%,较上一报告期的17%有显著增长。其中易方达50持有6959万股,增持了906万股继续把持老大的位置,QFII之瑞士银行增持到3775万股,从第10位一跃到第三位;此外银河银泰、海富通收益、QFII之德意志银行、上证50基金跻身前10名。报道说,以长线投资闻名的QFII来到中国也沾染了中国股民短炒股票的习气。年报显示,瑞士银行有限公司年度内减持宝钢股份近5000万股,期末仅持有3775万股宝钢股份;另一家QFII德意志银行持股2947万股宝钢股份首次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册中。据业内人士分析,瑞银在过去的一年短炒宝钢股份明显,至少完成两次大出大进……>>>全文 >>>评论 |
· |
宝钢股份 QFII大进大出 |
· |
宝钢股份机构持有 情有独钟 |
· |
瑞银减持宝钢股份 银行航空有戏 |
· |
宝钢净利润逼近100亿QFII纷纷增持 |
· |
宝钢股份 瑞银早已打过招呼 |
|
|
|
|
宜远观不亵玩? |
|
|
|
政治VS风波 |
|
|
|
武钢叫板宝钢 |
|
|
|
整体上市之比较 |
|
|
|
龙争虎斗 巨头角力 |
|
中国最大钢铁企业上海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2月25日表示,宝钢正积极落实未来的发展计划以应对中国对钢材的旺盛需求,包括上海本部的产能将提高到3,000万吨,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的合资钢厂预计2010年前可投产。3月1日,宝钢与青岛市政府正式签署了进一步扩大合作备忘录,以加强港口物流、钢材配送、汽车零部件以及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的合作。青岛港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宝钢进口的铁矿石多通过青岛港卸货。不过,宝钢再次布局青岛,其意显然并不仅在铁矿石。更重要的是,其强劲对手韩国浦项制铁正与之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2月份,二者在广东佛山已经开始了较量,在青岛,中韩两大钢铁巨头的“战事”也将一触即发。>>>全文 >>>评论 |
· |
宝钢再次布局青岛 中韩钢铁巨头鏖战南北 |
· |
广钢、宝钢角力珠三角 |
· |
宝钢青岛增资迎战浦项 |
· |
中国宝钢与巴西合资钢厂拟于2010年前投产 |
· |
鞍钢拟与本钢合并 比肩宝钢 |
|
|
|
|
人是铁 饭是钢 |
|
由于2005年度的矿石价格超出了市场预期,目前国内钢材市场对钢价上涨的预期十分强烈。国内主要钢厂相继推出的二季度报价,也普遍上调了大部分钢种的价格,以转移“超出预想”的成本压力。据市场人士分析,在目前钢材市场需求依然保持旺盛的情况下,通过涨价消化成本压力,维持钢材利润空间,还有“操作的余地”。不过钢市的下一步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一旦需求下降,涨价的“弹力”不足,钢厂成本的“释放”就将另找渠道。而此次钢铁市场的涨势,据记者的统计与调查,将对下游七大行业500余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由于各行业对钢铁的使用量和钢铁占其成本的比重的不同,其影响也将出现较大差异。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统计显示,建筑、机械、轻工、汽车、集装箱、造船、铁道、石化等行业近年来一直占据主要用钢前八位。>>>全文 >>>评论 |
· |
宝钢钢价今年已上调15% |
· |
宝钢铁矿石购价涨七成影响所有国内钢厂 |
· |
宝钢涨价对下游七大行业影响很大 |
|
|
|
|
阴谋背后思量 |
|
|
|
试验田启示录 |
|
宝钢曾是中国新钢铁工业的“试验田”,而今天它也应成为中国特大型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的“试验田”。1978年12月23日,宝钢项目在上海破土动工。而就在此前一天,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这绝不是一种巧合。作为启动中国经济改革新里程的一种象征,宝钢在过去的26年取得了成功。2004年7月12日,宝钢首次入选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强,以年营业收入145.48亿美元位列第372位。
辉煌成绩背后的宝钢也存在着致命的隐忧。过于偏重技术和规模扩张的宝钢,在公司治理制度上的变革却鲜有创新。面对世界钢铁业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宝钢开始了艰难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试验。>>>全文 >>>评论 |
· |
董事会:宝钢试验田 |
· |
年度战略家:谢企华 |
· |
董事会:宝钢试验田(2) |
· |
钢铁三巨头权杖大变动 谢企华渐进式离任 |
· |
宝钢投资法则启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