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宝钢试验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17:01 《董事会》 | |||||||||
中国在制度上越发表现出的后发劣势,可能会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文/陈锐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宝钢”)曾是中国新钢铁工业的“试验田”,而今天它也应成为中国特大型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的“试验田”。
1978年12月23日,宝钢项目在上海破土动工。而就在此前一天,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这绝不是一种巧合。作为启动中国经济改革新里程的一种象征,宝钢在过去的26年取得了成功。2004年7月12日,宝钢首次入选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世界500强,以年营业收入145.48亿美元位列第372位。 辉煌成绩背后的宝钢也存在着致命的隐忧。过于偏重技术和规模扩张的宝钢,在公司治理制度上的变革却鲜有创新。面对世界钢铁业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宝钢开始了艰难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试验。 治理制度比技术创新更重要 宝钢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充当中国新钢铁工业建设的“试验田”。此前的中国,还从来没有过在一个既没有铁矿石又没有煤的地区,建设一项如此大规模的现代钢铁工业项目。 1998年11月,宝钢与上钢及梅山钢铁公司实现了联合重组,正式成立了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此举使宝钢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2000年年底,宝钢集团控股的宝钢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发行18.77亿股,成为当年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大的一次募股。宝钢也由此初步建立起董事会制度, 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来。 在快速发展的26年间,宝钢充分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技术上的后发优势,使自己从一家引进技术最多、装备水平最高的大型钢铁企业,转变成为如今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5%以上的全国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但是,囿于国家所有制的体制因素,宝钢在技术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的同时,在公司治理制度上的变革却乏善可陈。 已逝的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曾针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历程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过于偏重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而对制度的引进和变革却极为忽视。因此,中国在制度上越发表现出的后发劣势,可能会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就这一点来说,中国的国有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宝钢也不例外。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宝钢依赖于国家的政策性保护和支持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可是,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与改革之初相比,已经有了大大的不同。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进一步落实,国内的市场开放度会不断提高,竞争也会日趋激烈。与此同时,世界钢铁工业的兼并重组浪潮,也使企业的规模集中度不断提升,新一代钢铁巨头不断涌现,国际钢铁市场的竞争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宝钢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其目前的年产钢量也仅占全国年产钢总量的10%。一旦失去国家的政策性支持和保护,技术化生存的宝钢还能持续繁荣吗?僵化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单一的股权结构,内部人控制下的董事会,难道不会成为宝钢进一步发展的羁绊?我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怀疑。 国资委的成立为宝钢带来了难得的公司治理变革的机遇。2004年6月,宝钢集团公司被选定为国资委试行新董事会制度的7家央企之一,成为央企治理制度变革的“试验田”。
相关专题: 《董事会》最新封面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