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TCL集团整体上市 > 正文
 
就国企整体上市郎咸平直言 TCL模式不可效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31日 08:30 晶报

  素有“郎监管”之称的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日前指出,TCL整体上市是个案,无法效仿,并断言“类似改制再来几个,股价一定会跌,20年后我们的后代也会疑惑为什么国企变成了家族企业”。

  这是本报记者从3月29日至30日在广州举行的首届“中国企业信用经营高峰论坛”上了解到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祺等来自国内外的300名嘉宾出席此次高
点击会看到更多的新闻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峰论坛。

  TCL成功只是个案

  记者在演讲结束后就TCL整体上市一事问及郎教授看法,他直言这是个案,无法效仿。他分析说,尽管李东升认为TCL整体上市受益于产权改革,实际上此事与产权改革无关,“产权改革不是核心问题,否则为什么惠州几家企业都做了类似的尝试,为什么最终成功的只有TCL一家?”

  他认为,TCL整体上市十分成功,TCL也是一家好企业,而且TCL和惠州政府达成的存量不变、增量部分转化成股权的条件十分难得,“TCL接受,惠州政府也接受,这是别的企业难以做到的。”

  企业家才华是成功关键

  在郎教授看来,TCL模式成功的关键是李东升的个人因素。“打个赌讲,今天把李东升换下来,TCL一定江河日下,”郎对记者直言,“好的企业家不到0.01%,万里挑一,像李东升这样的企业家是可遇不可求的。”

  他分析说,TCL所处的家电行业其平均净利润率3%,但李东升做到了5%,“增加的2%,只有极具才华的企业家才做得到。”他还举例说,其他行业也是如此,比如目前国内零售业前十名的平均净利润率是1.77%,但同样是做零售,李嘉诚就做到了净利润率2%,“企业家才华才是核心要素。”

  TCL转型不容易

  “目前是TCL最辉煌的时候,它的未来是危险的。”郎教授出语惊人,他认为,因为TCL做的是彩电、手机等,这属夕阳产业,没有核心技术,而能持续发展好的家电企业全世界也少有先例,长虹就是先例,做到一定阶段后开始步入衰落,“企业做大了,就有可能在能力、成本控制等方面出现不足;除非能通过研发,创造核心竞争力,而这是十分不容易的。”

  他还表示,TCL在做转型尝试,这一方向是好的,但同时也非常危险,因为产业转型的成功率一般只有5%。“我希望TCL成功,但如果不成功呢?如果你是投资者,会把钱投入到家电业吗?再伟大的企业家也改变不了行业的兴衰。”他感叹说。

  效仿可能引发股价跌

  TCL整体上升引发股价上涨,一些企业也正欲效仿TCL模式,在二级市场取得成功。但郎咸平认为,按TCL模式上市,对未来股民又是一番掠夺;除非别的企业做得像TCL一样好,否则企业上市制造了短暂的虚假繁荣,一旦做差了则可能引起股价下跌,最终危及到投资者的利益。

  整体上市非灵丹妙药

  “整体上市后做什么?”TCL整体上市成功,引发了国企整体上市潮,郎教授对此不以为然。据他介绍,以美国近十年来的潮流看,主动退市是一种潮流,而且一些公司主动清盘、退市后股价通常上涨26%,“可见上市不是灵药妙药,企业该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

  他认为,今天的企业和昨天的不同,过去的企业家获得成功往往是因为找到了某个机遇,实际上对管理不是太了解,而今后企业如要成功,企业家一定是非常注重控制成本,因为过去20%-30%利润率的好日子不可能再来,激烈竞争必然导致利润摊薄,“销售价格都一样,有的企业利润只有1%,但李东升就把TCL做到了5%,这就是关键区别,与上不上市无关。”

  再给国企一个机会

  郎教授在演讲中说,民营企业最大的好处是效率高,但效率高具有两面性,民企在欺骗投资者等方面也可能表现出高效率。看起来信贷是向国企倾斜,民企较难受惠,但民企在诚信方面确实有较大欠缺,比如民企隐瞒利润就已经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民企隐瞒利润的倾向是否严重过去没有实证。郎教授以香港证券市场为考察对象,在对100多家在港上市国企、香港800多家民企1996年至今的财务据数进行整理之后,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民企隐瞒利润的金额几乎达到了总资产的10%,而国企隐瞒利润的金额只占总资产的2%;第二,国企经营绩效最差,但是近几年来推行的国企改革有效地提升了国企经营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在港上市的国企资产回报率达4.3%,和香港私企的资产回报率4.1%相比毫不逊色,而且国企每单位资产所能创造出的市值1.13元远远高于民企的0.965元,其差距高达17%;第三,国企所付出的所得税远远高于民企。

  郎教授也坦承,国企没有隐瞒利润的动机,也就没有了创造利润的动力。但他强调,是否应再给国企一个机会,一味强调扶持民企并不可取,日后应保留优质大型国企200家,把资源集中到他们手中,民企则应以诚信姿态增强市场各方的信心,从而扭转信贷歧视的现实。

  作者:张晓燕 康岩慧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