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 新浪首页
观察:交行激情香江 A股背后叹息!

  在港交所新股发行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内地A股市场的发行却处于停滞状态。而原先盛传的交行将以A+H的创新模式进行IPO的计划,也以A股发行缺席告终。对于最近包括交行、神华等诸多大型优质公司都纷纷到香港上市,证监会发审委首位境外投行代表,瑞银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表示失望。她一直希望能有公司以A+H的创新模式进行IPO。她表示,在目前的情况下,企业考虑到市场环境,选择发行H股,可以理解。但她依然希望未来在市场环境适合的时候,已经在海外上市的大型优质企业,或计划上市的企业能够考虑发行A股。令人遗憾的是,注入了优良资产的优质企业,不是不想在内地上市,而是怕投资者用“脚”投票。话又说过来,这对于最具耐心、最具宽容、最具热情的中国投资者来说又极不相称。“A+H”流产的背后,折射内地A股是多么无奈呵!

 
热捧出奇有因
  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招股时却受到市场出奇般地热捧。在此之前,不少投资者作最后的冲刺,仅香港证券行业所批出的孖展(即证券贷款,Margin的谐音)金额累积已突破400亿港元大关;交行在香港公开发售的部分获得超过200倍的认购,冻结资金高达1493亿港元,交行原先只拨出5%的发行股份予以公开认购,由于其公开发售部分获超额认购超过100倍,因而交行便将其公开发售部分的比例由5%提高到20%;与此同时,交行给予机构投资者的配售部分也获了11至12倍认购。交行此次招股成为巨型中资股IPO冷遇中的奇葩。此次交行之所以能获得较神华能源无法比拟的热捧,关键在于其重要的战略投资伙伴――汇丰控股的入股。由于汇丰是香港上市公司中头号蓝筹股,其入股交行势必对交行管理、运营、效益和业务等均有较好的助益。因而有不少香港散户投资者称,因汇丰控股入股交通银行, 所以有信心认购。
· 交通银行IPO燃情香江 · 交行获200倍超额认购
· 交行IPO引发香港抢购潮 将启动回拨制 · 交行赴港上市认购踊跃(图)
· 交通银行13日起在港招股 部分地区出现排队浪潮 · 交行民生香港迎大考 如何满足海外投资者是关键
· 多项因素致交行超额认购    
 
伏笔还是伎俩
  业内人士认为,汇丰在价格谈判时,实际为自己在二级市场上的增持留下了伏笔。招股书中规定:“2007年8月17日,汇丰不得以购买或交换要约、或业务合并、或任何其他方式取得或要约取得本银行任何股本证券的所有权或控制权”;但规定“从二级市场上购买的情况除外”。此前,汇丰曾表示“希望能够增持交行的股份”。如果交行将来实施39.12亿股A股计划,汇丰银行为保持其持股比例,必须从A股发行计划中再认购7.74亿股或通过从H股市场上购买。“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汇丰如选择购买H股,在谈判中就有可能压低发行价格。”分析人士如此认为。“以平安为例,汇丰是在香港二级市场上增持了股票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保监会对此没有干预;但是如果汇丰在二级市场增持交行,有可能会遇到银监会的干预。” 招股说明书上称,“在符合国家法律和取得相关部门同意的基础上,汇丰可以按照净资产的1.8-2.5倍的比例,增持交行的股份到40%。”
· 交行香港IPO经历完美之旅 汇丰暗埋下增持伏笔 · 交通银行与施罗德强强联合 精心打造合资基金
· 交行与汇丰将如何携手 · 汇丰给交行带来了什么?
· 亚洲巴菲特内地讲经 坦言交行非理想投资对象 · 交行IPO海外路演明修栈道 基金保险国内布局
 
天花板实际已破?
  目前,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均以19.9%的持股比例直逼“天花板”,分别持股交通银行和渤海银行。其中,汇丰银行新近又追加20多亿港元的投资,以保证其在交行上市后,也能维持19.9%的持股比例。但汇丰银行亚太区主席郑海泉表示,如果政策允许,希望能将这一比例提高至40%。对于正在考虑上市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权比例也是他们和境外战略投资者谈判的关键问题之一。中行行长李礼辉认为,投资者要在管理、产品等方面对中国银行产生一定影响,必然要达到一定投资份额,才能获得在董事会的发言权,深度介入银行的经营管理。他明确表示,中行希望引进的是这类战略投资者。由于单一外资投资的最高限额不超过20%,他说:“战略投资者所占的股权比例在10%到15%比较合适。”
· 刘明康无意打破天花板 外资加大中资银行投资力度 · 美洲银行30亿美元为建行上市加油
· 为美洲银行算细账 建行入股价1.065元 · 外资持股中资行 20%上限或松动
· 境外机构入股中资银行比例暂不提高 · 借道交通银行IPO 社保基金首次登陆香港主板
 
罗马建成非一日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交通银行近20年的运行惯性也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改变。上市不是休止符,严峻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作为交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重大成果,这些的确令业内外瞩目和认同。但是,国内商业银行改革中类似的“改观旧事”亦多矣,而往往都是名副其实的“阶段性成果”,且最终又回到从前。尽管我们丝毫不怀疑交通银行此次股改的“脱胎换骨”,也丝毫不怀疑交通银行新的管理团队对交通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努力,但是,我们有理由对交通银行怀有“善意的”疑虑:交通银行会不会上演一段“改观旧事”?业务经营和财务状况改观的“股改成果”能维持多久?交通银行此次股份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体制机制的良性转变”,彻底摆脱国有银行多年来积重难返的种种“体制病”,既“换汤”更“换药”。交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公司治理结构趋于完善,股权结构真正实现多元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人员组成也比较合理。应该说,按照国际通行的商业银行治理架构,交通银行已经换了“一锅汤”,达到“形似”的阶段。但能不能达到“神似”,似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沉淀。
· 上市不是休止符交行考验刚刚开始 · 银行业: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
· 国有银行上市只是改革的破茧之旅 · 银行上市不是目的转制才是关键
· 交行上市模式难破银行业困局 · 国有银行上市脱胎换骨第一步
· 交行激励计划 高管可获15%认购权(图)    
 
熙熙攘攘 皆为利往
  近期内地绩优蓝筹公司不约而同地将目标瞄准了香港市场。神华能源(1088.HK)昨日首次挂牌,而交通银行(3328.HK)近期的招股活动也冻结了大量资金,在股市严重"缺血"的大环境下,港股前期升势明显受阻。对于近期的内企赴港上市热潮,市场人士称,内地股市的大跌,削弱了内地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削减了内地股票相对于香港上市股票的溢价,因此,中国内地企业的海外上市计划开始提速。交通银行在港正式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规模达19亿美元。香港业内人士当时就预计,交行的招股将在港股市场掀起新股认购热潮。13日,与交行同时进行招股的还有中国玻璃,该公司拟发行9000万新股,计划每股发行价1.5-2.3港元,约占已扩大股本的25%,最多筹资2.07亿港元,股份预期6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而中国最大的远洋航运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远控股),据悉也将公开发行22.44亿H股,价格区间在4.25-5.75港元,发行市盈率在6.5-8.5倍,可能成为今年第二大IPO。
· 内企上市热潮再现香港 · 香港联交所称50余家公司上市集资待批
· 交行招股冻结逾千亿港元 港拆息升至近四年高位 · “内地企业垃圾化”谣言不攻自破
· 香港本月集资额创历史新高 · 招商银行计划海外上市
 
苦药里的良药?
  随着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了海外的资本市场,开始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上长袖善舞的历程。中国企业海外IPO(首次公开募股)的一举一动牵引着各方敏感的神经。一家中国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士说,为了搭上中国经济这班快车,外国投资者投资数十亿美元买进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的股票。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鼓励顶尖的大型国有企业赴海外上市,这样做既是为了筹集资金,也是为了提高这些公司的治理水平。一直以来,上市融资都是超大型国企选择海外上市的最重要目的之一。由于目前中国证券的发展时间短、市场市值规模较小,因此超大型国企放弃国内市场选择海外上市一个非常重要的既成之见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资金池较小,无法承受这些航母级企业。因此,超大型国企只有选择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 海外IPO:是国企航母的良药吗 · 注入最优资产 魏家福精心打扮中远控股
· 交行招股市场反应热烈 · 交行拉开商业银行海外上市序幕(图)
· 国有银行第一股终于起航 建行和中行将紧随其后    
 
治理之路——漫长
  交行在招股文件中透露,交行已为正在进行债务重组的中航油拨备近3亿元人民币,截至今年1月10日,未收回中航油的贷款约3600万美元(约折合2.98亿元人民币),全属无抵押借贷,该行已作全额拨备。交行的初步招股文件透露,该行仍要面对不少业务风险,例如不良贷款偏高、贷款过度集中在个别行业;同时,有约68%外借贷款将于一年内到期,而资金来源也以短期存款为主。94%的存款是在1年内到期,增加了业务方面的不明朗因素。交行招股说明书首次披露:2000年至2002年期间,交行辽宁锦州分行有员工滥用职权,致使该行损失约2.21亿元人民币。2003年至2004年间,山西太原分行有员工非法骗取3.45亿元人民币。在招股说明书中,交行披露:到去年年底,房地产业是交行对公贷款最集中的三大行业之一,其贷款余额达633.21亿元人民币,占全行总贷款的9.9%;个人业务方面,交行的房地产按揭贷款为639.78亿元人民币,占全行总贷款的10%。
· 交行506页招股书披露内情 一员工骗款达3.45亿 · 交行506页招股书披露大量内情
· 内地银行亟须建立"风险文化"独家专访汇丰控股集团主席庞约翰 · 汇丰控股集团主席:中国迟早会产生优秀的银行
· 交行招股说明显示为中航油不良贷款拨备3亿元    
 
代价——承销之痛
  今年中国将取代欧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IPO市场。Bloomberg预计,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为首的投行今年将从中国企业中赚到5.5亿美元承销费用,这个数字将高于欧洲的5.4亿美元。去年中国企业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市场的IPO共91宗,承销费用总共为4.37亿美元。2003年为71宗,承销费共2.6亿美元。而今年中国即将进行的几个IPO项目,承销费预计就将达到4.8亿美元。一位投行界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的IPO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又是处于大型企业上市的集中期,但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同时很多中国企业更注重于费用的问题,所以一般来说,海外投行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收费比在美国和欧洲都要低。”今年美国的IPO总金额预计将有240亿美元,仅高于中国70亿美元,但承销费用却达到了中国的3倍。
· 承销费将达5.5亿美元 中国成全球第二大IPO市场 · 交行IPO五个第一
· 估值水平值得思量--从交通银行的H股IPO说起 · 交通银行启动全球路演
· [新股消息]交行上市入场费2576元,汇丰冀增持股权 · 四大企业香港IPO 华尔街投行全力以赴
 
给谁个让了道?
  交行和神华A+H发行模式搁浅,最大的阻碍来自于A股市场。五一长假刚过,沪深指数就双双出现大幅下跌,创出最近六年历史新低,“千点论”正在迅速成为事实。在如此低迷的市道中,两只超级大盘股要想获得IPO的机会,极其渺茫。更重要的是,最终迫使两家公司放弃A股发行,还有来自政策层面的因素。如果不能实现A+H股的同步上市,交行及神华将如何处之?是彻底放弃A股发行,还是暂缓发行A股?现在看来,同步发行虽已成泡影,但发行A股却殊难做到。据香港《英文虎报》报道,神华能源放弃了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在上海及香港两地同步上市的计划。该报援引一银行业人士的话称,神华能源的A股首次公开募股(IPO),将推迟到中国大陆市场环境改善之时,A股发行时间的推迟不会影响神华能源H股的发行规模。预计该公司将透过发行H股筹集25~30亿港元资金。这意味着在放弃同步上市计划时,未来交行和神华将很有可能在A股市场环境改善之后,以“海归”身份登陆A股市场。这两家公司未来发行A股时候,同样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估值压力,不过,如果彼时市场环境向好,则这两家大盘股的回归,亦将令A股市场的投资者获得价值投资的新机会。
· 交行、神华A+H变数突生 都是市场惹的祸 · 中国股市六年轮回 变数多多难言底部
· 千点关口A+H搁浅(图) · 建行新闻发言人称:上市先H后A
· 推行A+H不应操之过急 容易引致中国股市硬着陆 · 香港股市:A+H难行苦了谁
· A+H让道股权分置 优质大盘H股如海归    
 
  欢迎各媒体合作 来电:010-82628888转5174          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欢迎投稿 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 策划、制作: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