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和展望
敬告新浪网友:本专题已停止更新,欲查看更多相关专题或持续跟踪的相关话题,请访问新浪财经专题汇总页查询。
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会议现场
梁晶工作室出版感言
  光阴荏苒,《经济科学译丛》从1995年寒冬里那个火热的选题论证会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里我们收获了无数的成功和感动:成功于我们一直期待的为中国经济学教育做些...[全文]
会议议程
[主题发言][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第三主题][第四主题]
会议背景
《经济科学译丛》所历经的十年,是中国经济学教育改革取得长足进步和迅速发展的十年,我们亲身经历和目睹这十年变化与发展,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全文][评论]
主办单位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梁晶工作室
独家网络支持
平面媒体支持     网络内容支持
经济观察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协办单位
【关注】为了纪念《经济科学译丛》出版十周年,“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主题研讨会,于2005年6月27日召开。

大会主题发言

人大副校长陈雨露主持本次会议致辞
海闻:经济科学译丛适应中国经济的转型
杨瑞龙:国际化并不是经济学教育的全部内容
北大经济学院院长刘伟:经济学教育要批判借鉴
张维迎: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现象
林毅夫:教给学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白重恩:经济学的定向问题
周立群:经济学教育国际化是很重要的趋势
梁晶:一起讨论中国经济学教育问题

第一主题:经济学教育培养体系

周立群 刘伟 杨瑞龙 钱颖一 李子奈
 

第二主题: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

白重恩 林毅夫 陈雨露 张军 张馨
 

第三主题:经济学教育师资体系

张维迎 袁志刚 舒元 李稻葵 黄卫平
 

第四主题: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体系

海闻 徐滇庆 陈志武 沈坤荣 夏业良
共同发起单位
北大经济学院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开经济学院
人大经济学院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
梁晶工作室
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精彩图片  
会议现场图片精选(5)
会议现场图片精选(4)
会议现场图片精选(3)
会议现场图片精选(2)
会议现场图片精选(1)
图片
人大副校长陈雨露
图片
北京大学海闻
图片
人大经济学院杨瑞龙
图片
北大经济学院刘伟
图片
北大光华张维迎
图片
清华大学白重恩
图片
中山大学舒元
图片
北京大学夏业良
图片
厦门大学张馨
图片
北京大学林毅夫
图片
南开大学周立群
图片
清华大学李子奈
图片
清华大学李稻葵
图片
复旦大学张军
图片
复旦大学袁志刚
图片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钱颖一
图片
南京大学沈坤荣
图片
人民大学黄卫平
图片
学者徐滇庆
梁晶工作室负责人梁晶

  最新报道>>
  • 方福前:使西方经济学中国化 (20050701 18:42)
  • 张杰:现代经济学在中国 从学步到发展 (20050701 18:40)
  • 徐滇庆:高等院校经济学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20050701 18:38)
  • 梁晶的大会主题发言 (20050628 12:01)
  • 第四主题分会上海闻总结发言 (20050628 11:53)
  • 韩立岩:能否实行资格制 (20050628 11:52)
  • 徐康宁:资源共享主要是三个层面 (20050628 11:51)
  • 张维迎:加大开放的力度 (20050628 11:50)
  • 梁晶:资源共享和实验班等问题 (20050628 11:49)
  • 荣兆梓:多强调一点儿多元化为主 (20050628 11:47)
  • 邱东:我们应该真正相信市场 (20050628 11:46)
  • 白重恩:希望有更多的其他学校参与 (20050628 11:44)
  • 袁立刚:复旦并不封闭 (20050628 11:43)
  • 沈坤荣:大学资源的共享体系 (20050628 11:41)
  • 陈志武:关于研究资源的共享 (20050628 11:38)
  • 韩立岩:首先要普及经济学知识 (20050628 11:34)
  • 白重恩:我们可能过分地强调应用研究人员 (20050628 10:57)
  • 是否需要一个中国经济学 (20050628 07:49)
  • 第四主题: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 (20050627 19:16)
  • 第四主题分会上杨瑞龙总结发言 (20050627 19:08)
  • 夏业良:教育资源分散 重新建设的现象较严重 (20050627 19:02)
  • 徐滇庆:中国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稀缺资源 (20050627 18:57)
  • 陈志武: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 (20050627 18:55)
  • 白重恩:到底是观点重要还是方法重要 (20050627 18:54)
  • 徐长生:当前大学师资队伍的机构 (20050627 18:53)
  • 裴桂芬:地方性大学更多是为地方经济做服务 (20050627 18:51)
  • 王秋石:欢迎在座博士生到江西财经大学 (20050627 18:48)
  • 臧旭恒:关于经济学教育师资 (20050627 18:15)
  • 海闻:自己不要留自己的学生 (20050627 18:14)
  • 李稻葵:经济学研究到底应该最有可能走哪条路 (20050627 18:13)
  • 黄卫平:国家的师资要标准化建设 (20050627 18:10)
  • 舒元:使更多优秀学者来我们这里任教 (20050627 18:08)
  • 袁志刚:中国的经济学主要是学术规范问题 (20050627 18:07)
  • 第三主题:经济学教育师资体系 (20050627 17:56)
  • 第二主题: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 (20050627 17:49)
  • 第二主题分会白重恩总结发言 (20050627 17:45)
  • 沈坤荣:要把学生更多地放到国外培养 (20050627 17:43)
  • 方福前: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学内容依赖于进口 (20050627 17:42)
  • 舒元:学校都要强调多元教育 (20050627 17:40)
  • 徐康宁:培养经济学学生主要的还是解决规范问题 (20050627 17:39)
  • 张维迎:博士生培养的问题 (20050627 17:37)
  • 宋逢明:要靠自己的力量培养优秀的经济博士 (20050627 17:35)
  • 李坤望:教材的种类应该多样化 (20050627 17:34)
  • 张军:关于经济学教学的问题 (20050627 17:32)
  • 张馨:到底经济学只有一个还是有多个的问题 (20050627 17:31)
  • 陈雨露:关于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20050627 17:28)
  • 林毅夫:适用转型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的探讨 (20050627 17:24)
  • 第一主题:经济学教育培养体系发言实录 (20050627 17:23)
  • 第一主题分会周立群总结发言 (20050627 15:47)
  • 严清华:知识结构是学生培养的核心问题 (20050627 15:43)
  • 庄宗明:应重新制定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 (20050627 15:41)
  • 海闻:加强经济学普及教育 (20050627 15:38)
  • 陈平:中国经济学要实现责任和荣誉的对称 (20050627 15:33)
  • 钱颖一:本科生的文化专业上需要进一步转变 (20050627 15:29)
  • 李子奈:政经和系统经济学应该从研究方向上定位 (20050627 15:24)
  • 杨瑞龙:经济学教育目标要有一个特定的限定 (20050627 15:17)
  • 刘伟:本科教育培养体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体制 (20050627 15:14)
  • 南开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主持第二分会发言 (20050627 15:08)
  • 周立群:经济学教育国际化是很重要的趋势 (20050627 14:32)
  • 林毅夫:教给学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0050627 14:26)
  • 张维迎: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现象 (20050627 14:21)
  • 刘伟:中国经济学教育要批判的借鉴 (20050627 14:18)
  • 人大副校长陈雨露主持本次会议致辞 (20050627 14:11)
  • 杨瑞龙:国际化并不是经济学教育的全部内容 (20050627 12:14)
  • 海闻:经济科学译丛适应中国经济的转型 (20050627 11:01)
  • 解读经济学在中国的现状 (20050625 17:33)
  • 经济学的学术规范与理论创新 (20050624 17:48)
  • 中国经济类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历史回眸 (20050624 17:47)
  • 从黄埔军校到构建标准经济系 (20050624 17:44)
  • 海闻与杨瑞龙作客新浪谈中外经济学教育比较实录 (20050617 11:45)
  • 6月17日10:30经济学家海闻与杨瑞龙作客新浪 (20050616 17:08)
  • 出版感言:风雨十年 收获十年 (20050614 17:02)
  • 更多内容>>
      精彩图片>>
  • 图文:大会会场(十) (20050701 16:05)
  • 图文:大会会场(九) (20050701 16:03)
  • 图文:大会会场(八) (20050701 15:59)
  • 图文:大会会场(七) (20050701 15:57)
  • 图文:大会会场(六) (20050701 15:53)
  • 图文:大会会场(五) (20050701 15:50)
  • 图文:大会会场(四) (20050701 15:46)
  • 图文:大会主持人陈雨露致辞 (20050630 14:08)
  • 图文:梁晶工作室负责人梁晶 (20050630 14:04)
  • 图文:大会会场(三) (20050630 13:57)
  • 图文:大会会场(二) (20050630 13:52)
  • 图文:大会会场(一) (20050630 13:50)
  • 图文:本次会议杨瑞龙做总结发言 (20050627 20:14)
  • 图文:第四主题分会徐康宁自由发言 (20050627 20:05)
  • 图文:第四主题分会邱东自由发言 (20050627 20:02)
  • 图文:第三主题分会白重恩自由发言 (20050627 20:00)
  • 图文:第三主题分会藏旭恒自由发言 (20050627 19:58)
  • 图文:第三主题分会陈志武自由发言 (20050627 19:57)
  • 图文:第三主题分会海闻自由发言 (20050627 19:56)
  • 图文:第三主题分会韩立岩自由发言 (20050627 19:54)
  • 图文:第三主题分会裴桂芬自由发言 (20050627 19:52)
  • 图文:第三主题分会王秋石自由发言 (20050627 19:49)
  • 图文:第三主题分会徐长生自由发言 (20050627 19:47)
  • 图文:北大外国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夏业良发言 (20050627 19:38)
  • 图文: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主任沈坤荣发言 (20050627 19:16)
  • 图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徐滇庆发言 (20050627 19:14)
  • 图文:清华中国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发言 (20050627 19:05)
  • 图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卫平发言 (20050627 19:02)
  • 图文: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舒元发言 (20050627 18:59)
  • 图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发言 (20050627 18:56)
  • 图文:北大光华学院副院长张维迎主持分会 (20050627 18:54)
  • 图文: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主题研讨会现场 (20050627 18:47)
  • 图文:第二主题分会南开大学李坤望作自由发言 (20050627 18:08)
  • 图文:第二主题分会人大教授方福前作自由发言 (20050627 18:04)
  • 图文:第二主题分会张维迎作自由发言 (20050627 17:47)
  • 图文:第二主题分会陈雨露发言 (20050627 17:45)
  • 图文:第二主题分会林毅夫发言 (20050627 17:41)
  • 图文: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发言 (20050627 17:37)
  • 图文: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馨发言 (20050627 17:34)
  • 图文:白恩重主持第二主题分会 (20050627 17:31)
  • 图文:第一主题分会梁晶在讨论会上 (20050627 16:29)
  • 图文:第一主题分会厦门大学庄宗明发言 (20050627 16:21)
  • 图文:第一主题分会北大经济学院院长刘伟发言 (20050627 16:15)
  • 图文: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钱颖一发言 (20050627 16:10)
  • 图文:第一主题分会武汉大学朱忠明发言 (20050627 16:06)
  • 图文:第一主题分会上海闻发言 (20050627 16:01)
  • 图文:清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执主任李子奈发言 (20050627 15:58)
  • 图文: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发言 (20050627 15:54)
  • 图文:杨瑞龙在第一分会讨论会上发言 (20050627 15:06)
  • 图文:南开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主持第一分会 (20050627 14:57)
  • 更多内容>>
      会议资料>>
  • 第四主题:高校之间资源共享体系 (20050614 16:57)
  • 第三主题:经济学教育师资体系 (20050614 16:56)
  • 第二主题: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 (20050614 16:55)
  • 第一主题:经济学教育培养体系 (20050614 16:54)
  • 大会主题发言 (20050614 16:53)
  • 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会议背景 (20050614 16:52)
  • 经济学教育问题 (20050614 16:48)
  • 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会议议程 (20050614 16:41)
  • 更多内容>>

    新浪财经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