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会议议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 16:41 新浪财经 |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梁晶工作室共同发起: 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纪念《经济科学译丛》出版十周年
为了纪念《经济科学译丛》出版十周年,我们联合发起"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主题研讨会,将于6月27日召开。 《经济科学译丛》所历经的十年,恰是中国经济学教育改革取得长足进步和迅速发展的十年,我们亲身经历和目睹了这十年间的变化与发展,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1995年1月,中国经济学界诸多老前辈、中青年学者和海外归国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未来,确定要在经济学教育领域提升国际化水平,引进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典教材。由此,"经济科学译丛"正式启动, 经济学理论界和教育界,无不投以热烈关注和无比期待的目光,但这十年征途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求索真理的坎坷与艰辛。 十年经济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道路,使我们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同时我们也感到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我们希望共同探讨当今症结所在,谋划未来之路,因此在提高中国经济学教育整体水平的共同目标下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将是本次会议的主旨。本次会议将分为四个主题进行讨论。 大会主题发言(08:30-09:40) 海闻(《经济科学译丛》副主编) 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张维迎(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白重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 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 周立群(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第一主题.经济学教育培养体系(09:50-11:20)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问题即是学生的问题"。目前国内各高校经济学科在学生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理念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分歧,致使不同高校经济学科毕业生在掌握经济理论、运用经济方法、理解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却直接决定着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如何以学生为本,借鉴国外知名大学成功经验,贴近中国现实,建立一套合理的经济学教育培养体系,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 本主题讨论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1、现代经济学意义下,经济学科本科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培养手段和培养模式应是什么? 2、经济学教育中,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习阶段中的教学重点,如何更有效的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好的衔接。 3、如何更加有效的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探讨中国博士生出路问题。 【达成共识】 1、经济学科本科阶段的教育重点及改革措施。 本主题主持人: 周立群(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主要发言人: 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钱颖一(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 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李子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执主任) 自由发言(30分钟) 第二主题.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11:20-12:50)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中,课程体系是一个亟待人们关注的问题,一些重点学校已经在课程体系上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是从全国来看,经济学课程体系仍然落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改革经济学教育的关键问题。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针对经济学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 本主题讨论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1、何建立更加统一和完善的现代经济学课程体系。 2、如何指导学生使用现代经济学方法进行研究。 3、在教学中,如何将现代经济学教育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达成共识】 1、立经济学科课程设置的原则(广泛性)和重点(打造数理功底)。 2、在国内经济学教学中,推行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手段和步骤。 3、确定把主流经济学教育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方式。 本主题主持人: 白重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 主要发言人: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 张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张军(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自由发言(30分钟) 第三主题.经济学教育师资体系(14:00-15:30)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当前在国内经济学教育中,一个重要问题是经济学师资水平相对落后,在各高校经济学科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陈旧、研究方法落后、缺少交流与创新等问题,这些都成为阻碍国内经济学教育与研究平均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使很多高校在经济学教师队伍建设中举步维艰。为此,我们把经济学教育中的师资建设问题作为第三个重点,以期达成完善中国经济学教育师资体系的共识。 本主题讨论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1、内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和他们作用的发挥。 2、经济学科教师评价体系的标准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3、国内高校博士生留校任教后的“近亲繁殖”问题及其解决。 【达成共识】 1、济学科教师教学的基本评价标准。 2、统一经济学科教师科研的评价标准,确定共同认定的,具有实际学术价值的核心学术期刊。 本主题主持人: 张维迎(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主要发言人: 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舒元(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姚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自由发言(30分钟) 第四主题. 高校之间资源共享体系(15:30-17:00) 目前中国高等院校中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资源较为分散,各自为政、互不往来和沟通、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为严重,如何利用各个学校之间的资源优势,建造和整合经济学资源共享平台,以期达到资源共享与互动式交流,产生学术交流与教学合作的聚合效应。 本主题讨论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内容: 1、学校内及学校间教师资源的整合与协作有那些方式可以借鉴。 2、现代技术条件下,经济学教学手段的创新主要有哪些? 3、现有的经济学教学体制和师资队伍如何应对现代经济思想传播与交流模式的变革? 【达成共识】 1、学校相关专业课程互选,互相承认学分。 2、确立共享各高校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用数据库的模式。 3、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协作和支持。 4、建立统一的网络资源与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的方式。 本主题主持人: 海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发言人: 徐滇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 沈坤荣(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主任) 夏业良(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 自由发言(30分钟) 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几个主题的讨论,得出一些对中国经济学教育有切实意义的共识与改革措施,哪怕只要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再前进一小步,我们也将深受鼓舞。中国经济学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共同为之而求索。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梁晶工作室 2005年6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