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主题研讨会在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图为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钱颖一在分会谈论会上发言。(图片来源 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年6月27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梁晶工作室共同发起的“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主题研讨会在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此次研讨会为纪念《经济科学译丛》出版十周年而召开,围绕“经济学教育培养体系、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经济学教育师资体系、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体系”四个主题进行探讨。
以下为钱颖一发言(未经本人审阅)
2001年6月,北大的经济学院当时做了一个研究,刘伟给我们出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是他出的,叫做经济学科在美国,后面根据那次演讲我写了一个文章,也可能这是我的文章中阅读人数最多的一次,我想大家对这个有兴趣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学科问题感到有一思考,所以才对美国经济学科感兴趣。我想过去的四年中,有了很多的思考,下面我就根据我自己的体验就本科生的问题说几点。
在过去的三年,在这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开设我们这个课是给清华、北大的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在这之前,无论是学分要求还是这门课的重视程度都和现在不一样,首先把这个课设置成两个学期,每个学期三个阶段。在过去的三年中大概有1000多名学生听了我的课,其实我是和清华、北大的老师联合授课,这样就有了更好的培养新一代教师的功能。
我们之所以愿意教他们这些课,我觉得经济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之前,清华的教师说我们直接学经济观念,我说正因为我们理论学习的基础好才更该学。
第一,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现代应该学的基本概念和掌握一些初步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第二培养观察行为方法。第三,这门课作为第一门课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经济学的观念,因为在后面有中级宏观经济学、高级经济学理论,这些课程经济学原理用的是一些图,这让学生有重组时间考虑什么是经济学,我教这门课我自己觉得并没有像我原来想象的的有很多矛盾,经济学的原理是人们对经济有反应,中国确实有很多约束,通过这本书也有很多例子,我用的书比较简明扼要,而且我讲课的过程全部是中文讲述,课件也是中文的。
刚才主持人讲到,我们经济学的学位本科的授予人非常多,我觉得这是好事,不是什么不正常的事,关键是我们怎么理解本科的定位,所有的经济学类学生都是经济学家,我觉得这个不现实,本科的定位是学生经济学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分析的方法,出路是经济、金融、工商、法律、政治等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定位在这方面经济学的人数就定了,事实上芝加哥大学1/5的就是经济学。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他我们的定义是这样的话,就没有问题。这样经济学原理的课就更突出。因为它给同学很多非常深刻的印象,教课的过程中我也提出几个问题,我想不仅仅是清华、北大的问题,一个是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出现两种倾向,一个更多发生在理科生,就是把大学的课程当做高中的课程来念,他们最突出的做法是每次留习题,这是典型的高中考大学时的学生方法。所以每次我很怕学生提这种要求,甚至有学生说考试之前给我们出一些模拟考试的题,这是很严重的事儿,到了大学主要是思考。我想能考上清华、北大在考试方面都是人精,我们都考不过他们。第二更多的是文科生,他们是发散式的思维,他们一提到经济学就是文科,他会给你谈我读了这个书里的一段,但是很难做逻辑的分析。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体制问题。现在清华、北大这两个学院在录取的时候,进来是不分专业的,两年后分专业,这个本身跟过去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过去你进校之前选专业,现在是两年之后选专业,在经济学科里面金融和经济两个学科里面选。这个对学生我觉得从我们教育目的来讲,是培养毛坯和成品的问题。事实上给学生出了很大的难题,很多学生到了第二年,老在里面谈,到底是学金融、会计等等。这个就给学生贴了很大的标签,所以学生总是说我选择金融,在就业上就有了更好的出路,我觉得这个不是不可以改。
在各个大学之间有不同的文化,我感觉到清华的学生,典型的工科教育,学生的负担过重,一年级的学生要学十门课,当然十门课并不是都很重,大概有四五门课非常重,有些课我在我看来可以不学,而且在我看来占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比如一年级要学财务会计,据我所知,没有一个美国大学本这门课放在一年级里面学,因为这样非常影响学生打基础。北大的情况有点儿不同,刚才刘伟也说,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以后,突然觉得时间非常空,所以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迥的在培养经济学的本科生当中,以后做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有本科生上的文化专业上需要进一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