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和展望 > 正文
 

陈雨露:关于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 17:28 新浪财经

  

陈雨露:关于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

  6月27日,“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主题研讨会在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图为第二主题分会陈雨露发言。(图片来源 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年6月27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梁晶工作室共同发起的“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主题研讨会在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此次研讨会为纪念《经济科学译丛》
出版十周年而召开,围绕“经济学教育培养体系、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经济学教育师资体系、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体系”四个主题进行探讨。

  以下为第二主题分会上陈雨露发言(未经本人审阅)

    感谢大家!在这八分钟里面,我着重讲一个问题,关于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的设计问题。前面讲到了人民大学财经金融学院在四年来做一个金融实验班的项目,梁晶同志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很多心血,是这个项目的执行主任。我想就这个项目的体会讲两点:
    一、现在的金融学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
    二、这样一个课程里面里面融入了一个什么样的理念,这个理念是不是正确的?
    这个实验班是一个研究生的实验班,但是它要求了向前延伸,向后延伸,要求了本科阶段和博士生阶段一共五个模块的25门课程,实验班里面选过来的苗子,进入研究生阶段,但是在选拔的时候要求有两个模块的知识体系准备。第一个模块的五门课程,是哲学、史学、经济学、法律和心理学。这是选拔的第一个要求。
    第二个模块是方法的基础。包括数学、统计学、会计、信息管理和计量经济学基础。这两个模块的十门课程在选拔的时候,面向本校和全国选拔的时候是一个基础。进入到研究生阶段以后,有两个模块的课程,第一个是专业的基础课要求,包括货币金融学,金融经济学,公司财务,投资学和计量金融学。第二个模块是专业后续课程,以应用课程为主,包括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国际金融、固定收益证券,在这里头硕士生毕业就业了,少数人进入到博士的学习阶段,看好了苗子选拔进来,进入博士以后有五门讨论课程,第一个是金融制度、政策与中国经济,第二个是资本市场、资本金融与中国经济,第三个是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安全等等,这几个博士课程让博士生在讨论自己研究的方向,应该结合中国实际的研究方向。这样25门课程,在座的很多老师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都为人民大学的这个班帮了很多忙,再次我也表示深深地感谢。现在我想谈的体会是,这里面所融入的四个方面的思想,或者说叫理念。
    理念之一就是金融学这些课程的配置,究竟是把它定位在经济学还是定位在商科里面,这是近些年来大家讨论非常多的。在国内是在经济学里面,在国外现在是商科里面,但是我觉得也许金融学发展到现在它就是金融学,它既不同于那两种,同时又兼容了那两种,这不是因为中国现在有1000个金融学专业或者相关类的金融工程、信用管理、保险类的金融类的转移,主要是考虑到它的历史沿革,还有学理上的逻辑。因为在国外也是这样,一直到上一个世纪初,在西方大学里面金融学还是视为经济学里面的一个分支,当然也不是一个独立的两个小学科,当时的金融学或者叫货币经济理论,在当时主要是以纯理论的思辨为主,而且多数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到了大变以后,金融学就凸显出来,以政策为主。这种政策的研究对它的鼓励,使金融学逐渐在经济当中慢慢出来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是1939年美国金融学会正是从美国经济学会分离除开,单独成立,第二是美国期刊的出版,这两者现在大家觉得是在40年代前后金融学开始独立重要的标志。但是从50年代以后,或者说现在金融理论产生以后,金融学开始迅速背上了微观领域,也就是说专业设计上进入到了商学院和管理学院里面,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现象。
    但是我们结合中国的实践,同时要结合未来西方国家的金融学和金融实践发展的方向,也许强调金融学可能更有出路,就学理上来讲,一个方面是货币政策的研究,货币政策规则也好,货币政策有效也好,现在都非常强调微观基础,我们现在也看到在商科当中的金融,离开了宏观经济的知识,现在也变得面临很多的困惑,比方说全球化以后,研究金融的稳定性变成了金融的核心问题,那么金融的风险到底怎么从单个的风险变成系统性的风险,甚至变成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的呢?这个现在看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的问题,现在还没有研究清楚,但是不研究清楚显然不能回答经济实践的需求和提出的问题。
    我们讲也许把宏观和微观放在一起更重要一些。从国内来讲,中国金融学的基础是一货币银行式的基础,现在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微观金融的发展现在是一重要的增长点,但是在国内我们说从微观金融替代了宏观金融,从客观上也可能造成国内的金融研究队伍和教学研究队伍的分裂,一定要把原来财经院校的老师们统统赶到金融院校里面去,也许不是一个好的宣传。第二个理念,这个课程体系里面,重视了现在方法论的教育,包括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特别是计量经济学,我觉得现在特别是重点大学的学生,计量学学的不少,但关键是他根拐棍,就是从数学向计量学转变当中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一个软肋,就是我们需要大大地给我们的学生补这个课,同时在上课的时候告诉我们的同学,数学仅仅是为了表达金融理论的思想工具而绝不是金融学本身。任何金融创新不管是产品创新、交易机制的创新等都可能迅速成为金融实践和研究的对于。只要这种创新在持续,金融研究的方向就在不断地扩展当中,所以要求金融学与史学、法学和心理学同时准备进行学科交叉进行学科综合化的知识准备。
    最后一点,理念之四就是要在课堂上逐渐要求我们的老师,还有我们的同学做作业,或者在写论文过程当中,要讲中国的故事,要写中的故事,要从中国的积淀当中,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解决中国现实当中的一些方法和智慧。这里面要求中国史学和中国国学要重视。最近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全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宣传进入到国学院,要求转到国学院去学习,这个现象我们也在思考,为什么国学院这么热。
    现在不能解决或者回答不了的问题,关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化金融控制的问题,中国算做的比较好,我们能不能够发展它的金融理论,最后这里面讲中国的故事也有对教材的要求,现在的实验班是每个学生手里面有三个东西,一个是以《经济科学译丛》为基础的,国外的经典教材,另外一个是国内这门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教材,还有一个是我们老师要求的阅读资料,但是我们也希望是不是能够教材在全国要求走向一个集约化的趋势,真正使有学问的人写教材,同时这个教材结合中国的实际,这样我们老师教起来可能更有底学生学起来,可能也更有前途。这是我想给大家介绍的几点体会。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