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个体的崛起》独家连载 > 正文
 

个体的崛起 第二十章:教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 16:28 新浪财经

  《个体的崛起》由欧洲首席管理大师莱恩哈德.斯普伦格撰写,是当前德国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畅销书,仅在欧洲的销售量就已超过三十万册。此书一经出版便得到了英国《金融时报》、德国《镜报周刊》、《世界日报》、英国《管理杂志》等强势媒体的大力推荐,并凭借其极具颠覆性的管理哲学,在欧洲企业界倍受瞩目,作者斯普伦格也因此被公认为“德国唯一能打动人心的管理大师”。

  《个体的崛起》莱恩哈德.斯普伦格 著,当代中国出版社授权新浪网独家连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为什么“领导”是学不来的

  如果他能认清自己,也能认清别人。

  ——德国作家沃尔夫冈.希尔德斯海默(Wolfgang Hildesheimer)

  他人的内心想法无从学起

  领导不是一种抽象的个人特质,它是一种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时改变,运作情况时好时坏。从这个观点来看,管理是不可能通过学习达成的。此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导方式,别人也是学不来的。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方式来完成领导任务,经营人际关系。所以,管理中根本就没有“你应该做什么,你必须怎么做的说法”。“学习领导方式!”并不是让你按照别人的方法去做,贴切地说应该是:领导就是学习—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学习,领导就是总结自己每天的感受。

  我们无法学习领导,领导就是学习。

  可以肯定,我们能学习的是技术、工具的使用和领导的“知识”。这些可以优化你的管理效果,你可以在你的部门中选择特定的策略。比如时间管理,能给那些不能很好扮演自己角色的人提供帮助或建议。但有些东西你是无法学到的,比如他人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这些才是管理策略能否奏效的关键。一个刚愎自用的经理,是无法和下属认真沟通的,再好的管理办法对他来说都是无用的。

  数据海洋中的判断能力

  我们在讨论成功管理的要素时,总是喜欢把“影响力”简化为一到两个影响因素。但是管理阶层既不是领导专家,也不是人际关系处理专家。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下属会接受他们的领导。如果管理既不是一种技术,也不具有可制造性,那我们怎样才能改善领导的“管理能力”呢?让我们先抛开这个话题,看看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教育。而我更愿意说:“要教育,不要进修!”这种说法也许在非经济领域是正确的,在经济领域是错误的。进修是领导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教育才是充分条件。因为未来的世界不仅仅只有电脑和网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规划市场、技术和企业结构,仅靠片面的人工智能系统以及持续进步的技术是不够的,在茫茫的数据海洋中,我们需要有卓越的判断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有整理、过滤、判断信息的能力。

  有时,大量的信息对决策过程非但没有帮助,反而会带来很多麻烦。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最有效的工具,在未来社会中,从大量的信息中寻找重要数据是我们应该具有的重要能力。只有教育才能使我们具有这种能力,这种教育和管理技能无关,也不是让我们用来区分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差别,而是培养我们内心深处的思维方式。

  训练课程的不足

  我想强调一下教育和培训之间的区别:培训是给受训者一个既定方向,使其心灵得以净化。因为培训内容相同,所以会导致一致化;在培训中,我们一直强调一种“正确”的标准,所以培训是一个塑造“完美个体”的过程。人们在训练过程中学到了某种技术或制造能力,这是针对重复性劳动过程设计的,因此这在强调标准化的企业中大行其道,受训后的职工一般不会用一种新方法去解决问题。

  我承认某些符合目标的特别训练能强化员工的能力,但是,如果训练课程是针对所有员工设计的,而在以后的社会中,不同的顾客却会有不同的需求,这样一来,人们在训练中所学的东西在实际中却派不上大用场。而且,人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且一直处于变化中,所以我们不能用技术来解决。就管理阶层而言,最基础的管理工具是“信任”,这不是训练课程所能提供的。培训课程只能提供一些在“成功原则”指导下的复制品,他们只会把原来的剩饭再重新拿出来热一热。如果你还是充满自信地说:“我的训练课程和别人的不一样。”那你真该好好想想,到底是哪里不一样。

  比能力和知识更重要

  教育不是为了教人技术,使你马上就有制造产品的能力,也不是MBA的课程、市场营销和金融之类的;教育囊括了诗歌、文学、历史和哲学的知识范围。很多年来,学校注重培养的是职业方面的技能,而不是生活观念方面的培养。全球著名顾问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执行官顾磊杰(Rajat Gupta)曾说:“每天我在工作中都能看到一种人,他们只懂得完成自己的任务,不懂得追求生命的价值;那些把自己的经历当成财富的人,都是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我有幸认识的优秀主管中,有一部分人在大学读的是文学、历史、艺术,甚至神学。第一次见这些人时,你很难想像他们就是“管理大师”—他们了解组织里缺的是什么,喜欢用网络化思考来决策。他们能注意到常人忽略的东西,比如决策所带来的副作用、教育能增加知识,如果这些知识被优秀的人所掌握,就能转化为智慧。教育关系到管理人员的品质,因为教育能让他们了解人们的理想、希望、恐惧和期待。

  教育能培养人的个性、决策能力。

  在此,我想针对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出以下几项衡量标准。

  中庸与平衡 这是德国经济学家威廉.勒普克斯(Wilhelm Ropkes)对管理人员所提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在各个条件之间取得中庸与平衡。这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管理人员必须在全球数字化和企业传统文化之间取得平衡。不是每一种旧制度都必须扬弃,也不是每一个创新我们都要去拥抱。

  友谊与幸福 友谊是一种天天都存在的幸福,管理人员应该感受且表达喜悦的心情,珍惜每一份细微的幸福,并和大家一起分享,给大家带来一种温暖幸福的气氛。基本上,能够幽默地拿自己开玩笑的人,才有资格担任主管。因为这是一种内心情绪平衡的表现,证明他们能平静地看待成功与失败,也说明他们能不居功,欣赏别人的成就。

  能取得一致 虽然没有人喜欢冲突,可所有的管理人员都不得不面对它。所以,我们都倾向于否定冲突的存在,不愿尽力解决它。管理人员不应该去掩盖冲突,要尽量把它放到桌面上。这样一来,冲突就能转变成新的机会。

  责任感与勇气 这是管理人员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他们必须随时准备冒险和尝试,把错误当成学习的过程,不断尝试新事物,不怕成为牺牲品。他们也不该把自己隐藏在竞争、老板和其他人的意见之后,应该随时准备做决策,不怕承担后果,前后一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有自己的原则与标准,绝不随波逐流。

  领导艺术中的个人风格

  领导的自主性来自于领导的个人风格,而不是对他人的模仿和学习。重要的是领导本身,而不是技术或小窍门。只有那些充满自信、冷静,并能随时准备做出决策的领导人才能获得员工的信任。这类主管本身对员工来说就是一种教育。他们可以培养出各具特色的下属,尊重员工的差异性,使他们变得不可代替。教育使人变得有远见卓识,因此我们需要真正具有教育性的管理阶层,而不是只会开办训练班的主管。领导能力不能通过培训产生,却能通过教育来培养。一个企业能承担员工的教育义务吗?当然不能,所以,领导人员的选拔对一个企业来说太重要了。

  教育使管理人员与众不同、独具特色。

    
  《个体的崛起》独家连载
《个体的崛起》作品介绍
《个体的崛起》序言
第一篇:无所谓企业
第二章:培养企业家精神
第三章:360º评估
第四章:训练班
第五章:绩效评估
第六章:员工意见调查的本质
第七章:个人发展方案

第八章:团队梦想 梦想团队
第九章:目标协定的结果
第十章:心理分析课程
 
 
第十一章:认同或独立思考
第十二章:以个人为中心的企业
第十三章:新领导哲学
第十四章:有效干扰员工
第十五章:精挑细选

第十六章:职务安排
第十七章:维系员工的要素
第十八章:企业效益
第十九章:决策管理
第二十章:教育
第二十一章:个体化领导
《个体的崛起》后记
《个体的崛起》书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管理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