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崛起 第五章:绩效评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 14:31 新浪财经 | |||||||||
《个体的崛起》由欧洲首席管理大师莱恩哈德.斯普伦格撰写,是当前德国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畅销书,仅在欧洲的销售量就已超过三十万册。此书一经出版便得到了英国《金融时报》、德国《镜报周刊》、《世界日报》、英国《管理杂志》等强势媒体的大力推荐,并凭借其极具颠覆性的管理哲学,在欧洲企业界倍受瞩目,作者斯普伦格也因此被公认为“德国唯一能打动人心的管理大师”。
《个体的崛起》莱恩哈德.斯普伦格 著,当代中国出版社授权新浪网独家连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为什么我们不需要 人必须首先保护自己的特质,并强迫别人接受,然后,他才能毫无顾忌地自我发展。 —法国诗人保罗.瓦莱里(Paul Valery) 在事实和个人想法之间 在莱茵河流域流传着三个修道士的故事。有一天晚上,三个修道士一起品尝一小瓶葡萄酒,喝了几口后,其中一位修道士说:“这瓶酒喝起来有一点点金属的味道。” “不可能。”第二个修道士斩钉截铁地说,“我觉得味道有点怪,像是旧皮革的味道。” “我可一点也不这样认为。”第一个说。 “我倒是觉得酒里的木头味太浓了。”这时候第三个修道士也加入了战局。 他们就这样吵了起来。当他们把整瓶酒都喝光了以后,发现瓶底赫然躺着一把生锈的钥匙,钥匙用一条细皮革拴在木头上。 他们三个人因为酒的味道发生了争吵,仔细想想,我们对这个世界也都抱着不同的看法。不过每个人都向瞎子摸象一样,只看到了部分事实,并且以此掩盖了整个事实的真相,就像故事中的修道士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会在事实的真相上加上观察者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不仅是对事物的看法不同,甚至还会创造事实;不只是发现,还是“发明”。 为什么我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一点呢?因为我对个体化企业的产生条件感兴趣,这是未来企业的主流,并且我想检视目前的绩效评估制度。这种评估制度迟早要消亡,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它在现实生活中还会存在一段时间,因为现在还在强调其“客观性”。 这类评估方法被冠上了科学的光环,试图在评估过程中完全排除个体的主观性。如今,这股客观、公正的趋势依然锐不可挡,企业各部门的评估与控管依旧以“客观”、“公正”作为最高准则。我想问的是:绩效评估包括哪些项目?这些互相影响的因素之间如何互为因果?简言之,我们到底如何判断事物? 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闭上你的眼睛,放松一段时间。然后,在脑海中浮现最令你伤脑筋的一位员工,写下他(她)最让你受不了的五大特点,我想这对你来说应该不是很困难。麻烦你再写出他(她)的五个优点,我想这时候你会停下手中的笔。原因很简单:如果你对某人不满,你就很难看到其优点,很容易被“成见”所迷惑。一旦他(她)在你心目中留下了固定的印象,就很难再转变。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通常我们首先接受来自熟悉模型的信息,如果违反我们的思考模式,这类信息会被不经意地过滤掉。因此,我们会尽量多地吸收符合自己评判标准的行为模式。我们随时会发现支持我们观点的证据,而一些反面证据,我们则视而不见。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不是来自事实,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另一些想法。就像西蒙(Simon)和加芬克尔(Garfunkel)在他们的歌中唱道:“一个人会听到他想听的,而听不到其他的……” 根本就不存在没有偏见的知识。 有选择地接受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发展出一种有选择地接受外界刺激的特性,这是确保个体安全的能力。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理论上我们每秒可接收到大量的信息,但我们的感官具有选择性,只会接收一小部分,其他的则视而不见。所以,感官跟个体的主观意识有关。 我们筛选信息的标准是什么呢?不是精确的感觉器官,而是我们的接受过程。我们接受到的并非事物本身的真实性,而是我们自己的真实性。我们通过大脑接收信息,而大脑又受到个人兴趣、经验、期待与需求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用耳朵听,而是用记忆听;我们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大脑看。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价值取向,自主选择典范作为模仿对象。 再者,人们对于他人的注意力也是一样。我们会依据个人的经验、印象与价值观,有选择地接收值得注意的人物特征,而对方在我们面前也会有选择地表现出某些特征。于是,我们就“创造”出了我们所熟悉的人物形象。同样,其他人也是这样“创造”其他形象的。是啊,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无数想像组成的,而且我们还会天真地认为:“别人肯定也这样想!”但事实并非如此,除非他就是你。 所以,人的感知是扭曲的,没有对错之分。人们所说的“客观”感知,或在工具的帮助下离事实更近或更远之类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个体的感知极具选择性。想像一下,四周杂草丛生,虽然我们站在一起,却几乎看不到对方。此时,我们又怎会知道双方离得有多远呢? 企业的“评估发展中心”经常会举办一些训练课程,提供一些专业知识,减小判断误差或避免错误决定,可惜都是多此一举。因为个人的观察或注意力不可能改善,况且也没有任何比较的标准。人们可以改变看法或观察方法,可以注意其他事物,但不可能“改善”看法,更不可能完全客观。只有高傲的知识分子才会认为,他们的看法或观察更正确。 所以没有下属会跟上级完全一样,最多只是相像。因为他们不可能完全同步地接收信息。但是,很多经理人都认为自己是权威,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当成真理,并要求下属照单全收。他们忘了,每个下属都是不同的个体,当谈及对某人的看法时,下属很可能在想:“我的看法跟你完全不一样。”(当然,他们可能什么也没说)由此可见,对于他人的评价,只是“你”的真理,从来都不是绝对的真理。 主观的评价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Bruner)对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孩子做了个实验:他给这些孩子们看同样的一枚硬币,然后让他们估计硬币的直径。结果,社会较低阶层的孩子估出来的数值,比较高阶层的孩子估出来的数值大,因为对他们而言,这枚硬币的价值比较高。 同样,我们对某人的评价,也会受到我们对个别行为方式看法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对那些鼓吹“价值中立”的人说:根本就不存在没有价值色彩的感知。“重不重要”或“喜不喜欢”, 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不要告诉别人该如何“做自己”。 让我们再来做个小实验。请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当你的同事怎么做时,你才会觉得他不错?”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印象和偏好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它能直接反映出个人的价值重点,正面的或是反面的。在前面的例子中,如果你的下属刚好符合你的价值评估重点,你会倾向于认为他是一个“好”员工;如果不是,你会认为他比较差。那么,对于员工而言,这纯粹是运气吗?那倒也不是。如果这个“差”员工不是你的直接下属,而是其他部门的,而他又恰好符合他所在部门主管的评判标准,那么他就是一个“好”员工。或者,有些你认为是“忠诚”的下属,在你同事那里可能就 “过犹不及”;在你这边“富有冒险精神”的员工,在你同事那边就是“鲁莽、轻率”……通常,当我们想合理地推翻以前的结论时,我们就会以“评价”作为借口,这就是全面性评价的主要功能。 如果主管和员工的价值标准和感知程度相近,这就称为“社会相似性”。相似性越高,彼此的评价也会越高,换句话说,晋升的机会就越大,正所谓“臭味相投”。在管理层面上也是如此:管理阶层越高,对于很多问题的看法就越接近。 前段时间,有位记者要我帮她从德国企业的董事长当中,挑选一些最具创意和反向思维的代表人物。但我绞尽脑汁想了好久,却列不出十个人。结果这位记者就以此写了一篇专访:能力不足的企业领导群。毫无疑问,一致化的、毫无创意的管理方式,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因为市场差异越大,就越需要多样化的管理方式。 如上所述,我们对他人的评价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下面的式子可以表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X先生的行为 + Y的感知 + Y的评价 对X先生的评价 从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评价者的感知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举足轻重。诚如社会学家格奥尔格.西梅尔(Georg Simmel)所说:“看见只是动作,认知才是行为。”人类的大脑和外界是隔绝的,否则我们就会在过度的刺激中消亡。相对于外界环境来说,我们的大脑是一个独立、自理的密封系统。它只能处理自己的内部事务,理解自己的内部语言;它也只能接受内部的刺激,很少有外界刺激能影响它。从因果关系看,外部因素不能导致内部效应,而内部因素才会引发外部效应。因此,事实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创造的。评价就是这样一种创造形式。 从你的感知和价值尺度衡量,如果某人符合你的要求,他就是一个好员工;反之,就是一个差员工。其实,承认自己的主观性并不可耻,反而是有益的。但还是有很多经理人采用各种评估系统,想隐藏在机械主义的“客观性”背后,逃避自己的责任。但是:没有什么比绝对的主观主义更难接近的了。 反而是标榜“客观性”的管理工具,削弱了管理阶层的实力。而那些相信伪客观性的人,更是错上加错。如果一个主管能够接受员工的主观看法,认同他们的意见、观察能力和标准,那么他就会在员工中成为权威。也许这些主观感知并不是事实的真实反映,但是,当自己的成果受到上司重视时(当然,这也只是主观的认定),下属都会很兴奋。然而,当你限于“客观”、“公平”和“透明”的压力,企图掩盖个体的主观性时;当你想用死板的评价区分下属的工作绩效时;当你想把他们的工作成效数字化时—你就陷入了分析、分析、再分析的漩涡。伪客观带着“简单易行”和“透明化”的幌子,结果产生的只是差劲的员工。如果你要为你的评价方法辩护,那么就会失去自己的尊严。 尽管说出对下属的评语 所有的绩效评估手册上都有这么一条:“你必须承认自己也可能会搞错。”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评价无对错(除非你没得到足够的信息而误判)。对于你的员工,你完全有权利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没有必要掩饰什么。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你不一样,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他的绩效跟你预测的有出入,这也是合情合理的,除非他是你,而不是另一个人。员工们可以完全不顾及你的观点,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做。即便他们和你在语言层面上保持一致,其实心里还是原来的想法。由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掩盖了某些真实的想法,所以,绩效评估体系最终都是失败的。它又一次隐瞒了事实的真相,变得不再透明,也无法透明。 现在还有一种趋势,就是先让员工们进行自我评价。这个做法看起来很有参与感,也符合企业民主、共同决策的呼声,好像很客观。但是,除了能让某位主管做秀似的自我离职外,我实在看不出它还有什么作用。这种可笑的做法会让员工陷入矛盾之中。你要他怎么说?自我贬低,把自己修理一番?还是先自夸,然后被主管打入十八层地狱? 根据认知心理学和评价理论的观点,这根本就是一场闹剧。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评价无对错。主管和下属有不同的评价,这是很正常的。差异性才能带来丰硕的成果,表面的和谐是自欺欺人。所以请你简单明了地告诉员工,你是怎样评估他的,不必美化、渲染你的观点,也不必为你的观点辩护。但是,千万别认为你的观点就是正确的,也别要求员工按照你的方式改变。 没有人会让别人说,自己是什么样的。 可能性、事实和知识是交叉很深的三个概念。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最终的论断。我们必须统一其使用条件。一旦管理阶层独占诠释事实或知识的权力,那么他们的评价就会引起具体的、决定性的后果,最终导致一片混乱。 让行为系统化、网络化 员工们的行为并非毫无关联、无章可循。个性、意识形态、教育背景、性格等都会影响其行为模式。但是,这些特质并非以相同比例反映在行为上,它们的重要性还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之所以这样或那样行动,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个人心理因素,也可能是多种刺激的作用。想像一下,在某个突然时刻,一位重要人物(比如董事长或你岳母)出现在你面前,你会如何反应?肯定有你特殊的反应方式。一位在股市呼风唤雨的投资家走进一所教堂时,他必定懂得放低音量(只有那些手机股票族,才会在火车车厢或候机室里高谈阔论,惟恐错过任何一个赚钱机会)。 除了因果关系的影响外,人类的行为还会受到信息回馈系统的影响:个体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对另一个个体行为的反应。因果关系是一种交互关系,两个人的亲密程度在这里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网络化的互动模式,反映了个人行为模式的重要方面。 个人特质如何表现在外在行为上,也和环境息息相关。比如企业环境包括工作种类、法规、工作时间、办公条件、合作关系、同事等等,当然还有“你”。在上下级的行为模式中,特别容易产生交互式的心理影响。人们在观察他人行为的同时,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我们根本无法分析别人,因为在我们观察他的同时,他就会因我们的观察而改变。从这种心理学观点分析,员工要怎样做才对公司有好处?这只能让员工自己来发现。同时,我们也无须考虑太多具体的方式。无论主管或下属,只要担任评判者,就应该扪心自问:我做了什么,才导致他如此反应? 当喜欢的份额占到多大时,人们才开始说“我喜欢这个事物”?我们很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区分原因和效果。但毫无疑问,这两者都存在。当然,你也可以不承认其中之一,但这毫无意义,改变不了事实的真相。如果你认为某个人有问题,其实你是想置身事外,逃避责任,把自己界定在观察者的位置上。你若想解决问题,就必须置身事内—不是答案的一部分,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这种互动关系就像掰手腕:你越用力,对手也就越用力,两者的关系就越紧密。 只有在你改变自身行为时,情况才会有所改变。例如,减轻员工的压力,采取柔性管理措施。如果员工不想扰乱这个系统,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想通过强硬手段改变他人,是行不通的。实践证明,想改变哪里,就先从那里改变自己。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很少有经理人愿意这样诚恳地检视自己:“很多员工离开我之后,在其他公司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在我的领导下他们没有取得成功?”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还有一种主流观点:如果人们尽力去做,并且保持纯净的心态,他就能尽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其实,就像物理学家很难在完全不影响客体的情况下,进行客观观察一样,领导阶层也很难在不影响员工绩效的情况下,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这不仅会造成判断结果不精确,甚至还可能会扭曲事实。因为当主管对员工进行观察时,他会刻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于是,你就无法看到事实的真相,只能看见虚假的表象。更重要的是,我们可能会自创观察结果,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纯粹是观察者了,而是参与到了观察过程中。因此,我们绝对不可能单纯扮演“观察者”的角色,一个精明的经理人不应该有这种糊涂的想法。 因此,上文关于对X先生评价的那个式子应该补充如下: X的特质 + 环境(包括观察者Y的影响) X的行为 + Y的感知 + Y的评价 对X的评价 总而言之,评价者的影响与观点是构成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我们一心想了解别人的真面目,结果看到的却是自己。不是这个世界创造出了我们的经验,而是我们的经验创造了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很难以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来评价他人的行为模式。一直以来,我们捍卫自己的过去,使我们的价值取向合理化,以及修补我们的内心世界—为的是做到公正、客观、无偏见,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一方面,我们采用高度复杂的评估系统,以及一大堆抽象而不切实际的管理术语;另一方面,我们却积极讨论如何激发员工潜能、增加发展机会,就像上演一场肥皂剧。现阶段的绩效评估能代表未来的发展潜力吗?员工的潜力真的可以被评估出来吗?如果你尚未给员工表现的机会,你如何判断他的能力?主观的观察,主观的评价,还有不断受外界影响的行为模式,你如何预测员工的未来?难道仅仅以观察和评估来预测吗?这实在是太荒谬了! 长期考验 那么在评估中到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东西呢?评估之后,人们会得到一个公开的评估结果,员工们会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但就我所知,经理们往往都匆忙、草率地填写表格,回馈意见也经常一拖再拖,员工们在个把月后才能得到反馈,而且对此现象见怪不怪,因为他们有时也会弄丢去年的表格。 那么,这些时间损失又值多少钱呢?我越来越怀疑,我们是否真能通过这些评估仪式,让员工达到我们的要求:自信、自我负责和成熟?当我看到那些积极自主、准备适应和承受工作岗位的压力的人们时;当我注意到各个阶层上疲惫、毫无斗志、哈欠连天的人们时,我知道,这绝不是永不停息的评估“机器”的最终目的。其实,企业也没有兴趣用这种近似耻辱的办法,把这些成年人长期放在“被告席”上。或许他们原来就是这么想的,也或许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评估,只需要控制。 评估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下属去揣摩上意,朝着上级想要的方向寻找答案。如果下属只冲着评估本身而不是结果的话,那么这个结果就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而是“你观察到我在做什么”。因此,这个体系的实质是:“别人说你对,那你就是对的,你自己的评判不算什么。没有人会注意你本身的需求、价值和兴趣。你被置于长期考验的‘战场’上,必须随时取悦他人、博取他人欢欣。”最后,企业就制造出一群巧言令色、奴颜婢膝的胆小鬼:如果领导要教育我,我必须先自我教育一番。同时,我们也在制造牺牲品—评估的方向变了,他们就是牺牲品。难道,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自信、杰出、创新、能推动企业发展的人才吗?这里,我引用奥布里.丹尼尔斯(Aubrey C.Daniels)的部分观点:我们所认为的、每年一度的“能给人们带来最好东西” 的绩效评估体系,其实只是一个让人“受虐的、魔鬼似的仪式”,这个过程是在“完全浪费时间”。 如果我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当中,那么,我所做的并非“愿意”而是“应该”的事,我会觉得周围的评估体系给我一种压力,让我“必须”这样或那样做。但是,如果想要一种自由的生活,不受“应该”和“必须”的压制,那么,就必须先自己做主,真正释放个体特性。因此,个体性质只对一句话负责:“我愿意!” 前后不一 有些支持年度评估的人会辩解:“通过年度绩效评估,我们至少可以每年让大家交流一次!”真的能大家一起交流吗?下属应该学会“沉默是金”吧!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一年一次就够了吗?众所周知,速度就是一切,时间就是市场,反应迟钝就会被淘汰。而绩效评估制度却是在延缓时间,它的潜台词就是:你有时间,我有时间,所以事情可以缓一缓再处理。此外,每年一次绩效评估时的面谈,也变成了例行公事。没有人会吐露心声,而是早已准备好了发言稿,以便迎合上级口味。约翰内斯.格罗斯(Johannes Gross)就说过:“谁为发言作了准备,谁就妨碍了发言。” 类似的还有小组绩效讨论会:邀请所有的评估人,对问题进行清算、分类,并在一些问题后打勾,然后强迫所有人发言。 “强迫”能产生什么样的正面效应呢?它只能制造出机械式的反抗,没有其他意义。如果没有强迫,绩效评估大会是开不起来的。当我们在工作中彼此合作、互相支持时,我们就能够通过批评、讨论,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但是,如果组织中没有互助的机会,或者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相互批评、进步的重要性,我们才会借助绩效评估体系。否则,人和人之间的合作只要开诚布公地交流就可以了,何必借助机械式的评估体系呢?其实,绩效评估制度就是“肯定自己”或“否定自己”。而且,我们可以在平时的业务中做出绩效评估,那么还需要填写特定的表格、清单吗?所以,绩效评估—我们根本就不需要。 就像爱人在做完爱以后会问:“我棒吗?”这种问题也需要问吗?难道在整个过程中,你没有眼睛、耳朵和感觉吗?有互动自然就会有回馈,除非你心不在焉,感受不到对方的反应。同样,如果企业真心想留住某个员工,那么就必须尊重他,和他保持良性的互动循环,而不是用绩效评估制度去评价他。 认知取代评价 长期的权力直属关系、僵化的组织机构和迟缓的市场反应能力已成过眼云烟,绩效评估这种管理工具自然也成了遗物。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在企业内外有明显的界限。在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下,如果继续采用旧的评估体系,你会发现它的成本过高。而且,在未来开放的体系与密切的网络条件下,每个人都能直接得到工作绩效的信息回馈,所以我们不再需要这个体系。况且,良好的工作绩效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可能错过下一个订单,这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而这些,是绩效评估体系无法完成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放弃一切评估工具呢?很多已被制度化的好好先生可能无法认同我的观点。我想,只有等到旧的制度完全崩溃那天,他们才会回心转意。不过,你们也不必矫枉过正,我并没有完全否认回馈的重要性。管理阶层应该认真面对下属的表现,无论优劣,都要配合具体的业务情况、工作条件和时效,及时地做出评估,而不是等到业务结束很久之后(例如年底),才以形式化的数字作为评估结果。 如果你真的想在实际工作中采用这些工具,就必须考虑清楚:所有的管理工具都要吗?答案很简单,你应该从中挑选最合适的。我建议,评估工具应该尽量简单、弹性,不要形式化,也不需要复杂的表格和分数。因为这些看起来很客观,但却阻碍了个体之间重要的关系:彼此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