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个体的崛起》独家连载 > 正文
 

个体的崛起 第十八章:企业效益 (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 16:20 新浪财经
掩饰错误只会帮倒忙

  除了协定要明确之外,主管的回应也要明确。你要明确告诉员工你的感受,以及不悦,要让员工知道,你不是没有感觉的木头人,如果必要的话,就收起礼貌性的笑容,表现出你的情绪。如果你发现,现在的情况违背了当初的协定,就必须马上指出来,并要求对方回到协定中去,如果对方不愿意做出改变,那你就应该终止合作。如果你已经不再信任对方,
你也应该明确地告诉他,以便他做出调整,不要在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留下“心烦意乱”这个灰色地带。

  帮某人文过饰非就是帮他防御,同时也意味着你认为自己的地位比他高:“你不能自己做主,应该由我来替你做决定。”这样一来,你们就无法再同等对话了,而且你也不会再认真对待他。不过,通常我们帮助他人掩饰错误,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避免失去他人的尊敬。其实,掩饰错误只能帮倒忙,你以为下属都是白痴吗?他们只不过以“沉默”来应对罢了。

  主管经常说:“你太令我失望了!”(不过此时员工们往往在想:但是我很高兴)主管总是把自己看成是教育家。其实,他们应该先问问自己,到底想把员工们教育成什么样?让他们有罪恶感吗?还是只想改变他们的行为?如果主管常对员工表示失望,就说明员工在你眼里是小孩,需要你教他们怎么做事,而他们一旦失败,你就会发怒。这种教育的口吻根本于事无补。如果你真想完成任务,最简单的做法是:不要责备员工,明确表达自己的期望和感受。

  主观与自主

  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不是去伤害别人,也不表示自己凌驾他人之上。我们无法立刻知道是否伤害了别人,但我们可以避免歧视性的对话。当你真的希望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应该这么做:不要一味抱怨别人;就事论事,不能把问题扩大化,也不能针对个人;详细说明现在的情况,以及你的感受和期望。

  重要的是,你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向他清楚、简洁地解释现状,而且要保持自己的主观性,确保他明白你的意思。一旦你混淆了事实和期待,员工就会无所适从。所以,你应该尽量用这样的话表达:“我不喜欢这样。”“我认为这样不对。”“我不愿意做这样的变动。”你不能说:“你已经违反了我们的协定。”明确表达反而不会伤害他人。举个例子,如果你对经常迟到的人感到不满,就要明确告诉他:“不要再迟到了。”你不能对他和颜悦色,那样表明你对这件事不在乎。

  害怕走得太远,往往走得不够远。

  讲真话的勇气

  没有人能说出事实。企业中不可能有无条件的开放性,而且也没有必要,但是却需要无条件的坦诚。我们必须把经历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清楚地表达出来,不夸张也不矫饰,以免误导他人,如此一来,才能创造出开放的工作氛围。要做到矫饰和尊敬很容易,要做到不矫饰和贬低他人也很容易,然而要做到既不矫饰也不贬低却很难。评价他人并不表示贬低他人,只要我们对人友善,处理事情明确一致,至少就不会贬低别人。不过,光是放弃口头的侮辱是不够的,文过饰非也是一种贬低,尤其是管理阶层。如果你尊重别人,就不要帮他掩盖什么。

  很多管理人员都喜欢问下属:“你认为还有其他可能吗?”如果,提问之前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提问的目的只是想知道下属的回答,而不是采纳的话,那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还不如直接指示下属该怎么做。此时,大家往往集中注意讨论主管所提出的措施,而忘了开始所提出的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清楚的、不需要照顾的。

  承担后果

  德国某大银行规定,各级管理干部每四周必须开一次全体会议。每次开会时,董事长在台上振振有词,下面将近30名主管却意兴阑珊、精神萎靡,间或还有人窃窃私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会议不重要。为什么不重要?因为会议没有结果,即便有也不会贯彻执行。

  如果人们的行为和后果脱节,就会造成萎靡腐化。如果买东西不必自己掏钱;如果“曾经是管理人员”,就“永远是管理人员”;如果解聘是某公司的禁忌,那么就无法惩处失职员工;如果污染环境,而企业却不必受罚;如果大公司因为特权能获得国家认可,在市场上取得不平等的竞争优势;如果允许寡头垄断和卡塔尔随意制定价格;如果……如果……太多地如果。简单地说,如果人们可以靠着把手伸进别人的腰包来生活,那它就是一种不负责、不必承担后果的行为模式。

  只要你的行为没有任何成本,那么就会和后果脱勾。企业恼于逐渐升高的薪资水平,就不断通过政治手腕来控制工人的薪资(企业的成本为零);另一方面,他们又使消费者觉得,产品和服务不降价是理所当然的。难道企业真的清楚这样做的后果吗?难道他们不清楚这样做会造成全社会的担忧吗?每件事都有后果,都有人为此付出代价—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

  有结果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的企业想成为“学习型组织”,肯定要付出代价。首先必须破坏的就是结构,那就会产生“伤口”;也可能你必须采取动态的面试过程,以检验申请者的学习能力;你必须建立新的薪资体系,根据的是员工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职位;绩效评估也不再依据绝对成果,而应参考个人能力与发展前景制定出相应的标准;管理人员更多的是作为支持者;绩效也不只是作为奖惩的依据,更重要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你必须清楚企业内的恶性竞争,提高员工的合作动机。你不想付出这么多代价吗?如果不想的话,就表示对你而言,学习性组织并不是很重要。

  言出必行,并且有结果,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的人。如果你想改变员工,就必须以实际行动表示你的想法。你应该澄清你和员工之间的旧账;要求他们节约之前,先取消董事长的豪华停车场,下次履行公务时坐经济舱,卖掉企业的行政中心,搬到简易棚中去。没有结果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结果和行为总是紧密相连—有时会导致行为的结束,日常交际中也是如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光是勾画楷模是没有用的,因为它既不能产生结果,也不需要任何成本。所以,没有结果的目标协定也只是浪费时间,甚至还可能导致错误的行为。

  沉默表示默许。

  某些行为具有后果,也就是说,某件事能诱发某些行为的产生,有时这对我们有所帮助,有时则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企业尽量接近顾客,感受顾客的需求,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主导。这就是强调学习型企业的正面结果。

  结束不合适的合作关系

  成熟的领导人必须具有责任感。承担责任,就应该取消夕阳工业的国家补贴(其实是对‘不负责任’的援助),让他们自己承担失败的责任,为自己的生活付出代价,不再继续做社会的寄生虫。打个比方,汤放在面前,他们至少要自己动手喝。如果我们妄图以资金注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结果只能是善意地看着他们倒下。

  很多管理阶层并不重视后果与责任,他们只想做好好先生。如果下属的成绩不好,他们应该坦白地说:“我对你的成绩不满意。”“你违反当初的协定。”“我无法容忍你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我不赞同你这些影响顾客关系的行为。”但通常情况下,他们总是请人事部或董事会来解决问题,或者干脆对问题视而不见,避免冲突的发生。有时候,现代信息技术也会成为“帮凶”—《财富》的一位读者写道:“我的老板经常通过电子邮件指责我,虽然他离我只有五米远。”

  明确的思考产生明确的表达,进而产生明确的行为。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放弃问题本身,所以面对恶劣的下属,你要有让他们打道回府的决心和魄力。结束一场没有价值的游戏,才不会影响到其他参与者的价值。

  这同样适用于管理阶层,与其容忍无法继续合作的管理人员,不如趁早让他们另谋高就。很多时候,离职政策和选才政策一样重要。但是,强迫对方离职的前提是,彼此有明确的沟通与了解,反馈很及时,不能让员工在沉默中离职。

  不合适的合作关系得以苟延残喘,通常是因为结束游戏的代价太高,或者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我们重视这段合作关系,我们才会怀着敬畏来看待它。不过,如果我们连结束它的勇气都没有,就没有什么理由继续呆下去了。

  如果你无权对某件事说“不”,你也就无权说“是”。上帝让邪恶与善良同时存在,我们才能选择良善。不要排除任何可能的选择,以便随时保持清醒。

  秩序与自由

  未来的座右铭真的是秩序和纪律吗?在特定条件下,答案是肯定的。只有当员工遵守协定时,企业才能有效运作。如果员工不能遵守约定,公司就有权利终止,否则会引发混乱。不过,实际上,很多公司根本就没有制裁员工的措施,员工(包括下级和同事)违反规定时,管理阶层往往三缄其口,不采取任何行动。企业必须有明确的规定, 而且只有当员工切实遵守时,规章制度才有说服力。

  自由产生秩序。

  紧急情况

  改变员工其实是对员工的贬低,因为你认为他们活到现在,一直存在缺陷。当然,这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反对。其实,到目前为止,员工不仅没有什么问题,成绩反而还不错。企业要求员工改变的原因,其实是害怕未知新事物的不确定性。愿景是很吸引人,但是要员工们为此做出改变,定然会引起他们的反对,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受尊重,甚至会拒绝合作。如果企业里盛行服从文化,自然就会限制员工的行动力。

  为什么在必要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不愿意改变自己呢?很简单,因为他们认为没必要。如果你告诉员工:公司正处于困境,盈利和市场份额在减少,成本过高,年增长率太低,不符合股东们的要求等等,这些根本不能打动员工们的心。“对某种事物的恐惧是让人们产生变革的动力。”但是,这些空洞的口号根本不能引起足够的恐惧,从而让员工们改变自己。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根本认识不到问题。人和动物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做出改变。在员工眼中,无论如何,未来都会比现在要好一点,所以根本就没有改变的必要。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员工不断进步、持续学习呢?组织心理学提供了一个矛盾的说法:让员工们充满恐惧!我们要从两方面做到这一点,首先,这种恐惧必须比面对改变还要强烈。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让员工们认识到,如果他们不做出改变,双方的合作关系就要结束;其次,要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他们一直像原来那样做,那只会让我们对他们越来越不满。只有当他们害怕结束合作关系时,他们才会对公司的官僚做法做出改变。 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占了全球90%的个人电脑微处理器市场份额,每年的利润有50亿之多。但该公司前总裁葛洛夫却在他的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中承认,他有很深的恐惧感:恐惧竞争,恐惧长期成功带来的压力。

  开诚布公地交谈

  用害怕来管理?我可没这么说。我指的是“恐惧”,而非“害怕”。德国哲学家海德格曾解释过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恐惧有所指,而害怕则无所指。”我的理解是:恐惧是有对象、有反应的,而害怕没有具体的目标。也许有些经理人会问:“恐惧是怎么来的呢?”很显然,恐惧不是人们随便就可以捏造的,它是内心感情自然的流露。每个员工都应该清醒认识到:如果自己无法胜任工作,将被扫地出门。因此,员工们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判断自己的处境,而聪明的经理人会把这些信息明确传达给下属—这些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无论失败或成功,信息的传递都必须及时,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沟通密切,形成一种对员工有威胁的数字转变机制。简而言之,就是有效地领导。领导阶层必须让员工们具有责任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如果主管没有把信息明确地传达给员工,那么,你就没有权利要求员工做出改变。

  为什么照顾使人软弱?

  患难见真情,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有些人就到处寻找这种危急情况,以便在危急关头伸出援手。其实,他们根本就帮不上忙。企业中也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照顾的义务”。所谓义务,本身就不是百分之百发自内心的自愿行为,它包括了强制和压力。然而,企业中却到处弥漫着这种“义务的伦理”,这和基督教的传统以及康德的理性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管理人员把照顾义务转化为管理模式的一部分,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不让员工站在雨中”,潜意识中想要保护员工。

  当无法自保或自助时,我们需要别人的保护。在企业中,员工们是管理阶层臆想中的弱者,他们在主管的照料下工作,主管为他们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这样的企业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医院或军队。如果企业对员工们有所要求或员工受到责难时,往往是上级首先受到牵连—这就像牧羊人,一天到晚把羊群置于牧羊犬的保护之下,不敢让它们擅自脱离群体,自由行动。

  在我们想要保护他人之前,我们应当首先想想,他们是否真的需要我们的保护。当然,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且我们注意别人,也意味着我们在关注他们是否需要帮助。不过,无条件的帮助只适用于儿童,以及某些无法捍卫自己利益的人。我们的员工是怎样的呢?他们是家中的顶梁柱,整天为住房奔波,拥有选举权,必须承担兵役、教育子女、维护友谊,有着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必须为公司或社区服务。这样的人也需要我们像孩子一样照顾他吗?难道我们不能把他们看成独立的成年人,并用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那些认为员工是弱势群体的人,其实并不在意员工的实际需求。他们把员工看成一个群体,既而忽略了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对于那些认为自己在道义上要保护员工、并为他们负责的主管来说,其实已经轻视了员工的能力,对员工间的区别熟视无睹。结果,员工们总会产生误解,以为好的主管就是能保护下级的主管。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员工自愿躲在主管的羽翼之下,不愿意追求积极主动的生活。他们害怕自由,自愿把自己幼稚化,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喜欢“强硬”的领导,这样就能躲在主管的背后;他们甚至运用道德压力,强调主管有照顾下属的义务,让主管别无选择。除了家庭之外,企业中的道德力量也不容小觑,所以,那些要求自主和独立的优秀员工,为了能在企业中继续生存下去,只能对此噤若寒蝉。

  诱惑你丧失行为能力

  这些在工业化初期形成的“照顾”制度,在如今的新经济条件下还能继续存在吗?毫无疑问,照顾模式最终将使你丧失行为能力,让你变得越来越渺小。对主管意见的不断赞同,就是先兆。

  照顾是一种诱惑。表面上,它解除了你身上的负担,实际上这却让人处于被动地位。它代表一种事先的管束,如果主管为了保全员工而代替他们承担任务,那他就剥夺了员工解决问题的机会,员工也因此丧失了在挑战中成长的机会。这种照顾制度还会使管理阶层觉得自己“无可替代,高员工一等”。

  不过,很多人会处于一种矛盾中:一方面,他们主张平等原则,另一方面,他们又死死守住照顾制度不放。“照顾制度”和“平等”是两个互不相容的概念,如果你把员工看成是平等的工作伙伴,就应该尊敬、信任他,而不应该用施舍、救济这种单边的行为模式来对待他们。

  对于那些能够维护自己利益的人,不应该采用照顾的策略。

  克劳斯.韦尔斯曼(Klaus W.Wilsmann)是德国格兰泰制药公司(Gruenenthal)的主管。有一次,一个员工请求他的帮助:“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您能帮助我吗?”当时韦尔斯曼非常友好地对他说:“当然,我们可以谈一下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基本上我是不帮助任何人的。”只有无可救药的依赖他人的人,才会认为韦尔斯曼冷酷无情。管理者的责任感,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主管不应该干预员工的工作。

  照顾的另一种含义是单方的、不要回报的馈赠,这是一种不平等的行为。不管是否出于照顾者的本意,这都会让受照顾者养成依赖的习惯。受照顾者虽然不需要回报,但必须心存感激,永远不能在自己和主管之间“一碗水端平”。很多主管都希望扮演大善人的角色,坚持“施多于受”的原则,希望自己能像救世主圣乔治(St.Georg)一样,到处拯救、帮助他人。那些拒绝平等付出的人,其实就是自抬身份,并将压力强加在别人肩上。一旦别人拒绝他的照顾,他就会觉得孤单、失落。

  照顾与过分责任之间的平衡

  管理阶层必须关注企业内的共同利益,在照顾与过分责任这两个极端间寻找平衡,这显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热情会让人腻歪,而冷漠会让人发抖。这两个极端都无法达成管理的目的,无法让员工充满热情、创造性地工作。重视他人,首先要支持对方所选择的计划,主管的作用是辅助员工,而不是“高高在上”,必须保持个体的独立,让他们同时作为施与受的承载者。

  此时,具备敏锐的注意力就很重要了。它有两方面含义:灵敏的认知和全面的思考。主管要观察他人是否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要求,凡事要考虑个体的特性,依据个体的不同需要领导他们,避免恶劣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变得消极。也就是说,与其说是主管,不如说是员工的朋友,接纳和重视对方的特质。这种做法能让员工释放内心感情,独立行事。

  如何使负面的照顾转化为正面的注意力呢?很简单,让员工在面对困难时独立承担责任,信任他们,尊敬他们,保持他们的独特性,给他们自主的空间,让他们的个体性发挥作用。主管如果想表现出帮助个体的诚意,就应该帮他们创造出完成任务的最佳条件。

  那些一心想守着“照顾”不变的人,应该首先问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照顾?比如说,让员工尽早得到消息;让员工有机会尝试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支持员工的冒险精神;不要抹煞或压抑员工的天赋,给他们进修和自我发展的空间;给员工提供不同的工作机会,帮助他们获得不同的经验……在丹佛机场我曾读到:“和安德森(Andersen)共事过后,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为任何人工作—包括为你自己。”在过去一成不变的经济世界里,让员工适应工作岗位是企业盈利的保证。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这无疑是让企业自寻死路的做法—市场才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

  信任管理就是给员工提升市场价值的机会,包括企业的内外市场。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保持学习能力是员工在职场上驰骋的不败法门。研究显示,员工为一家企业服务的年限很少能超过十年。所以,员工要求的不再是退休金或铁饭碗,而是能终生受益的、提升职业技能的机会。因此,让员工脱离不合适的任务,也是对员工的一种积极照顾,能让他们避免丧失自己的行为能力。

[上一页]  [1]  [2]

 
  《个体的崛起》独家连载
《个体的崛起》作品介绍
《个体的崛起》序言
第一篇:无所谓企业
第二章:培养企业家精神
第三章:360º评估
第四章:训练班
第五章:绩效评估
第六章:员工意见调查的本质
第七章:个人发展方案

第八章:团队梦想 梦想团队
第九章:目标协定的结果
第十章:心理分析课程
 
 
第十一章:认同或独立思考
第十二章:以个人为中心的企业
第十三章:新领导哲学
第十四章:有效干扰员工
第十五章:精挑细选

第十六章:职务安排
第十七章:维系员工的要素
第十八章:企业效益
第十九章:决策管理
第二十章:教育
第二十一章:个体化领导
《个体的崛起》后记
《个体的崛起》书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管理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