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龙头国企61亿元资产重组 外资迎来并购良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 16:02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 |||||||||
背靠江浙大市场,上海龙头国企的61亿元资产大盘重组,给想要介入的外资提供了可能 文|崔忠亚 10月27日,2004上海外资并购项目推介会,这个中国各省市国资中总量大、质量好的
会后,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少瑜评价说:“这是上海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后首个国企项目外资推介会,非常有意义。” 国企改革与海外资本的对接开始新的探索。 时机成熟? 上海国资对海外资本市场的热情并非始于今日,但与此前不同,这一次,上海欢迎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其中,而不是只像过去那样投资设厂。 对此,推介会活动主办方之一——上海市外国投资促进中心产业部项目主管王伟成解释:比起新设企业,以并购方式进入要节省很多时间,对于国际资本更迅速地进入中国市场是非常有帮助的。 目前国企还占据着中国包括上海经济的重要地位,在通讯、化工、电子等许多重要领域,国企都是行业的排头兵。普华永道企业融资与并购部总监卫滨直言,国企无论在自身规模还是覆盖行业范围上都比民企有优势,“这是外企更为看重的。”而上海特殊的位置又决定了其不同价值。陈少瑜说,江浙沪三地在中国GDP中占有很大的一块,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市场,而上海在其中的龙头地位不可替代,不仅自身有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而且接近江浙这个大市场的消费群。 上海也希望通过吸引国际资本并购本地国企,来使自己的产业得到提升。不缺少资金的上海,更希望引入的是好的战略投资者。“在政府和外资两方面都非常希望开展的情况下,我们适时推出了这个推介活动。”王伟这样解释他们在这个时间办会的动机。 这并非是上海首次的动作。根据统计,截至目前,上海已有400多亿元国有资产通过外资并购,实现了与国际资本的对接。但这一次,上海已经不满足于只是在自己本地的交易平台上做一做。 在准备了很长时间的推介会上,上海拿出40余家企业,首批10家总盘子共61亿元,主要集中在电气行业。其中,仅太平洋机电集团一家,总资产就达到32.9亿元,是上海国企重量级“人物”——上海电气下属企业。和上海整流器总厂等另外6家一样,太平洋机电的100%产权将被转让。与其他参会企业不同,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是10家企业中唯一的金融类企业。作为国内知名的证券机构,它将从306亿元总资产中拿出9.04%的股权进行转让。 王伟成透露,这次推介会只是第一步,下一步,会直接推向海外。上海在海外的机构将会发挥他们的作用。以前,上海的国有企业集团也会面向外资招商,但力度没那么大,“今年想把国企吸引外资并购作为一个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新亮点。” 等待剥离的国资 这次推介会推出的61亿元资产中,一大半是俗称“大电气”的上海电气集团下属资产,这不过是整个电气集团改革的一部分。 而这个改革不是今日才形成,它可以追溯到2001年。 2001年,上海电气同时请到咨询机构麦肯锡和上海市政府咨询机构——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为其做企业咨询,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效门是中方报告的主要执笔人。他总结说,大电气花300多万元请麦肯锡做的那个报告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把大电气当时的近2000家企业缩减为200家,层级从6级缩减到2?3级。 周效门说,从机电局翻牌过来的大电气,有着国企的通病——下属企业多,涉及行业和领域多,主业不突出,投资战线拉得很长。当时,大电气6个层级下属1980多家企业。尽管是上海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但大电气投资过于分散,甚至还有旅馆。在企业总资产中,一二层级的企业占了资产量的80%,贡献了大部分销售收入,而三级以下企业占资产的20%,贡献的销售收入则非常少,且人员包袱大。周效门给出的建议是,3级以下的企业全部放弃,剥离与电气主业无关的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 但这个建议迟至今日才被见诸行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次挂牌交易的全是上海电气的非主营业务,主营业务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已经被放入一个新组建的公司中,准备拿到香港上市。 “上海大的企业集团都是这个套路。”但今后,上海只要抓对提升城市功能有导向性影响的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就可以了,像世博集团、百联、宝钢、上汽、上海电气这样的企业,其他的可以放到市场上去。上海国资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对国企大盘重组的行动。 在今年三四月份的一系列上海国资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就透露了有关的改革思路。 根据调查,上海三四十家企业集团,普遍存在像上海电气那样的问题。企业投资分散,平均下来每个行业投资只有6400万元,没有什么大的项目。5成以上项目是控股公司下属的三级以下企业在投资,投资链条太长而主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真正有竞争力的高科技和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很少。 国有经济的发展缓慢已经影响了上海整个城市的发展。为此,今年开始了对上海控股集团的改革。剥离辅业,对符合上海城市定位和产业布局要求的产业和企业要做大做强。上海电气这次的行动和此前及今后的一系列行动都围绕此展开。在6000亿元上海国资大重组的这场动作中,将有不只一家像上海电气这样的企业向市场推出他们的核心或非核心业务,寻求市场合作。 国企并购潮尚未到来 以这次推介会为标志,新的管理体制下的上海国资改革是不是会掀起一波外资并购上海国企的浪潮?卫滨认为,因为这会受到很多市场因素的制约,判断是否成为外资进入上海的主要形式,还须拭目以待。 以陈少瑜的观察,从跨国并购的角度看,这次推出的项目说大也不大。他们做过的项目,单个项目资产就有十几二十亿。“尽管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国企改革,但国际资本大都是持谨慎的态度。” 以前,大家的态度更多是关注,卫滨说,由于相关的法规制度还不完善,让外资操作起来拿捏不准,有操作障碍。去年底今年初,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法规,才使得外资并购国企的游戏规则更加明确,使交易更为透明化。 中方在推出国企资产的同时,很多把人员、负债等问题一起端了出来,作为交易内容。对此,陈少瑜表示,交易能否达成主要还是看双方的并购目标是否一致,对历史问题可以通过交易价格来解决。至于有些企业推出的并不是其主业,外资不在乎这个,他会根据自己的战略安排来决定是不是要购买。至于国企中存在的财务等方面的问题,外资会通过专业分析来判断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