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全球财经观察》2004 > 正文
 

美国模式:可借鉴的与可吸取的(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17:07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以加州为教训

  美国电力市场化发端于佛罗里达州电力联合集团的实践,而加利福尼亚州则是美国电力市场化的先锋。加州模式可作为美国电力市场化的现代版本,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1998年3月31日,加州电力市场正式运行,成为美国第一个允许电力用户选择发电商的州。在加州电力市场化模式中,用户可直接与发电商签订购电合同。而就在8年前的1990年,由于严厉的环保法及原油价格不断上升,加州的电价很高。为此民众要求改革,引入竞争以降低电价。同时,独立发电商(IPP)也想获得进入电力市场的机会。

  加州政府顺应呼声,1996年,加州州长签署州议会法案“AB1890”。法案规定,建立独立系统运行机构,负责管理和调度加州输电系统,成立电力交易中心,为买卖电力服务,原有的三家垄断性电力公司必须通过电力交易中心买卖电力;1997年3月31日开始解除对电力市场的管制,并于一周年后实施竞争性电力市场运作。

  然而从随后到来的2000年6月起,加州出现了二战以来从未有过的电力短缺,电价飞涨,时刻面临着断电的威胁。2000年6月至9月,加州政府发布了二级电力警报,号召用户节约用电,在2001年1月中旬到2月下旬,又发布了三级电力警报,进一步号召节约用电。最终,加州政府通过一系列强硬的行政措施之后,危机缓解了下来。

  独立发电商是追逐利润的。200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再次压产提价,同时天然气价格暴涨至15年来的最高位时,独立发电商卖掉作为发电原料的库存天然气,而不顾及由此可能造成加州的供电短缺。

  发电出了危机,而输电的窘迫则是由来已久的。

  垂直垄断被打破,“厂网分离”之后,利益出现了分化。在对发电业放松管制、关注电力生产的同时,电力输送的需求却被忽视了,对电网垄断的管制设计不能起到对电网投资的激励效应。一方面放开了上网电价,另一方面又限制住终端销售电价,且轻易不能提价,同发电业相比,输电业利润空间狭小,无利可图,对资本没有吸引力。资本更愿意流向电厂,而不是电网,由此造成电网逐年老化。电网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负债率高,资金来源不足,便没有力量也没有意愿去翻新设备。其后果,不仅使输电能力不足,且容易引发电力安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本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价格限定,却反而抑制了企业投资、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为缓解电力危机,加州政府不惜出资收购电厂电网,成立电力局,由政府完全控制全州电力的生产、输配和销售。在此过程中,加州政府走向了电力改革的反面。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特别报道:

  勇敢下注中国电力行业

  中国电力投资机会凸现

  电力市场的生存法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电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