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发行规模收缩 上交所将推风险缓释工具
本报记者 李维 北京报道
多部门表态支持民企发展,债市迎来新机会。
10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证券交易所债市也纷纷表态要积极推进债市创新以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
日前,上交所组织学习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的重要讲话后表示:“将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行高收益债券、私募债券和其他债务融资工具。积极研究推出债券信用风险缓释工具。”
深交所也表示,将通过多种债务工具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层及交易所的表态意味着中小民营企业的信用债或在交易所市场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而信用缓释工具的出现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成风险的分散与转移,提高投资机构认购信用债的风险管理能力。
信用债重燃在望
沪深交易所日前均已就通过债券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进行表态。
“积极推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创新。积极推出新型债券品种,完善债券发行机制,更好满足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发债的需要,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行高收益债券、私募债券和其他债务融资工具。积极研究推出债券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充分发挥交易所优势,联合各方力量积极化解信用债券违约风险。”上交所表示。
“充分发挥深交所服务民营企业、创新企业、中小企业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多层次股权市场和多种债务工具,努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深交所亦表示。
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获得政策鼓励的预期,意味着交易所信用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Wind数据发现,以企业债、公司债为代表的交易所信用债自2012年底以来年度发行规模逐渐扩大,从2013年的5992.84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33138.88亿元,3年时间年发行规模增长超4.59倍。
“那段时间主要受益于公司债的扩容,即非上市公司也被允许发债,很快信用债的规模就做大了。”10月23日,一家中小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回忆称。
然而从2017年开始,交易所信用债的年发行规模则出现了收缩的趋势——2017年当年,全年信用债规模仅为1.44万亿元。截至10月23日,2018年交易所信用债发行规模达1.29万亿。
“当时一方面是信用债增长较快,更关键的是信用债的占比有些大,后来交易所开始进一步发展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并且鼓励券商参与这些品种的承销。”一位接近交易所人士解释称。
就交易所对民营企业发债的上述支持性表态,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为信用债的再次做大创造机会。
“不排除有些民企以原始权益人来发ABS,但民企的债券主要以信用债为主,而且交易所说的高收益债券、私募债也都属于信用债。”10月23日,前述券商固收负责人表示,“民企发债被鼓励后,相信交易所信用债的整体盘子有望进一步做大。”
事实上,推动更多民营企业前往交易所发债,也被视为对监管层发展直接融资政策的落实。
“过去主渠道是贷款和非标,银行的抽贷对企业的影响是很严重的,但是在交易所市场,更多投资者能够发现投资机会,让发行人有更大的空间获得流动性支持。”前述固收部门负责人指出。
券商新机会
在交易所的表态中,有关“积极研究推出债券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陈述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其实早在2010年,交易商协会就下发《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勾勒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相关框架,但交易所市场的缓释工具却发展较为缓慢。
“虽然近年来银行间市场的交易规模更大,但2015年交易所公司债扩容以来,交易所的信用债占比越来越高,因此对信用缓释工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10月23日,一位接近交易所的券商固收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在民企信用风险不断暴露的当下,是交易所债市研究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好时机。
“这是交易所自信用债扩容以来发展缓释工具的重要机会,而且一个强大的债券市场的定价和运行也离不开缓释工具的出现。” 10月23日,北京一家AMC系券商资管投资经理表示,“同样缓释工具的创新也能为交易所市场吸引更多资金进入。”
对于交易所债市品种的扩容,不少券商固收人士也在“摩拳擦掌”静待制度红利。
“民企发债如果出现松动并吸引到更多企业发债,意味着券商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承销机会,而这也将对券商在债券承销领域的业绩带来一定程度的改观。”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坦言,“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出炉,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券商投资民企债券的风险偏好,利于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责任编辑:牛鹏飞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