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财经》2005 > 正文
 

《财经》:未富先老 中国人口政策十字路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11:50 《财经》杂志

  如果说过去的人口政策更多考虑人口总量的增减,进入21世纪后,人口的素质和结构更值得决策者关注

  □本刊记者 常红晓/文

  2005年1月6日上午10点,在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南大街6号的一间会议室,中国人口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下称人口计生委)张维庆通过电视电话向全国宣布:“中国大陆总人口到今天达到13亿。”

  如此宣示的依据是国家统计局的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该调查显示,2004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129988万人;按照目前全国平均每天净增2.08万人推算,到1月6日中国大陆总人口将达到13亿——此日遂被定为“中国13亿人口日”。

  简单的数字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内涵。1995年,中国迎来了12亿人口日。从12亿到13亿,中国用了十年时间。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告诉《财经》:“如果不严格控制人口增长,13亿人口日可能在四年前甚至五年前到来。”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长期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中国自1980年以来全面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总和生育率由1980年的2.24左右,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1.8左右,开始低于总和生育率指标为2.1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口的低生育水平已经持续10年左右,中国已跻身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出生人口的持续减少,使得中国人口由过去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2.41‰,死亡率为6.4‰,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6.01‰。田雪原预测,到2030年,全国人口达到14.65亿的最高峰,此后可实现零增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亦指出,中国人口增长最高不会超过15亿人,更不会达到16亿。

  但是,硬币也有另外一面。中国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有25年。老龄社会提前到来、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劳动人口趋向高龄化等问题,使得中国的人口发展战略面临新的考验和抉择。现行人口政策应否调整、如何调整,日渐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

  “未富先老”压力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界定老龄社会的标志,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到2000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有0.87亿,占当时全国人口比例7%,标志着中国已跨进老龄化门槛。

  更为严重的是老龄化速度,在未来的30年间将持续呈加速态势。预计到201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8%;2040年将超过20%。届时全国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是65岁以上的老人。

  与西方国家“先富后老”不同,中国是“未富先老”。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NP一般在1万美元上下,而中国仅为800美元。现任人口计生委政策法规司司长的于学军2002年曾分析指出:“中国人口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而法国完成此转变用了115年,美国用了60年。”

  海内外都有学者指出,中国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与计划生育政策高度相关。计划生育减少了新生人口总量,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又延长了人的寿命,必然提高老龄人口的比重。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伴随快速老龄化而来的养老保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未来的中国政府将是一个严峻考验。

  相关专题:

  《财经》封面秀2005

  《财经》封面秀2004

《财经》杂志2005年1月10日刊目录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公司与产业
财经观察
财经速览
经济学家
时事报道
观点评述
焦点
财经专栏
经济全局
随笔
市场与法治
读书
逝者
资本与金融
财经动向
沪深股市
前沿
香港股市
商界·现场
财经论衡

  [1]  [2]  [3]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口政策新闻 全部计划生育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