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基金朱平;市场表现出信心 我们只是缺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08:54 证券时报 | |||||||||
广发基金副总经理 朱平 年底市场终于表现出了信心,大盘虽然没有放量,但基金重仓股却明显地受到资金的亲睐。市场没有像许多场外资金担心的那样下跌,而是在盘整之后选择上涨,这让许多场外资金心中忐忑不安。
但如果从基本面的方面分析,其实上涨是完全在意料之中的。首先是股价经过五年的调整,考虑到对价因素,已经比H股要便宜;其次,随着2006年的到来,投资者反思2005年,发现年初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悲观预测是错的,所以市场开始变得较以前乐观;第三,本周公布了GDP的调整数据,低估了17%,主要来自于服务业,这表明,中国经济并不像大家以前认为的那样,依赖投资和出口,也表明投资的增长速度很可能可以继续维持;最后股改的速度明显加速,股改对价也基本固定,对股市上涨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但问题是市场对这些基本面并不是一点预见性都没有的,只是相当多的资金还是更愿意等待全流通的风险释放。 因为是年底,所以这段时间机构投资者跑得比以往更多一些,我总会重复我对于宏观经济仍会不错的判断,对估值已开始有吸引力的判断,对股市明年很可能会好过今年的判断。然后说,股市上涨的可能性很大,现在我们只是缺钱。不过,市场上不少的评论对此却有另一种解释,他们认为股市很难上涨的重要理由恰恰就是基金仓位很重了,所以基金重仓股已没有空间,大盘上涨也很困难,况且还有全流通的困扰。 但实际情况可能不一定是这样,因为,这个股市的投资者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金经理这样选股票的人,另一个是做资产配置的资产管理人。美国有两个管理大学资金的基金经理,他们的工作就是选择大类资产和基金进行配置,近几年的年均收益超过16%,排名全美第一。这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是市场只有基金公司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资产配置的管理者,他们同样遵循价值投资理念,这样当市场最需要钱的时候,基金经理就会接到这些人的电话说,你现在的组合是什么,市场很便宜,我们想申购。第二个结论是,这些进行资产配置的管理者也是非常有专业水平的,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宏观层面和不同大类资产的估值层面,比如明年债市的吸引力很可能要低于股市。只要这些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很高,就很难出现股市暴涨暴跌的现象,价值投资的也会体现的更充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