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专题摘要:2010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0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去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下降0.3%。[滚动] [评论]

相关视频

不支持Flash

专题内搜索

经济数据一览表

指标 12月经济数据 全年经济数据
价格指标
GDP - 8.7%
CPI 1.9% -0.7%
PPI 1.7% -5.4%
房价 7.8% 24%
增长指标
固定投资 - 30.1%
社会消费品零售 - 15.5%
PMI 56.60% -
工业增加值 - 11%
用电量 - 5.96%
外贸指标
出口 17.7% -16%
进口 55.9% -11.2%
顺差 - -34.2%
FDI 103% -2.6%
金融指标
M2 27.68% -
信贷 31.74% 9.59万亿
人民币存款 28.21% 13.13万亿

网友评论 更多>>

登录: 密码:

统计局解读

马建堂解读2009年经济数据

不支持Flash

图文解读数据——

GDP增速解读

CPI&PPI走势图

去年GDP比上年增长8.7% 四季度增长10.7%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

2009年GDP增8.7%成功保八

我国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马建堂:清醒认识中国人均GDP仍居世界百位后

马建堂表示,中国经济的总量在去年处在第几位,有一个基本的事实,我们人均GDP仍然是居世界百位以后。

2009年CPI同比下降0.7% 12月份同比上涨1.9%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12月PPI同比上涨1.7%,一年来首次转正。

货币政策宜适度从紧 CPI到3%就应加息

专家认为货币政策应该适度从紧,具体而言体现为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央票等数量型工具,同时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尤其是当通胀达到3%左右就应该加息。

机构称今年CPI处于可控范围

瑞银证券相关人士表示,预计2010年中国GDP增幅在9%以上。与此同时,CPI涨幅会处在3%至4%的可控范围内。

新增信贷走势

房价走势

PMI指数

进出口走势

央行:去年新增信贷9.59万亿

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68%,增幅比上年末高9.8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2.06个百分点。

“宽货币 均衡信贷”用心良苦

货币和信贷超经济发行,拉动总需求,阻止经济急剧下滑,但是一旦刺激政策把经济拉起来,“保增长”目标实现,必须要调整信贷投放节奏,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央行2010年工作会议:把握投放节奏优化信贷结构

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曾经明确提出要“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的货币政策基调。

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7.8%

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8%,涨幅比11月份扩大2.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5%,涨幅比11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

地方政府是房价推手

房价如此上涨,固然与应对金融危机、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实现“保增长”有一定关系,但是,也决不能否认地方政府为了GDP、为了政绩而推波助澜,成为房价上涨过快的“幕后推手”。

地产开发商:今年房价至少跌10%

“今年房价将至少跌10%!”广州某知名上市地产公司掌门人语出惊人。

12月我国制造业PMI为56.6%

2009年12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6.6%,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

PMI指数连续10个月超50% 显示我国经济稳定回升

12月PMI指数56.6%,至此该指数已经持续10个月保持在50%以上,显示出中国经济回升态势已基本稳固,并呈进一步增强趋势。

PMI指数创20个月新高 经济初显过热迹象

2009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从11月份的55.2上升至56.6,已持续10个月保持50%以上,创20个月来新高,显示中国经济回升态势已基本稳固。

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

2009年12月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430.2亿美元,同比增长32.7%。而在两个月前,进出口总值同比降幅还超过10%。

2009年全年贸易顺差同比减少34.2%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2009年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同比减少34.2%。

12月进出口同时井喷 警惕全球过剩产能潜入

尽管出口转正已成业内共识,但在看到2009年12月的数据后,专家们发出的更多是担忧声而非叫好声。

外储余额情况

工业增加值走势图

持有美债情况

发电量示意图

2009年财政数据

    时间
    财政收入
    详细
    2009年1月
    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131.61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265.03亿元,下降17.1%。
    2009年2月
    2月份,全国财政收入4108.23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50.52亿元,下降1.2%。。
    2009年3月
    3月份,全国财政收入4402.21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13.74亿元,下降0.3%。
    2009年一季度
    一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14642.0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29.29亿元,下降8.3%。
    2009年4月
    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5897.15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927.73亿元,下降13.6%。
    2009年5月
    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569.47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301.32亿元,增长4.8%。
    2009年6月
    6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867.47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123.65亿元,增长19.6%。
    2009年上半年
    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33976.1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832.05亿元,下降2.4%。
    2009年7月
    7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695.9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622.39亿元,增长10.2%。
    2009年8月
    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5237.47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389.54亿元,增长36.1%。
    2009年9月
    9月份,全国财政收入5609.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92.13亿元,增长33%。
    2009年10月
    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844.93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515.98亿元,增长28.4%。
    2009年11月
    1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5029.3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236.9亿元,增长32.6%。
    2009年12月
    去年财政收入完成预算 预计6.8万亿增长11.7%。

发改委

发改委定调“调结构”
发改委定调“调结构”

发改委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2010年将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投资重点向“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继续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

财政部

财政部: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部: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谢旭人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一方面不能减弱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防止过早退出导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得而复失;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证监会

一行三会定调2010年金融监管 证监会表态全力维稳
一行三会定调2010年金融监管 证监会表态全力维稳

证监会“两个进一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制度,坚持不懈地抓好市场监管,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稳妥有序推进岁末年初各项工作,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

央行货币政策定调 将严控房地产信贷
央行货币政策定调 将严控房地产信贷

央行2010年货币政策在保持适度宽松的同时,强调“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引导金融机构均衡放款或将是央行新一年的工作任务。信贷结构将得到调整优化,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新开工行业的贷款将被严格控制。基于流动性宽裕局面,数量型货币工具或继续维持。

保监会

保监会:积极支持中小保险公司加快发展
保监会:积极支持中小保险公司加快发展

2010年保险业结构调整仍将是保险监管工作的重点,延续2009年在产品结构和渠道配置方面的主动调整,2010年的结构调整或将深入探索保险业盈利模式转变等方面。不动产投资细则呼之欲出,保险资金有望通过不动产投资的方式多元化资金配置;银行股权投资在监管部门的合作协调之下将掀起一轮高潮,银行系保险公司或不断涌现。

银监会

银监会定调2010关键词 坚守风险底线
银监会定调2010关键词 坚守风险底线

银监会召开2010年工作会议,为今年的银行监管工作定调。会议指出,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增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成为2010年银行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展望2010

GDP增长速度

看点:明年政策对经济的拉动将有所减少,但外需、内需的好转和民间投资增长将推动GDP回复高速增长之路。

预测:坐九望十——与改革开放三十年平均增速9.8%相比,明年GDP达到10%左右,从长周期来看并非很高。

中国增长超9%
对外经贸大学报告预测:明年中国增长超9%

在复苏巩固后,各国会协调刺激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退出时机和机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将会继续存在但不会成为主流。而中国经济增长将在9%以上,贸易增长将超过15%。[详细]

王庆:明年中国GDP能冲十
王庆:明年中国GDP能冲十

美国摩根士丹利(简称大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预计,明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则增长2.5%左右。[详细]

祝宝良称,2010年的经济增速会在8.5%左右
祝宝良:2010年的经济增速会在8.5%左右

祝宝良表示,明年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增长稳定,而不是去强调更高或者更低的水平。“我个人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明年宏观经济肯定是要回落的。”[详细]

相关报道

  • 中国首次宣布预计2010年维持GDP增长8%
  •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称,工信部部长李毅中21日表示,中国明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是首次宣布将在2010年维持约8%的经济增长率目标。
  • 明年经济增长关键看启动内需实际效果
  • 根据银河证券测算,在中性预测下,明年我国GDP增长率可达9%,在谨慎预测下,也可达8.7%,在乐观预测下,将达到9.3%以上。
  • 2010年乐观的经济增长有隐忧
  • 尽管明年中国经济有望呈现高增长、低通胀态势,但是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都值得重视。2010年高增长、低通胀是我国“促转变”的最佳机会。

通货膨胀

看点:中国经济今年表现比较突出,明年经济增长不成问题。但鉴于多种因素影响通胀问题将成明年的焦点。

预测:预计明年我国CPI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全年上涨2.5%、4%左右,物价上涨压力将温和可控。

余丰慧:别轻言无通胀之忧
余丰慧:别轻言无通胀之忧

当前,居民消费品价格可谓直线上升。大蒜、辣椒、食用油涨价,面粉也有小幅上涨,肉禽蛋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特别是蔬菜价格近十天涨幅令人瞠目结舌。[详细]

王庆:通胀预期比较高
王庆:通胀预期比较高

今年我国新增贷款将可能达到10万亿元,无论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还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同时,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价格在不断走高。[详细]

沈明高:明年是否会有通胀取决于三个因素
沈明高:明年是否会有通胀取决于三个因素

明年是否会有通胀,主要取决于:信贷政策、货币供应量以及一季度开局的情况。他说,如果一季度冲得太高,就对通胀形成了压力,相反如果投资者相对谨慎,压力就不会大。[详细]

相关报道

  • 十大知名经济学家把脉2010:中国CPI升势温和
  • 受访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明年的通胀率将达到2%到3%。马骏解释道,表现上来看,通胀预期正在流入房市和股市。
  • 2010年CPI将保持在3%以内
  •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2010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很可能保持在3%以内,即保持温和通胀水平。
  • 2010年:通胀会来吗?
  • 某中央媒体对近百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我们正面临明显的通胀预期,但通胀还并未到来,有三成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认为目前我们正处于通胀之中。

刺激政策退出

看点: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何时退出,如何退出。

预测:货币政策先于财政政策退出。2009年下半年,信贷规模已逐步恢复到正常增速,宽松货币政策操作正悄然回归中性。而与长于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相比,明年财政政策将继续发挥“调结构”的明显作用。

温彬:预计2010年每个季度将提高一次准备金率
温彬:预计2010年每个季度将提高一次准备金率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温彬表示,唯一化解流动性过剩压力的措施就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预计2010年每个季度将提高一次,每次0.5个百分点。[详细]

焦瑾璞:经济刺激政策明年不会退出
焦瑾璞:经济刺激政策明年不会退出

焦瑾璞说,中央决定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非常合适的。有三个方面原因决定经济刺激政策明年不会退出。[详细]

李晶:明年或加息27个基点
李晶:明年或加息27个基点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市场主席李晶表示,国家还需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刺激措施,确保增长的势头。预计央行将在2010年中期开始调整基准利率,明年年内或加息27个基点。[详细]

相关报道

经济结构调整

看点:在今年经济增长成功实现V型反转并且保八无忧之后,明年我国GDP增长可能更快,经济结构也有望有所好转。消费所占GDP份额是否扩大,投资拉动增长比例是否下降。

预测:投资增速适度回落、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出口低位稳步复苏。

王庆:明年消费对GDP贡献度将达5%
王庆:明年消费对GDP贡献度将达5%

报告指出,2010年,贸易保护的方式将更加隐蔽、更具战略性,欧盟等或将发起更多贸易保护将成为中国外贸环境的新隐患,值得警惕。[详细]

左晓蕾:消费增长在经济增长中占比上升至42%
左晓蕾:消费增长在经济增长中占比上升至42%

我们预期,投资增长将在明年经济增长中占比下降至55%;消费增长在经济增长中占比上升至42%;顺差增长在经济增长中恢复到3%的水平。[详细]

张汉亚:2010年将是调结构非常好的时机
张汉亚:2010年将是调结构非常好的时机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调结构位列2010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的第二位,显示了中央层面对结构调整的重视程度。基于此,他认为,“2010年将是一个比较好的调结构时机。” [详细]

相关报道

  • 中国经济调结构要过“四道坎”
  •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场调结构攻坚战中,要如何跨过转变发展方式的门槛?
  • 内需造就新一轮黄金增长
  • 眺望2010年,以促消费、城镇化和产业调整为三大抓手,中国经济内需启动路线正在逐步清晰。伴随着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中国经济有望重启新一轮黄金增长。
  • 2010: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折之年
  • 2010年中国经济的重心将转向扩内需和调结构,从而逐渐释放中国的消费增长潜力。而同时,伴随着2010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额将上升到9.1%左右,从而进入9%~12%的瓶颈区域,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将实现逐步转型。

盘点2009

大事记

2009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楼市盘点

盘点2009房产市场:半年刚性需求 半年投资投机
盘点2009房产市场:半年刚性需求 半年投资投机

2009年房地产市场,大概用半年刚性需求,半年投资投机;半年惶恐,半年癫狂较为合适。年初的时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亟待一场小阳春“暖冬”;年末的市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却要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不管怎么样,2009年下半年房地产商真是赚得流油,不知天高地厚的终于有“豪气”敢说“不买我还涨”的话了。

盘点2009房地产市场:地王凶猛
盘点2009房地产市场:地王凶猛

房价疯狂,比房价更无厘头的是什么?地价!据传有开发商抱怨地方政府抢了开发商的风头,地王频现,地价屡创新高,连房价都甘拜下风。虽说是戏谈,但是从今年的地价走势上看,地价的涨幅的确不逊于房价,地方政府收入的土地出让金更是让开发商们自愧不如,此起彼伏、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地王,连成了楼市的胜景。2009,地王来势凶猛。

盘点2009年房地产市场:二手房井喷
盘点2009年房地产市场:二手房井喷

2009年北京房价上涨是疯狂的一年,成交量翻番、价格飞涨、供小于求、购房者恐慌,这几个短语可以说形象地概括了北京2009年楼市的方方面面。3月份开始前所未有的楼市暴涨潮,可以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下面一组数字说明了2009年楼市的疯狂,特别是二手房市场,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之势。

盘点房地产市场资本盛宴:61家房企融资4000亿
盘点房地产市场资本盛宴:61家房企融资4000亿

对于开发企业而言,2009年绝对是值得深刻记忆的一年,不仅因为疯狂上涨的房价带来巨额利润,更因为这一年资金来得如此容易。向来挑剔的资本市场在这一年,充满激情地拥抱着地产业,没上市的争相上市,上了市的轮流增发,不管上市没上市,集体发公司债。2009年,地产企业尽情享受一餐异常丰富的资本盛宴。

盘点2009房地产市场:房价疯狂
盘点2009房地产市场:房价疯狂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今年的楼市,非“涨”字莫属。如果要在这个字前加一个限定字,“疯”字绝对合适。短短9个月,北京楼市房价翻倍的楼盘已不罕见,涨幅高达50%以上的楼盘更是比比皆是。当大部分业内人已经看不懂房价时,只能用“疯狂”来形容。房价疯狂的2009年,会不会迎来更癫狂的2010年?

2009年楼市热词烂草莓奖 房倒倒排第一
2009年楼市热词烂草莓奖 房倒倒排第一

2009年出了不少“流行词”,什么“楼倒倒”、“楼脆脆”、“楼高高”之类的,一度成为网上点击量很高的词汇。虽然这些热词多半不是什么好事,可是,我们也不妨效仿好莱坞,颁个年度“烂草莓奖”,看看这些曝光在公众面前的都是些什么事情,引以为戒。当然,年内出现的热词,不仅仅是不好的,还有一些词也是本年度楼市上比较流行的。

2009年政策举措

专题内搜索

专题制作

  • 新浪财经 小匀
  • 联系电话 010-62675119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