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近5年一号文件主题

2008年: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007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6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4年: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关注焦点

鼓励推行省直管县体制

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

相关专题

全球应对金融危机
全球应对金融危机

自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各国政府携手出台救市政策应对经济危机。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中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引起国务院高度关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拉动经济。

专题摘要:中央09年农业工作意见今日公布,称将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干部计划,鼓励部分省推行省直接管县体制。[评论]

小调查

1.你对中央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哪项措施最感兴趣?
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
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鼓励部分省推行省直管县体制
推进大学生到村任职,实现一村一名学生

政策一览

  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1.增加农业农村投入。2.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3.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4.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二、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5.加大扶持粮食生产。6.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经济作物生产。7.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8.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9.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

  三、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 10.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11.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12.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3.加快推进机械化。14.推进生态工程建设。15.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16.推进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四、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17.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18.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19.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20.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1.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

  五、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2.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2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4.扩大劳动力就业。25.推进综合改革。26.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27.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土地流转背景

  • 土地流转
  • 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发展规模经营。
  • 论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 土地经营权改革体现了对农民意愿的尊重
  • 改革开放30年,从农村起步,现在又回到了农村,这正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的必然发展之路。
  • 中国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审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合法性后,“大包干”旋即风行整个农村。

农业政策

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
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

意见提出,2009年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并完善补贴办法。

土地经营权流转
土地经营权流转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农业农村工作定调
农业农村工作定调

09年农业总体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直管县背景 更多>>

  • 直管县
  • 1号文件中关于“直管县”: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 政策背景:财政改革大趋势
  • 一面是“乡财乡用县管”,一面是“省管县”,这两项改革的全面推行,其意义恐怕将不止于改革本身,它甚至将影响到整个财政管理体制乃至行政体制的重构。

农业版块个股行情 更多>>

专题搜索 更多>>

往期回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