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业大国的农业价值再定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4日 10:21  南方日报

  不是就“三农”谈“三农”,而是从整个国家的发展、安全、稳定和综合国力提高的角度来思考“三农”的出路。通过以城支农、制度创新提高“三农”的竞争力和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经济发展较快时期,农村能为我国经济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时期,又能为绝大部分富余劳动力提供可进可退的空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蓄水池”,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就要受很大的限制。

  一号文件提供的是一条走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作用、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控制人口增长、维持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内发型农业大转型之路。

  一号文件针对农村组织化的相关政策与措施,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法、自愿、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基础提供了保障,将希望的田野变为田野真正的希望。

  刚刚出台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世人瞩目。文件将改革的话语变成了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就如何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给出了28点详细的意见。其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有较强技术性和操作性的新方案,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关于农业价值再定位的大思路、大战略。

  在新的全球体系中定位中国农村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发展构成了新的全球体系发展的一部分。同样,我国农村的发展也深深嵌入了全球经济体系。在新的体系当中,一方面我国暂时无力通过尖端科技产业的利润再分配从根本上消除农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另一方面还意味着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推进城市化暂时也无法解决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此外,发展中大国的国情还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内外兼顾的道路,单纯依靠外向型经济是不够的。由此,扩大内需既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最大的机遇所在。

  一号文件从根本上来说,正是在新的全球体系中来定位我国农村发展。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例如,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一号文件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四个重点,旨在挖掘农村潜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农业对于整个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在务实和重操作的背后,文件隐含了对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新的全球体系中的角色与战略位置十分清晰的认识:一方面是加大以工补农的力度,促进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另一方面是挖掘农村市场对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动作用的潜力。不是就“三农”谈“三农”,而是从整个国家的发展、安全、稳定和综合国力提高的角度来思考“三农”的出路。通过以城支农、制度创新提高“三农”的竞争力和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一号文件的战略特征。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下打造“蓄水池”

  农村的潜力是我国经济稳步较快增长的内需保证,同时也是我国在新的全球体系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蓄水池”。在经济发展较快时期,农村能为我国经济提供丰富的、具备现代工农业和第三产业从业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时期,又能为绝大部分富余劳动力提供可进可退的空间,以及农村创业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蓄水池”,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就要受很大的限制。但是,这个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蓄水池”,并不能自动发挥功效,它需要从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组织培育等诸多方面予以精心建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党中央国务院2009年农业工作意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