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定调2009:保增长,促发展
·2007定调2008:实施从紧货币政策
·2006定调2007:继续稳健财政政策
·2005定调2006:继续搞好宏观调控
·2004定调2005: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2003定调2004: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
·2002定调2003:继续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
·2001定调2002: 扩大内需
·2000定调200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1999定调2000:突出抓好国企改革
日期 | 开幕开盘点位 | 闭幕收盘点位 | 涨跌幅 | 会后五日走势 |
---|---|---|---|---|
2008.12.8-10 | 2049.16 | 2079.12 | 1.46% | -4.92% |
2007.12.3-5 | 4838.56 | 5042.65 | 4.22% | 1.05% |
2006.12.5-7 | 2167.36 |
2156.75 | -0.49% | 4.28% |
2005.12.5-7 | 1093.1 | 1099.61 | 0.6% | 2.34% |
2004.12.3-5 | 1333.01 | 1339.64 | 0.5% | -1.46% |
2003.11.27-29 | 1412.31 |
1432.7 | 1.44% | 3.66% |
2002.12.9-10 | 1404.51 | 1383.84 | -1.49% | 2.33% |
2001.11.27-29 | 1705.51 | 1732.3 | 1.57% | 1.09% |
2000.11.28-30 | 2052.77 | 2067.07 | 0.7% | 0.21% |
1999.11.15-17 | 1451.54 |
1462.79 | 0.78% | 2.45% |
1998.12.7-7 | 1234.75 | 1224.08 | 0.87% | -3.35% |
所谓三步走,以三个时间点为界。其第一步,是3月人大会议,温家宝提交政府工作报告时,可根据明年年初的走势,提出政策调整要求,由宽松走向中性;其二是明年年中,是传统的宏观调控的调整期,可根据上半年经济走势、下半年趋势,作更大动作的调整,不排除去掉宽松政策,以稳健为政策要求;最后是下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布结束刺激经济政策,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全文]
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前的消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年11月份宏观调控政策的提前定调。去年11月,面对金融危机的非常经济形势,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甚至走在了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头。[全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无论是从同比还是从环比增速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在短期内为V形,但是在中期将呈现为W形,虽然在2010年没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但是在内在矛盾累积的作用下,2011年到2012年依然存在较强的中期下行力量。其观点的依据是当前经济反弹的核心动力仍然是政策刺激性反弹和存货周期调整,市场性自发需求依然低迷,市场自我循环内生增长的动力机制仍然没有形成。[全文]
·钢铁: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通过淘汰落后、联合重组和城市钢厂搬迁,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推动钢铁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水泥: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执行等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对不符合上述原则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
·平板玻璃:严格控制新增平板玻璃产能,发展高档用途及深加工玻璃。
·煤化工:今后三年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项目。
·多晶硅: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
·风电设备:严格控制风电装备产能盲目扩张,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结构,维护市场秩序。
李晓超表示:从今年价格的走势来看,尽管我们的同比还呈现出下降,但是从7月份CPI的环比出现持平之后,8月份、9月份环比都出现了上涨,PPI环比连续出现了7个月的上涨。应该说,当前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问题。 [全文]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表示,三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好转态势,同时流动性和通胀压力逐步积累。当前在货币政策操作上要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全文]
我们认为由于CPI翘尾因素的逐渐缩窄,以及近期农产品价格及肉价的上涨,CPI可能将于11月份转正。明年CPI大概在2.5%-3.5%之间,属于温和通胀。[全文]
“包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内的多位经济学家均建议,在通胀尚未构成现实压力的情况下,应抓住良机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依赖,同时推进资源价格改革。 [全文]
物价判断现在有比较大的分歧,我认为明年上半年应该说没有很大的问题,在3%左右可能性很大,但是年终以后这个走势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全文]
未来中国最有效的办法,大概就是加速人民币的升值,通过提高人民币的购买力来抑制通胀的“进口”。而从长远看,中国应该探索改变目前这种粗放型发展模式,发展高技术产业。 [全文]
增强中国经济机体的免疫力,调整经济结构,必须增强内需主要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应该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出发点。要全面把握对外开放的内涵。[全文]
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眼考虑:一是政府投资应从铁路、公路、机场等方面转向关注教育、公共卫生等国计民生方面;二是要继续加大对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项目的限制;三是未来新兴的主导产业应进一步发展,这是未来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重点,有助于国家经济向新一级台阶迈进;四是要重视投资主体的变化,不能只靠国家及国有资本的投资,必须强调民营资本的作用。[全文]
国务院批转了发改委、工信部等十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认真贯彻执行。 [全文]
根据38号文件抑制产能过剩的几个原则和政策导向,未来将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发布引导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文件,相关内容年底之前基本上可以出台。其基本原则就是更多的用市场机制来引导,更多的用标准来约束。[全文]
证监会移交给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权利包括:企业增发、非公开发行、可转债和上市公司债。根据相关规定,今后钢铁、有色、水泥、太阳能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如果有通过上述手段的融资计划,需要获得国家发改委向证监会出具的批复文件。[全文]
对于整个产能过剩做详细的分析,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进行分析,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产能过剩,70%是规划性产能而不是实际产能。“这种情况下我们观察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我想哪个产业的发展没有经过一个产能过剩的过程,哪个产业的发展是依靠国家的这种干预性政策能够把这种产能过剩治理了?”[全文]
明年中国经济仍面临“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压力”在内的七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是2010年内地房地产业能否保持稳定发展,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经济高度关联的产业,占GDP的6.6%和四分之一投资,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达到60个。[全文]
对于近日传言的上海等地统一将二套房利率上浮10%,上海一位商业银行人士表示,从央行层面目前没有新政策下发到各商业银行。业内的猜测是,政策仍是原政策,只是部分银行近期对中介公司再次重申了严格执行标准的原则。 [全文]
地产股终于摆脱了前段的颓势,又来到一个比较关键的关口。10月成交量整体是超市场预期的,4大城市部分城市惊人反弹,有的虽整体没有大幅度环比上升,其原因是统计的时间本身有限,有假期因素的影响,同比看提升很明显。[全文]
针对房市的失衡现象,自去年下半年起,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刘慧勇、清华大学李稻葵以及住宅法专家李明等学者,各自提出了再次对住房制度进行改革的方案。由于是相对我国1998年首次实施住房制度改革而言,社会舆论称之为“二次房改”。 [全文]
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急剧下滑的大背景下,“保增长、促发展”成为主题。[专题]
胡锦涛发表讲话,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明确提出经济工作的要求。[专题]
专题制作:新浪财经 橘梗
电话:010-62676490 点击发送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