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存在三大结构性失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4日 11:51  舜网-济南日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在《上海商报》刊文说,未来中国经济必须直击三大结构性失衡。

  一是长期要素投入失衡与投资驱动型增长。资本利用率在加大,而投资效率却呈下降态势,资本低效率的投资不断加大,投资规模会在短时间内积聚过剩的生产能力。当过剩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市场找不到实际有效需求就会促使企业加大出口,形成出口导向和资本密集导向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凸显粗放型特征。

  二是资本回报率和生产要素回报率的长期失衡。近年来,我国资本回报率上升迅速,而劳动力回报率增长缓慢,甚至有下降的趋势。30年来,我国长期处于低要素价格状态,包括低土地成本、低环保成本、低资金成本。正是这种扭曲在某些行业和地区造成了外商直接投资的超常流入。所有这些失衡不仅意味着资源的错配,也是中国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的内在根源。

  三是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非一致性失衡。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对就业产生多大拉动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增长产生了挤出作用,体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毫无疑问,中国应该把解决就业问题当作一个长期性的战略问题来加以考虑,而不能仅仅当作经济发展的一个从属问题。

  从失衡到再平衡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每次危机都是对失衡的一次纠正。中国需要正确区分长痛与短痛,在经济增长引擎转换过程中,由于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经济增长回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阵痛过程,中国如果以此为转型机会,向均衡方向收敛,那么由于结构调整而带来的经济增长回落将是走向经济健康、成熟的有益代价。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