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结构调整升级:下阶段政策重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9日 09:00  中国经济时报

  ■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产业政策篇■本报记者江宜航见习记者童彤国家统计局上22日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持续回升的态势更为明确,支持经济恢复较快增长的因素进一步增加,年度保八目标已经没有悬念。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建议,随着经济企稳回暖,在继续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未来的产业政策重点,应由当前的保证各产业的稳定增长,逐渐向各产业的结构升级转变。

  经济回暖难掩产业结构失衡隐忧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同比增长8.7%,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表明工业生产增长逐季加快。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王晓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上述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整体回升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他说,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振兴规划,为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支持。有机构预测,2015年之前我国将在实际工业增加值方面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然而,全球最大规模掩饰不了我国制造业的根本性问题。

  目前,政府支持的经济增长向企业、居民和市场支持的经济增长的转变尚未完成,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过程当中,面临的结构调整压力非常巨大。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已渐渐步入复苏,但是在失业率不断创新高的压力下,各国为了保持本国的制造业优势,纷纷使用各类贸易保护措施,从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轮胎特保案到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可以深切体验到这种贸易保护的示范作用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严重威胁。所以,我国在制造业复苏的同时,更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维护好现有比较优势的同时,致力于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他建议,在我国经济总体上企稳向好、持续回升的情况下,保增长已经不是当务之急,而应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升级作为下一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把“调结构、促升级”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张孝德表示认同。他说,目前中国经济出现的回暖增长,基本上属于传统产业修复性增长。正在进行的刺激需求政策,也是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政策。如果不把培育需求的着力点,转移到培育新兴产业上来,有些刺激需求的政策导致的后遗症将使某些产能过剩的产业更加过剩。

  产业政策调整迫在眉睫

  “支撑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魏际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目前国内产业门类基本齐全,但不同门类产业在规模、盈利能力、技术水平、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他说,首先,我国部分产业或某些产业的高端领域尚不具有国际竞争力,如光纤制造装备、集成电路制造装备,核心石油化工制造装备、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装备、创新药以及部分高端生产型服务业如航空货运、航空物流等。其次,产业增长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特征明显,这使得中国产业未来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再其次,世界产业格局正在经历自二战以来最重大的变化,一些重要产业的关键领域面临技术突破和结构升级。最后,世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深刻的影响,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面临着新一轮的世界范围内的配置和重组。

  “未来政策应更多地从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着力。”魏际刚建议。

  对于未来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产业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万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眼考虑:一是政府投资应从铁路、公路、机场等方面转向关注教育、公共卫生等国计民生方面;二是要继续加大对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项目的限制;三是未来新兴的主导产业应进一步发展,这是未来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重点,有助于国家经济向新一级台阶迈进;四是要重视投资主体的变化,不能只靠国家及国有资本的投资,必须强调民营资本的作用。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