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今年中国经济最大挑战是防通胀

  证券时报记者 郑晓波 张 达

  本报讯在昨日举行的“首届中国经济年会”上,多位专家对今年我国的通胀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将好于去年,而防止通胀、控制通胀预期将是今年中国经济最大的挑战。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对于今年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与会经济学家并不担忧。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经济急剧下行、不是增长率的问题,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他认为,今年中国经济要把握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和管理好通胀预期这三者的关系。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对此表示认同。他说,今年经济增长速度不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总体来看,政府在投资方面可调整的余地非常大,工业投资如果下降,各种基础设施的投资空间还非常多,消费也不错;出口方面也不会太差,因为中国出口非常有竞争力,只要世界经济保持平稳,中国出口就不会太差。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表示,从国内外经济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存在有利的因素比去年多。他指出,目前美国、欧洲经济都在复苏,我国民间投资也在启动,因此今年我国经济形势比去年要好,虽然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

  通胀问题不容忽视

  尽管今年中国经济存在很多有利的因素,但通胀问题不容忽视。方星海表示,今年,宏观经济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控制通胀预期。“通货膨胀率今年能达到多少跟货币政策有关,同时也跟人们对通胀的预期有关。”他说,当前,中央提出要管理通胀预期,而且央行也出台了一定的措施。但他仍担心,全球基础产品的价格包括食品价格上涨会传导到国内,从而引起输入型通胀。

  北大经济研究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冯科也指出,我国是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国家,大概能承受6%的通胀率。他认为,今年一季度我国气候恶劣,夏粮有可能出现歉收,这将直接导致未来农产品价格上涨,加剧通胀预期。他预计今年9月—10月份,我国会出现温和的通货膨胀。

  与上述观点看法有所不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虽然去年货币政策超宽松,使人们对今年的通胀预期高涨,但去年全年CPI可能为负、粮食丰收,以及货币政策调控的情况下,今年的实际通货膨胀水平不会恶化。他预计今年全年CPI在3%左右。

  在关注物价的同时,专家还对资产价格展开热议。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表示,今年的物价问题,特别是资产价格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警惕。他说,资产价格的膨胀造成了数次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宏观调控的公敌。他建议宏观调控部门关注信贷扩张和热钱流入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汤敏指出,虽然今年我国经济形势比去年要好,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就是房价问题。他认为,如果今年房价还像去年一样飙升,会造成经济不稳定,形成更大的大泡沫,而泡沫早晚要破灭。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