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武汉之恋》连载——之十三

2021年04月03日09:50    作者:阎志  

  卓尔创始人阎志所著的长篇小说《武汉之恋》(五卷本),时间跨越近四十年,起笔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武汉,落笔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前夕。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傲立于时代潮头的那些弄潮儿的成长经历及其情感故事。

  第三部:春风起 秋风逝(之三)

  11

  郑华退出正和拍卖公司后,在家赋闲了两个星期,决定还是应该再出来做点事情。他毕竟是学经济出身,在政府部门待过好几年,又有创业的经验,加上对经济形势、企业发展比较热衷,一直都在研究,这些都是强项,不用可惜。他思虑再三,认为给一些国企、外企、私企做一些咨询的服务,倒是个不错的方向。

  说干就干,郑华开始张罗,准备办一家咨询公司。他在经济日报社附近租了一小间办公室,还招了两个人。

  郑华给自己创办的公司起名为“慧信咨询”。开业那天,郑华喊了一些老同学、老同事过来热闹一下,唯独没有邀请陈东明。没想到的是,陈东明却不请自来。这让郑华很过意不去,连忙跟陈东明解释:“我是知道你忙,所以没敢惊动你。”心里还是很感动,陈东明作为老同学、好朋友,对自己一直还是不错的。又联想到吴爱军的事情,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把这件事过于放大了。

  陈东明说:“我们都是老兄弟了,就别说这么见外的话。你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你的公司开业就是我的公司开业。”

  开业仪式也不像正和拍卖公司搞得那么盛大隆重,大家站在办公室门外鼓了几下掌,把挂在门口的红绸布揭了,又拍了一张合影,便涌进了办公室。

  热闹了一会儿之后,郑华说:“我在旁边餐馆定了两桌,请大家移步过去,吃顿便饭。”

  大家都说:“今天是个好日子,郑总请客,我们一定要多喝

  几杯。”

  酒桌上,郑华主动先敬了陈东明一杯:“东明,过去的事我有做得不对之处,还请你多包涵。我们的兄弟情,全在酒里了。”说完一饮而尽。

  陈东明也干了,提醒郑华说:“今天你是主角,来的人又多,你少喝点,别喝醉了。”

  对于吴爱军的事,杨曼丽也很清楚。郑华辞职后,她也没有因此责怪陈东明,反而劝郑华说:“东明大哥做事讲原则,这是对的。他有他的道理,你不要太苛责他。”这次看到陈东明也来了,知道他没把郑华当外人,心里暗自感激,更觉得陈东明为人很不错,确实像个当大哥的。

  等到大家都走得差不多了,陈东明对郑华说:“郑华,慧信咨询也开张了。我手上正好有件事,想委托你们公司来做。”

  郑华忙问:“什么事?”

  “我想了解一下世界艺术品的发展趋势。”

  郑华说:“这和拍卖和收藏有关,你不是更懂吗?”

  陈东明说:“我现在抽不出那么多时间。我还要张罗下一次拍卖会。你也知道,做拍卖公司,必须要紧跟世界潮流。你愿不愿意帮我做一下趋势分析?我付费。”

  郑华说:“我可以做,费用就算了。”

  “我们两家毕竟都是公司,公司之间还是要按正规流程走。你看,签个十万元的合同怎么样?”

  郑华马上明白过来,陈东明哪里是找自己帮忙,分明是在照顾自己的生意,他的眼圈一红,低声说:“谢谢老哥了。”

  陈东明说:“我们是兄弟,老是谢来谢去的干吗?我让办公室的齐胜象明天下午过来,你们把合同签一下。两个月后能给出趋势报告吧。亲兄弟明算账,我可是要看到有质量的报告的。”

  郑华说:“没问题。”

  送走陈东明后,郑华夫妇又在公司坐了一会儿。杨曼丽说:“我一直觉得东明大哥是个能干大事的人,这次你不反对我了吧?”

  郑华握了一下妻子的手,说:“之前吴爱军的事,确实是我公私不分、意气用事。东明注定会成为大人物。”

  杨曼丽紧捏了一下郑华的手,说:“你也会是大人物的。”

  郑华呵呵一笑:“我倒没有敢这样想。”

  12

  现代公司自打赢了那场国际官司后,发展可谓顺风顺水,于一九九三年顺利上市。好事成双,田路也结束了单身,结婚的对象正是他的初恋林静。

  说起来,林静才是这两桩美事中当仁不让的主角。如果不是她暗中提醒田路,在那场跨国诉讼中现代公司就不可能反败为胜,不要说上市的美梦做不成,也许早就宣布破产尸骨无存了。她的手下留情,让她的辩护以失败告终,美国委托方恼羞成怒,律师事务所老板也可能是迫于客户压力,逼她提交了辞呈。辞职后,她的家庭也受到了影响。原来李小刚教授一直想要一个孩子,可是林静工作繁忙,此事便一再搁置。现在林静赋闲在家,李小刚教授认为正是好机会,没想到林静还是说没准备好。李小刚教授很生气,指责林静嫁给他是别有用心。林静素来心高气傲,她因为这段婚姻疏远了很多老同学,别人认为她攀高枝她也懒得申辩,可李小刚教授情急之下这么说,却着实伤到了她。也许,她和丈夫之间的问题根源并不在孩子,而是李小刚并不了解她。她为此苦恼,并决定出国。李小刚更加生气了。当时出国留学热导致了很多夫妻离异,他越发认定林静是以婚姻做跳板,最终的目的是要去美国。夫妻两人都是倔强的脾气,最终选择了和平分手。

  林静离婚和准备去美国的事,她只告诉了于真。在北京,她和于真来往较多,关系也变得亲密。上大学时,她们都住在老斋舍,还曾一起去东湖郊游过,除此之外,一个是外语系的才女,一个是中文系的作家,她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尽管如此,她们却都小心翼翼地避开田路。田路第一次漂流长江时,于真曾当面问过田路:“为什么要漂流长江?”却被熊志一岔开了话题。之后,于真再也没有提过这个问题。田路喜欢林静,在武汉大学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于真不过是装糊涂,或者是想让田路当面承认。林静何尝不知道于真心里有田路,也从来不点破。直到美国公司状告现代公司,才让整件事情变得微妙起来。于真帮助田路争取公司上市的所有努力,很有可能在林静的步步紧逼下化为乌有。结果峰回路转,现代公司转危为安,这个结果让包括田路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只有林静和于真心照不宣。还是女人最明白女人,尤其是当她们心系同一个男人。于真想的是,田路当初为林静做的诸多表白,即使不被林静接受,甚至一度让她反感生气,但那何尝不是一种爱的反应,林静的内心不可能不被打动。在林静看来,像于真这样默默等待田路,这么多年过去丝毫没有减弱,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相较之下,李小刚从来没有这么对待她。伤心之余,她也为田路感到高兴。如果田路和于真能够走到一起,她即使远在美国,也会衷心地祝福他们。

  “于真,你哪天有空,我们聚一下吧。”林静拨通了于真的电话,“我要去美国了,可能会在那边待很长时间,也许就不再回来了。”两人约着见了面后,于真才知道林静和李小刚离婚了。

  犹豫再三,在林静出国前一天的晚上,于真还是给田路打了电话。因为田路对她说过,官司获胜之后,他准备向林静当面致谢,结果却没见到林静。现代公司能够转危为安,林静的功劳最大。潜意识里,于真也不希望这个遗憾会一直留存在田路的

  心里。

  “田路,有一句话我早就想问你了,憋在心里快十年了。”

  “于真,咱们两个谁和谁啊。你想问什么尽管问,我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田路虽然觉得于真在电话里的语气有点怪异,但还是乐呵呵地说。

  “毕业前,你第一次长江漂流,我们在阳逻为你壮行。那一天的情形,你还记得吗?”

  “记得,怎么会不记得呢?当时我可真饿啊,你给我打饭,我差点把饭碗都给吞下肚。”

  “不是吃饭,也不是喝酒。我当时问过你一句话,你为什么要漂流。这个问题,现在我还想再问一次,这次你不会避而不

  答吧。”

  田路有点蒙。他没想到于真早年间的事情还记得这么清楚,现在旧事重提,不知道她想要指向何处,一时沉默不语。

  “你不想回答就算了。其实每个人的心里早就有答案了。田路,林静离婚了,她准备一个人远渡重洋去美国,明天下午的航班。我想,你或许应该去见她一面。”

  “谢谢你,于真。”

  “谢什么,我们是好兄弟,一起喝过酒,还一起吃过热干面的嘛。”

  于真挂掉电话,两行眼泪悄然滑向腮边。如果田路和林静真的能走到一起,那自然是最美满的事。即使林静还是去了美国,田路等候的人也绝对不是她于真。想到这里,于真顿时释然。她本来已经和林静说好,下午去送机。现在更合适的人正在赶过来,她就不必再去机场了。田路和林静想必会有很多话说,留给他们的时间,可能只有安检前的一小会儿,也可能是漫长的光阴。

  对田路来说,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相关的记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次无疑是四年前他成功挽留下准备出国的林静。接到于真的提醒后,他即刻坐上当晚的火车赶往北京。车轮咣咣响,汽笛长鸣,往事汹涌。田路原以为自己对林静的感情已经放下了,其实没有。甚至在认识冯遥之后,他对冯遥无尽思念的背后也隐藏着林静。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他对冯遥的感情更像是兄妹,而他对林静的感情才是火热的、不可抑制的。当年二号航站楼还只是可行性报告里的建筑物,出现在展示区的沙盘里。田路心急如焚地赶到国际机场,几乎把每一个背影像林静的长发女子都拦了一遍,生怕一不小心就把林静给漏过去了。

  林静就这样看着田路一如当年,冒失然而不容有失地走到了自己面前。她笑了,结婚之后她发现自己并不了解自己的丈夫李小刚教授,可奇怪的是,唯独田路让她一览无余。田路做什么都坦坦荡荡,带着孩子气,有点莽撞,但都是透明的。在大学里,田路喜欢她,她当然知道,却始终没有接受,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她还是太年轻了,被人喜欢固然能满足她的虚荣心,但她更向往的是成人世界里的成熟和知性。因此,当她面对的是田路和陈东明,她更愿意接受陈东明。当李小刚出现后,她马上被李小刚身上的学者气息征服了。这是年轻人都会犯的错,这也是成长的代价。早熟如林静,也要交这笔学费。当在法庭再次看到田路时,她却疑惑了。她在心性上似乎没有多少长进,而田路却突飞猛进,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风度翩翩的男人。田路加入“跨学科沙龙”,她以为是无聊的搭讪。田路在寒假跑到四川来看她,她虽然感动却觉得是孩子气之举。田路在露天电影的屏幕上给她献上情诗,她觉得是轻浮的举动。田路去做长江漂流的勇士,她觉得是好出风头。所有这些都不足以让她相信田路是爱她的,最多只能证明田路还不成熟。当田路站在法庭上,作为被告方听她宣读证词时,她无法集中注意力,总是想去看他。田路几乎没有变化,孩子气依然还在,从他的表情看出来他已经准备举手投降了。为什么,现代公司难道不是他和兄弟们一起拼搏的心血吗?她感到诧异,不是因为在一桩侵权案件中看到自己的老同学输了官司,而是觉得这个老同学居然还是一副老样子,输了一场需要赔偿一千万美元的官司,依然要一肩承担下来。他到底是怎样的人?自己是不是因为感情做出了轻率的判断?这么做对田路,是不是太过不公了?

  林静把墨镜取下,等到田路走近身旁才重新戴上,问:“田路,你怎么来了?”

  田路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我来,是希望你不要走。”

  林静摇摇头说:“北京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我留恋了。”

  “你跟我回武汉去。”田路热切地说,“对,回武汉。大家还没有感谢你呢。你不能就这么走了。”

  林静有些意外:“回武汉?在武汉我能干什么?”

  田路说:“加入我们现代公司,现代公司需要你。”

  林静愣住了:“你们是生物科技公司,可我只懂外语和法律。我能做什么?”

  “你能做的可多了。你看,你一句话挽救了现代公司,帮我们减免了一千万美元的赔偿。不,还不止一千万美元。现代公司是要准备上市的,你的一句话挽救了一个上市公司。”

  田路夸张的说法让林静不由得笑了。

  田路顿时有了自信,侃侃而谈:“你看啊,现代公司里面,我是学哲学的,熊志一是学新闻的,我们也没有因为用非所学就退缩。而且通过和美国公司的这场纠纷,我觉得现代公司更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才。我们的产品要走出去,没有专业的法律人士提供保障是不行的。再说,国内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你何必舍近求远,要一个人跑到美国去呢?”

  其实,从接手这场官司起,林静就意识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要不然一个美国公司不会盯上武汉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其根本原因还是他们看中了中国巨大的市场,不希望在进军中国市场时遇到强劲的对手。ABAND之所以要大张旗鼓地打这场维权官司,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当然,他们偷鸡不着蚀把米,反而扩大了现代公司的影响力。这些年,她和各种委托方公司打交道,深知势的重要。现在,势就站在现代公司这边,短期内快速发展是可以想见的。而在市场经济中,抢占先手的重要性毋庸多言。面对田路的邀请,林静很难轻易就拒绝。

  “这样吧。你先到现代公司看一下,再决定去不去美国。”田路真诚地说,“就算你还是打定主意去美国,也先回武汉一趟。一来呢,去看看珞珈山,看看老斋舍。二来呢,你好歹要让我们现代公司向你表示感谢。”

  随着林静的加盟,现代公司开始高歌猛进。新产品研发颇为顺利,推出的高端产品,由于竞品少,市场占有率高,利润空间很大。林静负责开拓国际市场,半年时间不到,好几款药品、制剂已成为东南亚的畅销产品。林静也从国际市场部经理升任

  副总。

  一九九三年春天,正是樱花盛开的时节,现代公司每位员工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的公司正式上市了,用的是计生委的指标,公司也正式改名为武汉现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随后田路又宣布了一个喜讯:他和林静准备结婚了。最开心的自然是宿舍里的这帮哥们儿:老潘、熊志一和陈宝林。想当年他们帮助田路一起追的女孩,现在终于答应成为田路的妻子,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

  不过,林静坚持不让田路大操大办。熊志一觉得不公平。对于林静这是第二次结婚,可对于田路这是第一次结婚。人生的第一次,就应该风风光光的。陈宝林问他:“是谁结婚?”熊志一说:“废话,当然是田路。”陈宝林又问:“你听谁的?”熊志一说:“我听田路的。”陈宝林再问:“田路听谁的?”熊志一说:“田路听林静的。”在陈宝林的灵魂三问面前,熊志一彻底败下阵来。两个人曾经因为刘越兰闹过别扭,差点老死不相往来。因为田路漂流长江,他们才相互说话,但熊志一心里终究有个疙瘩,陈宝林心里始终存有愧疚。等到刘越兰结婚,新郎既不是陈宝林,也不是熊志一,两个人才算彻底和好。王慈也很高兴,终于有一个人的等候开花结果了,让他觉得等候还是有意义的。陈东明为田路高兴之余,难掩失落。他并不怀念林静。当他刻下“始”字,其实已经选择了放下,选择了出发。而田路的坚持和执着,更让他动容。田路果然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创业的路上有田路,他感到庆幸。田路的存在,对陈东明来说,既是安慰,又是鞭策。千言万语都融在一句话里,他给田路送去电话祝福:“田路,你总是在制造惊喜。”

  婚后林静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公司建制上,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司法务,她修订了很多规则,相比田路管理公司时的随意,公司一下子变得像“正规军”和“王牌军”了。在林静的推动下,现代公司呈现出全新的气象。

  偏偏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陈宝林的一个姨家表哥听说他在上市公司做到了销售总监,想成为当地的药品代理。陈宝林了解他这个表哥,只有初中文化,以前干过小买卖,口碑并不好,开始是严词拒绝的。表哥一招不成又想一招,提着一大堆保健品直接去了陈宝林的父母家,一上来就开始诉苦,说老家日子不好过,生意难做赚不到什么钱,孩子上不起学,老婆都快跟人跑了。陈宝林的母亲心软,见不得大外甥这么惨兮兮的,便劝陈宝林帮扶一下,还打包票说虽然表哥以前有过不检点,毕竟是老皇历,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再说吃过亏的人容易长记性,这回一定会本本分分做生意。

  陈宝林没有办法,便向田路推荐了表哥。当时公司正需要代理,田路觉得找别人做也是做,不如找自己人用得放心,便安排了一个襄阳的药品代理点让陈宝林的表哥负责。没想到就此埋下了隐患。

  表哥开始的时候很上心,销售得也很好,带来了不少收益。陈宝林这才放下心来。没想到工商局突然找上门来,说有人举报现代公司卖假货。田路一头雾水,说:“这绝对不可能,是不是哪里弄错了?我们都是统一批次统一厂区生产的,又经过好几道严格的检验然后才推向市场,不可能有假货。”但是工商局的人一再咬定查出了假货。

  如果确有其事,那可是一件大事。田路马上召集公司销售人员,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一层层追查下去,最后才弄清楚假货是从襄阳的代理点分销出去的。

  陈宝林很是自责。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他就不应该托大,以为表哥真的改过自新了,没想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表哥铸成大错,还把自己也搭进去了。田路安慰他说:“宝林你也别急。好在现在市面上流出的假货不多,我们把它们都追回来就行,损失是有一点,但不会太大。”

  “都是我不小心,给公司捅了这么大的娄子。”陈宝林愧疚地说,“我表哥那边,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还有我,我用人不严,对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愿意个人来承担这一切。”

  田路说:“这个以后再说。当务之急是要处理好这件事,不要让影响扩大。”

  陈宝林作为销售总监,发挥出了他独当一面的能力。先是安排人手把市面上的假冒产品全部追回,对所有买家也都做出了高额补偿,让他们放弃了报案。公安局没有立案,工商局见他们处理得及时到位,也没有深究,只是下了一纸通知给现代公司的法务代表,也就是林静,让她去参加药剂制品的相关法规培训。

  陈宝林松了口气,田路也打算不予深究,但林静很生气,把陈宝林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宝林,这事虽然没有闹大,但影响已经产生,这对公司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必须严肃处理。这件事是由你引起的,你也主动提过要承担公司的损失,就从你的工资和奖金里扣除。另外,销售总监的职务你目前也不能担任了。这两个处理,我会对全公司发通告。”

  陈宝林说:“这件事我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也向老田道歉了。我接下来一定会好好干,把这笔损失赚回来。”

  林静说:“公司有公司的规定,我们必须遵从,并严格执行。营销总监的位子你不能再坐了,我会和田总研究一下,看公司哪个部门哪个岗位更合适你。”

  陈宝林开始着急了,说:“不做销售总监,我就没办法尽快弥补公司的损失了。我不同意你这样的处理。”

  林静说:“你现在有点激动,还是先回去平静一下,等通知吧。”

  林静是公司副总,又是田路的妻子,陈宝林不好再申辩,垂头丧气地离开。思前想后,他越发觉得愤懑,觉得自己运气不好撞到了林静的枪口上。林静是存心要打压他,借以立威。公司上下,谁不知道他陈宝林是田路的老同学,就算余三石、宋佳他们见到自己,也都是客客气气的。他是做错了事,用错了人,可他也努力把影响降到了最低,田路还表扬了自己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怎么到了林静那里就要撤自己的职呢?摆明了这是找碴、打自己的脸!他去找田路,开口便说:“老田啊,看来现代公司我是待不下去了。嫂子要赶我走!”

  田路把陈宝林安抚了一通,劝走后,便去找林静:“这事已经处理好了,也没造成多大损失,我看就这样吧。再怎么说,宝林也是无心的,况且也积极补过了。襄阳的代理是他表哥不假,但这个人选也是我做的决定。”

  林静有点不高兴。陈宝林去找田路告状也好诉苦也好,都在她意料之中,她只是没想到田路这个救兵一搬就到。本来,她还是认可陈宝林的能力的,陈宝林虽然用人失察,但作为销售总监的能力还是有的,她是打算以观后效的。惩罚陈宝林,是因为必须惩罚,否则公司的规章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无论奖罚都会失去相应的效力。这一点,她不相信田路不明白。然而田路的言行,却表明他是明知故犯。这在现代公司的管理上是大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跨国公司都会聘用职业经理人的原因。职业经理人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才能够在管理上不偏不倚,在决策上摒除干扰。林静平静地说:“谁的责任谁负责。如果你也有责任,也要接受相应的惩罚。不管怎么说,陈宝林的亲戚是他介绍进来的,他又是销售总监,明知亲戚品德不好还要把这样的人介绍进来,问题就更严重了。这件事他不仅要负主要责任,而且他也不能再做销售总监了。他的能力是一回事,他的私心是另外一回事。一个有私心的销售总监,会把公司的信誉全毁了。”

  “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不管人是谁介绍进公司的,总之还是以和为贵。大家都是好兄弟,你就再给他个机会吧。”田路有些近乎央求了。

  林静没有退让:“这件事很严重。虽然补救及时,没有造成恶劣影响,但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吸取教训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强化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一旦公司规章制度人人遵行不悖,这反而是坏事变好事。现在不对陈宝林做出相应的惩罚,对公司的发展将是致命性的伤害,一旦没了口碑,公司的发展必然举步

  维艰。”

  “你说的都很对,但有没有考虑到团结?伤了兄弟和气,就无法再把心聚到一起了,心散了,还能一起战斗吗?别的事我都可以听你的,但这件事你要听我的。”

  “你,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话!你以为我愿意得罪朋友吗?我还不都是为了公司好?”林静越说越生气,“你当初邀请我加盟,不就是让我把好公司的制度关吗?你这么快就忘记了吗?”

  田路过去搂住林静的肩膀,说:“我说过的话我都记得。但这次我确实也有责任,你就高抬贵手,放过宝林这一回吧。”

  林静甩开田路的手,转头就走,丢下一句话:“你一直都是这么意气用事!”

  两个人心里都不痛快。

  第二天上午,陈宝林就主动提出了辞职。田路更加左右为难,他不想因此伤了自己夫妻间的感情,又觉得还是要给陈宝林一次机会,于是又去找林静。林静的态度依然坚决,丝毫不肯让步。田路实在说服不了林静,只好批准了陈宝林的辞呈,心里觉得很对不住兄弟。

  陈宝林离职后,请销售部门的几个同事吃饭,把熊志一也叫上了。席间陈宝林喝多了,感慨大学的美好时光,几个好兄弟不分彼此,恨不得穿一条裤子,如今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喻鹏飞咕哝了一句:“田路这次可不仗义,不能娶了老婆忘了兄弟!”

  熊志一也有些愤愤不平,拍着桌子说:“这个林静,真是太不近人情了。明天我就找她说理去,是不是要把我们兄弟都赶走了,她才高兴。”

  陈宝林哭了,泪眼蒙眬地说:“志一啊,虽然咱俩年轻时候因为一个女人闹得很不开心,但咱们毕竟是睡上下铺的好兄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关键时候还是你最挺我。不过兄弟我也要劝你一句,不要为了我一个离职的人再去找林静。你不要得罪了她,你还有大好的前途。不像我,被好兄弟扫地出门了。”

  熊志一又想到了刘越兰,因为她,他和陈宝林多年以来一直心有芥蒂,没想到最终她还是嫁给了别人,为别人生了孩子。熊志一悲从中来,拍着陈宝林的肩膀说:“不说了不说了。女人心海底针,红颜也是祸水。来,我们兄弟继续喝酒,再也别提什么女人!”两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陈宝林黯然离开,却获得了很多同情。公司里的一些人开始对田路也颇有微词,觉得他变了。这里面也包括创业时的股东。宋佳是明确支持林静的,她觉得陈宝林是一错再错,首先不应该安排有前科的亲戚成为重要的代理,其次是不应该在需要承担责任时却以辞职的方式一走了之。

  田路非常愧疚,在理智上他觉得林静是对的,在情感上他却接受不了陈宝林的离开。怎么看陈宝林都像是被林静逼走的。陈宝林的离职成为田路和林静之间的第一道裂缝。外人看不到,但他们都是极其敏感的人,感觉到裂缝正在变成罅隙。

  林静打算去斯坦福大学进修一段时间,借机冷静一下。田路知道只要是林静打定主意的事,是很难改变的。

  13

  田路把林静送到北京,看着她手拖行李箱穿过安检通道,慢慢消失在了迷宫般的回廊里。

  就这样,四年前田路留下了林静,但谁也没想到时隔四年,林静终究还是在田路眼前通过了安检口。她停下脚步,回头向田路摇手示意。在她扬起手的刹那,田路感到自己的脸颊扫过一阵疾风,顿时笑了。这就是林静,既可以让他在猝不及防中掉入感情的旋涡,又会在他自以为圆梦时冷不丁地把他唤醒。她比他更勇敢,他只不过孤身一人漂流了长江,她却从头至尾保持着纯粹的独立自我。这让田路既感惊讶,又觉艳羡。这艳羡超越了男女之情。自此之后,他和林静之间有了更深的羁绊。既是结束,也是开始。

  从机场出来,田路一眼便看到了于真。于真说:“我以为你能再次把林静挽留下来。”

  田路摇摇头,说:“这次我只是来送行的。”

  于真问:“有什么不一样吗?”

  “很不一样。”田路想了想说,“四年前,林静去美国是因为想离开李小刚。所以我能把她挽留下来。这次不一样,这次是她想离开我。我怎么还能劝说她呢?”

  “唉,你们两人的个性真的很像。平时很随和,一旦认定的事,就毫无通融的余地。”于真很是感慨,“说决绝有点轻,说绝情又有点重。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田路说:“怎么,在你眼里我们是绝情的人吗?”

  于真笑了:“反正,你们也不是多情的人。我的意思是说,你们肯定不是自作多情的人。话说回来,她说走就走,你也愿意放手,还是让我很吃惊。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田路说:“我们都尽力了。而且,我们已经不是年轻人,处理感情的事不会再意气用事。”

  说到这里,田路忍不住苦笑了一下。说起来,林静之所以要离开,还不是因为他“意气用事”了吗?所谓“意气用事”,往往是一连串出现的,林静的离开让他终于正视这个问题,他也开始能够理解林静所说的“现代企业的管理”必须是“人性化管理”,而不是“人情化”管理。说到底,一个公司,要在惊涛骇浪中生存下去,求得发展,又有多少人情可以买可以送呢?

  于真是知道这个导火索的,她也站在林静这边:“田路,你既然让公司上市,就要学管理。财务上要规范,用人机制上也要透明,就是赏罚分明,这样才能让人知道如何升迁,如何规避风险。陈东明的事你知道吗?”

  田路摇摇头。

  “他和郑华、吴爱军辞职下海,创办了正和拍卖公司。结果因为吴爱军一时糊涂,把赝品卖给了藏家。吴爱军认识到了错误,也把钱退给了藏家,但陈东明还是把吴爱军送到了派出所。”

  田路还是第一次听说,吓了一大跳:“吴爱军,那是隔壁水院我们同一届的。我们差点还打架了。”

  “因为这件事,吴爱军坐了牢,郑华也撤了股,但正和的名声保住了。你是不是觉得陈东明太绝情了?”

  田路眼前闪过陈东明刻“始”字的场景,觉得这是只有陈东明做得出来的事情。不对,林静也能做得出来。他是做不到的。难道是陈东明和林静都做错了吗?还是他自己在这件事上犯了错?他叹口气,说:“我有点明白了。”

  “现在明白还不晚,至少别让林静的牺牲毫无价值。你准备什么时候回武汉?要不要去拜访一下马司长?”

  田路想了想:“这次还是不约了。等过段时间吧。我回去把公司的事情处理一下。”林静的离开,不仅让他失去了一个贤内助,更少了一个得力帮手。这几年来,得益于林静的专业知识和领导能力,现代公司在人事、法务上已经建设得卓有成效。更关键的是,她完善了流程,培养了团队,即使她去了美国,两个板块依然能够运转良好。

  他们正说着话,猛地又冒出一个人,原来是熊志一。熊志一正在北京出差,知道田路送林静到机场,算好了时间来接田路,显得鬼鬼祟祟的。他是心里有愧,觉得在林静出国这件事上,于公于私自己都没有做好。他没想到事情会演变得如此糟糕,林静竟然会再一次选择了出国。出国意味着什么?当年田路把林静从机场接回到武汉他有多高兴,现在就有多悲伤。他也问过田路:“你和林静怎么了?”但是田路说:“别担心,我们没事。”这反而让他觉得有事,不仅有事,还出大事了。一般田路说“没事”,就是“有事”,只不过在他那边“天大的事”都会变成“没事”。现在田路和林静中间隔着十万八千里,让他无端紧张。他知道田路的“等候”,也知道田路的“寻找”。可惜寻找的始终寻找不到,等候的人终于等到了,却又要马上分开。他为田路感到难过。

  在回武汉的火车上,熊志一问田路:“林静说过她什么时候回来吗?”田路摇摇头,想说的话无从说起,满心都是苦涩。

  时间是一九九七年,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林静却乘坐飞机远赴美国。佳人杳去,归期未定。

  14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举世瞩目。对雷华来说,这也是他人生重要的里程碑,就在这一年,他成为东岭软件公司的总经理。东岭软件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行业翘楚,员工更是达到了一千人。

  雷华甫一担任部门主管,便率领团队攻克了软件开发的难关;随即升任副总经理,主抓营销也是风生水起,他提出的“先铺营销网点,做好‘地推’,再让东岭软件的广告上中央电视台”的策略大获成功,一举解决了资金回笼的难题。担任副总经理期间,他的成绩有目共睹,可是刘总已经破格提拔雷华为自己的左膀右臂,换句话说,雷华的个人发展看似触及了天花板,很难再往前进一步了。更关键的是,雷华现在尚不满三十岁,“得雷华者得天下”,他已经成为微软、IBM等多家国际软件公司争抢的香饽饽。据说,猎头公司如果能够帮助上述企业成功挖到雷华,佣金是破天荒的一百万美元。雷华的身价,可想而知。东岭软件公司内部也悄悄形成了两派意见。甲派认为雷华会留在东岭软件,继续辅佐刘总;乙派认为雷华即使不加盟国际大公司,也会自立门户。乙派的反驳是,如果换成甲派是雷华,还会留在东岭软件公司吗?甲派的反驳是,追求更大的舞台获取更高的认可是天性,但雷华是一个忠诚的人,也是一个遵守契约精神的人,他不可能改换门庭或另起炉灶。

  这些风言风语,刘总和雷华都听到过,他们只是一笑置之,两人之间也从来没有谈过去留的问题,好像这压根不是问题,不需要为之劳心费神。

  五一劳动节之后,刘总把雷华喊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雷华,现在对东岭软件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事已经不是营销了。”

  这差不多是刘总开场白的“老套路”了,虽然并不经常挂在嘴上,只要刘总说到“最重要的事”,雷华就知道刘总必有惊人之语。闻弦音而知雅意,如果说刘总是雷华的伯乐,那雷华也定然是刘总的知音了。

  雷华笑着说:“刘总,我就知道终归有一天您会说出这句话的。我也一直在等着。”当初刘总提拔雷华担任部门主管,口中最重要的事是“开发软件”,等到软件开发成功,最重要的事变成了“销售”。刚开始的时候,雷华还不能理解,既然都是很重要,为什么不能同时都很“重要”呢?现在他明白了,刘总的思路是把所有力量集中到一个点上,逐个击破,而不是面面俱到。比如在做软件开发的时候,它就是最重要的,必须全力以赴。等到完成了软件开发,转而去攻克销售,那么销售就自然取代软件开发成为最重要的事。知易行难,能够贯彻下去更难。刘总是一位高人,这几年雷华跟着刘总,学到了很多。

  刘总自嘲地笑了笑:“作为一个企业家,不是生产出什么具体的产品,那是工人去完成的,而是要完善一种理念,不仅自己坚信不疑,而且要让自己的团队甚至其他人信服这种理念。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自己要看得到这种愿景,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这就是我理解的企业家。”

  雷华记得卡耐基说过类似的话,侥幸获得的成功,往往会导致滑铁卢;只有根据计划获得的成功,其经验才值得信赖和推广。老子的“福兮祸之所伏”,讲的也是一样的道理。现代成功的企业家,比如刘总,他们身上都有极其闪光的优点,那就是将古今中外的知识全都融会贯通,才能够做到高瞻远瞩,高蹈于风口浪尖如履平地。他心内是佩服的,口中却开玩笑一般地说:“刘总,那您和一个算命的先生,也没有什么区别。算命先生看的是个人,您把脉的是公司。”

  刘总哈哈大笑:“你小子,竟然把我当成算命先生了。我要是真有算命先生的本事,也不会辛辛苦苦创业啦!你不妨也猜猜,我今天找你来,要对你说什么重要的事。”

  雷华说:“具体什么事情我可猜不出来。但我能确定,刘总肯定是觉得我这段时间闲得无聊,想要让我忙起来。”

  刘总说:“你的直觉一向很准。我决定从明天开始,不再兼任公司总经理,由你来担任总经理。对于东岭软件公司而言,我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了。”

  雷华彻底震惊了。前段时间他打电话回家,他的母亲告诉他,他的父亲快要退休了,行为失常得很,似乎无法接受突然不用每天去上班的状态。雷华的父亲已经六十岁了,而刘总还很年轻,才四十岁。按照“退休年龄规定”,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六十周岁,刘总还离着整整二十年。不说刘总退休的事,自己才二十八岁,怎么能做一个千人规模大公司的总经理呢?

  雷华连连摇手说:“刘总,您不要开玩笑。您让我多管一两个部门都可以,可是这个总经理的任命,我一定要请您收回去。”

  刘总正色说:“你小子,我什么时候跟你开过玩笑?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最重要的事。”

  雷华心想,就算刘总真的想让自己成为公司总经理,也只是一次人事变动,就算牵涉到刘总退居二线和自己履新,即使对公司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但也不至于成为刘总口中“最重要的事”。什么时候刘总的“最重要的事”居然不是公司的经营,而是公司的组织了?他反问刘总:“就算刘总让我当总经理,但我当总经理,也不应该是最重要的事啊!”

  刘总瞪了雷华一眼,说:“你再想想。”

  如果刘总确实把这次总经理人员变化视作“最重要的事”,那自然有他的考虑。四十岁正当盛年的总经理退居二线,扶正二十八岁的副总经理,这说明了什么?想着想着,雷华豁然开朗。刘总确实是高人,他在下一步很高妙的棋,那就是给公司换血,让年轻的血液成为公司的招牌。互联网、计算机、软件是新生事物,变化可以说日新月异。即使像崔师傅这样的天才,也越来越感到吃力,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勉强跟上计算机快速发展的步伐。崔师傅尚且如此,其他人更容易落伍,形成僵化的思维,知识和理念莫不如此,可见新知识、新人、新鲜血液对一个现代公司的重要性。让雷华担任总经理,即意味着东岭软件公司将把可持续发展押宝在年轻人身上。这是公司经营理念极具前瞻性的变革,说是公司“最重要的事”,确实一点都不夸张。

  明白了刘总的良苦用心,雷华不再推辞,问刘总:“既然刘总决定了这么做,我便没有二话,做就是了。只是,您还这么年轻,您接下来干什么?有什么具体打算?”

  刘总说:“当然是退休了。都说‘无官一身轻’,不做总经理,就不用成天担心公司的发展,整夜失眠了。我当年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做到四十岁。四十岁之前,我把大部分时间都扑在了公司上,四十岁之后,我要多花时间陪陪家人,看看世界。”

  雷华问:“为什么是四十岁?”

  刘总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四十岁是一个门槛,四十岁之后就要做正确的决定。这说明我真下决心了。你也知道,我做事从不拖泥带水。”

  “刘总,难道您就一点都不担心,我有可能会守不住您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

  “一个公司必须要有这样的新陈代谢,流水的兵才能铸就铁打的营盘。”刘总肯定地说,“你做总经理,我放一百个心。你不仅能守住目前的基业,也能壮大。和我相比,你有三大优势,更专业,做事更有激情,团队协作更强。你来当这个总经理是最合适的,比我都合适。”

  刘总看着雷华,目光里除了欣赏,还有感谢。五年前他第一眼看到雷华,就相中了这个年轻人。当年的雷华是那种有巨大潜力、有热情、有智慧的小伙子,如璞玉而不自知,只要稍事雕琢,便能水到渠成。老练如刘总,几乎真如算命先生一般预知了雷华未来的惊人成就。没有雷华,他还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兑现四十岁退休的宏愿。看到雷华的一刹那,他便也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合适不合适,只有等检验了才知道。”雷华信心勃发地说,“刘总,我要先和您约定一件事,在总经理任上,我只干十年。”

  “为什么?”

  “您是四十岁退休。我呢,要见贤思齐,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决定提前两年,三十八岁就退休。另外,我向您保证。今天,您交给我的是一个一千人的公司,十年后我会让您看到一个一万人的团队。除此之外,我还要让东岭软件公司上市。届时,请您去美国的纳斯达克敲钟。”

  刘总高兴地说:“好,那就一言为定!”

  两人伸出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也似乎听到了悠扬的钟声。

  15

  当节日盛大的烟花刚刚消散,田路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送走了林静,雷华低调当上了东岭软件公司的总经理,陈东明则去了日本。

  此次日本之行,陈东明主要考察日本的“中古行业”1。日本在经历了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后,九十年代经济严重下滑,促使很多人把手中值钱的物品拿出来转卖,造就中古店的大量涌现。与此相应,出现了专门的中古拍卖会,以及网络竞拍平台,中古店与线上线下的中古拍卖会紧密合作,共同诠释了一条白金销售法则:没有滞销的商品,只有动销或快或慢的商品。陈东明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里面的商机,他预感到中国即将迎来疯狂的消费时期,有钱人会像买大白菜一样入手各种顶级奢侈品。这些奢侈品的转手将会带动一个全新的市场。正和公司如果能够提前布局,或许能够将奢侈品引入拍卖场,再造一个商业神话。

  看了几场中古拍卖会,陈东明深刻地感受到松下幸之助的名言:“售后服务是制造永久顾客的不二法则。”东京的中古拍卖会,无论规模大小,都奉行一个原则,即“从送品方、拍品到参拍方,每一个环节的信息都可追溯”,以此保证不可能混入赝品。“可追溯”实则是拍卖公司的生命线,能够很好地维护拍卖公司的信誉。陈东明很感慨,如果正和公司一开始就强调“可追溯”,就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吴爱军犯错了。那样一来,吴爱军不用坐牢,郑华也不会离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正和的发展肯定比现在更好。由此,他也觉得对不起吴爱军和郑华。他们是联合创始人,当初为了正和坚决辞职,结果却和正和再无任何关系,可以说一无所有。这是正和亏欠他们的,也是陈东明亏欠他们的。

  在日本期间,陈东明少不得体验一下赫赫有名的新干线。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他心中生出一种想要快速奔跑的冲动。陈东明由此想到了田路。田路当年漂流长江,在奔腾的江水中估计也有同样的感触。这是陈东明第一次到日本,日本的经济虽然从巅峰跌落,但日本国内完全看不到《参考消息》上说的那般萧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毕竟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在新干线的列车上,陈东明认识了两个中国留学生,一个是读经济学的甘宇平,一个是读医学的谢俊凯,他们都是南京人,高中时同学,大学毕业后又都到日本留学,平时经常一起结伴游玩。两人正好坐在陈东明对面,陈东明听到两人交流用的中文,就立马搭上腔了,问他们对日本遭遇的经济危机有什么看法。

  甘宇平说:“这是典型的经济泡沫破裂。事实上,只是相比于八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悬崖式下滑,但总体上还是增长的,并没有出现哀鸿遍野的情况。失业率保持在百分之五左右,也说明日本经济并没有崩溃。”

  谢俊凯说:“日本是全球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国家,这也是日本经济停滞的一个原因。一个数据是,日本六十周岁以上人口比重为百分之十七点五,六十五周岁以上更是高达百分之十二点一。工作的人少了,GDP自然会受到影响。”

  陈东明对老龄化问题很感兴趣,问:“日本有这么多老人,这些老人的生活怎么解决?是国家承担,还是他们的子女赡养?”

  谢俊凯说:“日本和中国国内的情况不太一样。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九亿。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可拿,主要靠子女赡养。日本老人不会增加子女负担,因为他们都有保险。”

  “保险?”陈东明很惊讶。在他的印象中,国内的保险差不多特指国有保险,虽然每个县都有保险公司,但只是针对重大财产,并没有涉及个人。他问:“难道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上保险吗?”

  甘宇平说:“日本普及了人寿保险。每个人都会买,等到年纪大了,就能每月领取一笔钱。这就是人寿保险养老。”

  陈东明有点不相信:“真的每个人都会买吗?”

  甘宇平说:“开始推行的时候,可能也有人抵触吧。但很快每个人都意识到了保险的好处。比如这些年,日本经济不景气,很多人就会买失业保险。保险的种类很多,其他还有生育保险、交通保险等。有一位歌星开演唱会,担心演出当天会下雨,还花几百万美元买了天气保险。”

  陈东明瞠目结舌,半天没缓过神来。

  甘宇平问他:“你是来日本游玩的吗?”

  陈东明说:“我是来日本学习考察的。现在工作完成了,打算趁机在日本游玩两天。坐坐传说中的新干线。”大家都笑了,新干线好像成了日本的一块金字招牌。陈东明又说:“你们在日本读书,肯定对日本很熟悉,有什么好玩的景点推荐一下吗?”

  甘宇平说:“我们正要去浅草寺。你要是不赶时间,可以跟我们一起去玩。”

  谢俊凯也说:“这是日本著名的景点。不去浅草寺就等于没有来东京。这里香火非常旺盛,经常还有中国人去求签。”

  横竖没有事,陈东明便跟着他们去了浅草寺。

  浅草寺始建于六二八年,当时有兄弟两人捕鱼为生,从海中打捞上一座观音的金像,村民们便集资为这座观音金像修建了一座寺院。浅草寺建成后,数度毁于战火。到了江户时代,德川家光重建浅草寺,逐渐变成一座大寺院。

  浅草寺正式名称是金龙山浅草寺,也叫浅草雷门观音寺。雷门是浅草寺的入口,正中央悬挂着一个巨大的红灯笼,直径三点四米、高四米、重六百七十千克,写着黑色的“雷门”二字。匾额上书“金龙山”三个金字。雷门两旁的龛室中供奉着“风神”和“雷神”。

  谢俊凯介绍说:“原来的雷门毁于一八六五年的一场大火。现在的雷门和灯笼是松下幸之助出资修复的。松下幸之助因为久病难愈,到浅草寺祈愿后恢复了健康,因此还愿。”

  在灯笼的底座上,陈东明果然看见了“松下电器”的字样。松下电器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松下幸之助也是较早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他的“自来水哲学”对陈东明影响很深。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一定是怀有使命的人,经营的最终目的不是利益,而是必须完成对社会和民众的义务。

  怀着对松下幸之助的敬仰之情,陈东明在抽签处捧起签筒使劲摇晃了几下,很快掉出一支签,他又根据签上的号码,在对应的签箱里取出了自己的签单。是第三十五签,上面写着:

  射鹿须乘箭

  故僧引路归

  遇道同仙籍

  光华映晚晖

  浅草寺的签运一共有“大吉、吉、半吉、小吉、末小吉、末吉、凶”七种,大吉有十七签,吉有三十五签,半吉有五签,小吉有四签,末小吉有三签,末吉有六签,凶有三十签,共一百签。虽然不是大吉签,吉签也让陈东明心生欢喜。“射鹿须乘箭”,他很喜欢这句话。“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似乎在冥冥中鼓励他:既然认定目标,那就放手去干吧。

  随后他们进入“仲见世”,是一条繁华的商店街,出售各种各样的小礼物,包括旅游纪念品、民间工艺品、和服等,还能吃到美味的点心小吃,诸如“人形烧”。之后便到了浅草寺的山门“宝藏门”,也悬挂着一个红灯笼,上书“小舟町”。宝藏门两侧挂着一双大草鞋,象征信心的结晶。看到草鞋,陈东明猛然想起自己在珞珈山刻下“始”字的一幕。“故僧引路归”,怕也是寓意在“上路”,且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吧。

  浅草寺的樱花树枝繁叶茂,虽然花期早已经过了,却投下一片浓荫。陈东明不由得想起武汉大学的樱花大道,他也曾在樱花烂漫的时节徜徉其上。

  和甘、谢两位留学生分别后,陈东明又重点考察了日本的保险业。他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战后日本经济缺乏资本积累,之所以能够迎来经济腾飞,主要靠的是保险业。卖保险积累的资本,转而支持日本的重工业,使得松下电器、索尼和三菱重工能够斥资几十亿美元在美国掀起并购狂潮。

  这次日本之行,对陈东明启发很大。回国后他一直搜集中国与保险业相关的信息。有一天,他发现中国台湾地区的蔡万霖早在一九八八年便被福布斯评选为世界华人首富,位列全球第八大富豪。蔡万霖就是做保险生意的。国泰人寿成立于一九六一年,一九七九年蔡万霖接手国泰人寿时,国泰人寿二十年的营业额刚刚接近二百五十亿元,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便突破了五百亿元。蔡万霖以国泰人寿为基础,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先后建立起国泰汽车、国泰医院、国泰基金、国泰租赁、国泰地产等十一家子公司。这让陈东明大感意外,也让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立一家民营的人寿保险公司。

  这是全新的领域,此前有人申办过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但申请办保险公司的绝无仅有。

  一位分管金融的领导对陈东明说:“申办保险公司,我建议你还是趁早打住。国家现在没有批文,根本申办不下来。你要是办合作社或者信托公司,我肯定给你批。”

  “我不要办合作社,也不要办信托公司,我一定要办人寿保险。”陈东明回答得很坚决。因为他相信人寿保险潜力巨大,不仅可以做成超级大企业,也能够帮助到普通大众。

  负责审批的人为难地说:“就算你非要申办,你一个人肯定也不成。保险公司是公众机构,还必须再找两家国有企业,还必须再找几个股东。”

  这难不住陈东明。他说服了两家国有企业,再加上正和拍卖公司和郑华的慧信咨询公司,终于凑齐了四家股东,各占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半年之后,终于拿到了批文。

  一九九八年初,元旦刚过,北京还沉浸在新年的欢乐之中,陈东明的国民人寿保险公司问世了。他为自己的家人买了一份健康险,贡献了国民人寿的第一单业务。开业不到一年,就遇上了百年一遇的大洪灾,尽管因为有团体保险、学校保险赔了些钱,但每个人才获赔几千元。而另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一个小女孩不幸在洪水中丧生,一个星期前她的父母刚给她办了保全手续,亲属因此获得了十万元的赔偿。“买保险,就是尊重生命”的想法,就这样跳进了他的脑海。其后,国民人寿又陆续提出“保险无忧,为爱竞争”“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赞美生命”等口号。

  在公司所有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国民人寿保险公司迅速发展,在全国声名鹊起。陈东明再一次成为人生赢家,正和拍卖公司之外,国民人寿保险公司也已经驶上了正轨。他常常回想起自己在日本浅草寺抽到的第三十五签——“射鹿须乘箭”。吉鹿已现身,箭在弦上。心存目标,无往不利。

  (本文作者介绍:卓尔创始人,长篇小说《武汉之恋》作者。)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