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专栏首页
意见领袖
独家专栏
热评中国
海外来风
投资理财
股票
基金
美股
理财
港股
银行
保险
期货
黄金
外汇
中国经济50人
首席说
罗汉堂
作者库
专栏
-
基金专栏
聚焦品质成长构建双高组合 长城品质成长基金即将发行
卢平
卢平:M1-M2增速差修复,股市表现皆上涨
我们判断,这次的行情与2009-10年可能比较类似,M1-M2由底部负数逐渐抬升至零阶段,股市上涨,中间观望盘整,M1-M2由零逐渐抬升见顶阶段,股市继续上涨。
曹中铭
曹中铭:强化私募行业监管负面清单不可或缺
强化对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其信披不能存在模糊的空间。
曹中铭
曹中铭:牛短熊长正在消失是资本市场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
以前市场投资者热衷于炒“小”、炒“差”、炒“新”,在目前看来,投资者不会再热衷于炒“差”了。
卢平
卢平:每次宽松后的两波上涨行情——从估值提升到业绩推动
2020年,经济逐渐转型,发展动力转向了消费和高科技为主,估值阶段炒估值弹性、集中于医药、消费、TMT等。按照2009年的逻辑,2020年业绩兑现阶段,可能会投资周期类股票。
卢平
卢平:就业不是大问题——降低失业靠二产 新增就业靠三产
假设下半年经济恢复到正常增速,新增就业达到最近五年的均值662万人,则2020年全年就业将完成1226万人,超过全年就业目标900万人36%。新增就业目标900万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曹中铭
曹中铭:转板机制将新三板打造成科创企业“孵化器”
精选层企业若要转板至科创板,还需在精选层挂牌满一年时间。这一年里,企业将经历市场的充分检验与洗礼。
卢平
卢平:M2-GDP增速差高点后政策经济股市走势预判
GDP的高点最有可能出现在2021Q1,PPI已经在5月份见底,预计1年后见顶。CPI目前未见底,滞后时间稍长,我们预计明年1月份见底,2021年CPI将一直处于爬升过程中。M2-GDP增速差高点后股市表现较好。建议重点关注三次跑赢大盘的行业:汽车和传媒行业。
卢平
卢平:揭开库存黑箱,迎接主动补库
把疫情影响下的库存周期定义为迷你库存周期,前期库存高速增长后,目前处于被动去库阶段,三季度后可能进入主动补库阶段,主动补库阶段股市表现最好!
卢平
卢平:行情剧烈波动,大盘仍有空间
除了中小创估值稍高外,整体估值水平尚在合理区间。鉴于基本面,我们建议周期+消费组合,而科技股是长逻辑,投资完周期+消费后还是应该买入具有长逻辑的科技股。
卢平
卢平:紧货币宽信用阶段的股市投资机会
目前正在运行的是紧货币周期,截至6月已经运行了2个月。重点关注建筑材料、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医药生物行业。
卢平
卢平:库存周期拐点 股市将迎来主动补库阶段的高收益
我们估计未来被动去库时间不会再超过2个月。之后将进入正常的库存周期第一阶段:主动补库阶段。继续坚定的看好大盘,重点关注建筑材料、医药生物、休闲服务、非银金融行业。
卢平
卢平:GDP拐点增速向上 看好大盘、关注休闲服务
预计第三次GDP增速向上(2020Q1-2021Q1):2020Q1的GDP低点增速为-6.8%,预计2021Q1的GDP高点增速将达到22.7%。行业上,重点关注休闲服务,回避公用事业。
卢平
卢平:PPI拐点已至,利好采掘和电器设备两大行业
2000年以来PPI经历了四轮完整周期,我们认为第四轮周期已经运行到最低点,PPI拐点已至,后续看升。PPI与4类重点工业品价格的同比相关性依次为:石油>黑色>有色>煤炭。
卢平
卢平:汇率拐点将至 重点关注家电食品银行三大行业
我们分析了2010年以来人民币和股市走势,人民币汇率升贬与股市似乎没有比较明显的关系。从两国利差的中期角度来看,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建议重点关注家用电器、食品饮料、银行三大行业。
曹中铭
曹中铭: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理财能力应同步跟上
个人以为,提升公募基金理财能力,一方面需要基金公司做好人才储备。可通过多途径吸引精英型人才加盟,对于不适合该行业的基金从业人员也要建立淘汰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做好基金行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李冬
李冬:从“金融泡沫”思维来解释蔚来汽车的现状
蔚来汽车到底是不是泡沫?如何衡量和认知泡沫?要客观分析金融现象,就要用一种新的思维去理解。泡沫形成的条件:张力的变化、可持续性、发酵周期。
甄新伟
甄新伟: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有三大时滞 需正确理解
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的发挥存在时滞效应,相比顺周期政策,全面显现效果需要更多时间。
盛希泰
盛希泰:A股需要翩翩少年 而不是半老徐娘
小米之后,华兴资本、美团、映客等均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达到全球首位。为何出现一波上市潮?是风口还是窗口?
盛希泰
盛希泰:区块链用得好就有可能干掉BAT
AI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区块链则带来新的生产关系,其核心不是技术而是模式重构,是认知革命。区块链如果用得好,有可能是“干掉”BAT的潜在机会。
加载中
专栏搜索
热门标签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
微博关注
投稿
联系编辑
老艾
新浪财经首席评论员、资深投资人。
李德林
著名财经作家、《德林爆语》主持人。三分钟...
吴晓波
财经作家。本专栏为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
向小田
生于湖北省西南部。他的作品风趣幽默不拘一...
传记精选
与出版社合作,定期推出名人传记类图书连载...
陈志龙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
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
管清友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
李稻葵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
吴国平
财经评论家、阳光私募基金经理、财经类畅销...
彭琳
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
吴敬琏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郝倩
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工作十余年,从社会新...
洪灏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师。CFA,毕业...
RIH投读会
资深财经媒体人、RIH投读会创始人、量化投资...
江濡山
香港环球经济电讯社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
林毅夫
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肖磊
财经专栏作家
梁海明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研究部主任、专家委员...
班妮
曾在国内律所、投行、PE机构工作,现在香港...
LinkedIn
职业社交网站 http://www.linkedin.com/
于剑
危机管理专家,外企公关总监,中国口岸协会...
柳传志
中国著名企业家,投资家,联想控股董事长,...
张维迎
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
徐彪
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欢迎关注微信公众...
刘强
《期货大作手风云录》作者,瑞林嘉驰(北京...
周其仁
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