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宏观调控促进产业政策落到实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 00:56 金融时报

  记者 周剑初

  在即将过去的2007年里,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这是中央及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结果。一年来,我国先后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了银行储蓄利息税,调整了证券交易印花税。取消了553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财政部还宣布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被视为回笼过多流动性的宏观调控创新之举。回顾这一年宏观调控最大的特点,就是金融调控与财税调控得到了有效配合,产业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

  在宏观调控的引导之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已明显增强。据权威部门预测,今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将在11.5%左右,这将是中国经济连续5年达到10%以上的增长速度。从前3个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经济增长波幅很小。而从近5年来看,波幅始终保持在1个百分点左右。

  在宏观调控的引导之下,产业结构优化成效初显。国家一方面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投资,另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据悉,今年前3个季度我国投资增速总体有所回落,其中粗钢、水泥、电石、铁合金等高能耗产品产量增幅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贸易政策的调整也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继今年6月对包括钢坯、焦炭、天然石墨等142项“两高一资”产品调高或开征出口关税,我国又于7月1日起一次性取消553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调控力度空前。从今年12月1日开始,我国实施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限制或禁止“两高一资”外资项目准入,同时进一步鼓励外资进入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生态环保以及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制造等产业。

  在宏观调控的引导之下,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大型燃气轮机、直流输电设备等实现国产化,发电设备、冶金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等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稳步提高。在一些地方,产业提升和节能减排循环互动的趋势已显现。

  在宏观调控的引导之下,我国环境治理迎来拐点。今年前3个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首次双双下降。温家宝总理指出,这是中国发展中的一个“拐点”。而在过去,这些数字都是上升的。

  在宏观调控的引导之下,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在教育方面,我国已经在农村实现9年制义务教育,即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明年将在城市免除9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在就业方面,前3个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20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的目标;8月底通过的《就业促进法》,把积极就业政策上升为法律。在社会保障方面,今年以来,国家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积极推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目前城市低保人数基本稳定在2200多万人,农村低保人数预计今年底将达3000万人;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目前已达到80%,明年要达到100%。在收入分配方面,各地纷纷建立了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积极推进,垄断行业平均工资实行限高封顶的办法也正在探索中。

  在宏观调控的引导之下,住房难矛盾开始得到缓解。几个月前,《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颁布,明确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到2007年末,国内所有城市和县城镇将全部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住房困难户实现“应保尽保”。建设部不久前表示,要加强住房有效供应,确保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普通商品住房、中低价位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等五类住房用地不低于居住用地的70%,人人安居的梦想显现出希望的曙光。

  2008年即将到来,中央已将宏观调控列为2008年经济工作八大任务之首,而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则已确定为“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通胀。在新的一年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必将进一步增强。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