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时报特刊 |
改革的中国 |
财经时报、新浪财经联合策划制作 |
建立公共服务型法治政府 2005行政改革年 2004年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不得不频频采取行政手段,让世人意识到,政府职能的转变的迫切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与《行政许可法》正式出台和实施,从两个本质的方向突破了计划经济的基础;随着中国能源瓶颈凸显,组建全国统一的能源、资源部门的呼声日益高涨,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也需要结构调整。[全文]
只有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富中国
银行业进入中间业务时代 以存定贷正遭遗弃 |
纪念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20周年[全文]
20年来有三件事情发生了变化。第一,制度的开放、市场的开放、观念的开放,直接结果是经济运行的制度成本下降;第二,从农民工到高端技术人员、企业家,都在市场中学习,中国人力资源质量的升级惊人;第三,随着收入的提高,要素价格也上升。[全文]
来之不易的重大突破
邓小平同志纵览全局高尚全
十年磨砺 一波三折 |
投资体制改革 关键是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中国经济波动起伏,引起海内外的空前关注和参与,深烙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和国际化步伐。在这一年里,我主要从事宏观经济、能源产业、投资体制和土地变革等领域的新闻报道。[全文]
发改委:从政策制订转向战略规划
大商务部定位基本形成
权力下放 行业协会力不从心 |
国企改革三路推进 出资人主导产权制度变革
加盟《财经时报》两年有余,这份深具挑战性的职业亦深得我心,伴随其成长我也受益良多,它带给我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双重满足,更为有幸的是认识了很多真情实意的朋友。新年之际,再次感谢您的深切厚爱,并期望继续赢得您的鼎立支持和关注。[全文]
审计署助推财政革命 公共政府雏形亮相
四项变革两路突破
土地新政闪亮政府垄断黄灯 |
中国股市在变革前阵痛
在不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财经记者的报道难度恐怕比国外记者要多许多。因为经济环境的不成熟,大量违规、违法事件发生。而对此类事件的采访,存在巨大的难度和危险。对记者本人的敬业精神、采访技巧等都要求很高。目前中国的财经媒体在新闻写作方面,各种写法交织其中,基本没有形成自己的报道模式和风格。[全文]
全行业亏损再成定局 众券商急盼救命信号
信用体系建设由点及面
市场机制引而未发
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
金融控股公司形态可期
大起大落冲开创新空间 债市挑战中国
|
外资租赁迎春 金融租赁公司按兵未动
当前租赁业的三大热点是:《融资租赁法》第一次听证会的召开,租赁业对外商独资全面放开,以及商务部启动内商独资融资租赁公司试点;政策面的逐步松动,给外资租赁公司带来良好发展势头;而金融租赁公司如何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全文]
大宗商品的强大需求 注定中国争夺国际定价权 |
中国能源紧缺 石化市场开放仓促上路[全文]
能源领域的新闻很难做。2004年能源供应全面告急,我转而从事这一领域的报道,方向集中在石油化工与电力、煤炭领域。无奈的是,能源圈仍是一个行政性垄断行业,这注定了记者在还原新闻事实的突围中,障碍重重。本质上,报道障碍来自
“在路上”的行政配置的过渡中,其根源深植于非经济领域。
煤电油运 以改革寻求瓶颈突破 |
踏上外国土地 外交部随时在你身边
以前被海外中国公民视之为高高在上、难以接触的大使馆,现在千方百计为中国公民和侨民服务,只要你登上异国土地,你的手机就会收到中国使馆联系电话、注意事项等内容的短消息;驻外使领馆开始利用外交资源,通过搭桥牵线,帮助企业获得所需资源、项目和政策。[全文] |
从央行南宁工作会议看货币政策走向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张旭东)
新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于4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了为期三天的2005年工作会议。在当前金融调控直接左右宏观经济运行轨迹的背景下,这次会议确定的2005年货币政策走向,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全文] |
啤酒乳业收购大战 外资卷土而来
2004年,发生很多影响业界的大事,我有幸参与了其中几件事的报道,如沸沸扬扬的哈啤股权争夺战、TCL移
动分拆、北大青鸟资金链调查等。此外,我还对资本市场上企业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报道,其中一些引起主管部门的关注。[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