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跑两会已跑了十个年头,今年将和大家一起去关注两会民生问题...[详细]
两会芮观察以代表委员和权威专家们的信心与热情,勾勒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孔。[详细]
根据市场需求,参照一揽子货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动摇。
至于房价,我们也是三管齐下,地方要切实负起责任来。
对于保障性住房,土地必须单列,做到应保尽保。
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今年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各项工作中,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第一位。
在经济增速低时解决就业压力是极大考验。
我们必须在这两条道路当中走出一条光明的路,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
我们特别强调要使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的结算中心和国际资产中心。
将对台资企业继续实行国民待遇,台资企业在内地的发展不会被边缘化。
中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
今年财政预算赤字比去年减少1500亿元,占GDP比重可望下降到2%左右。
我们对今年外贸总的政策指导是“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
鼓励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专业性的公司来做出租住房的经营业务。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十二五期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
今年中国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人民币。
今年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原则上公务接待费零增长。
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今年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稳房价不力者将追责。
十一五期间,教育医疗物价房价食品安全问题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逐步设计,将完整的产业链全部留在中国。
今年“一号提案”来自基层调研,聚焦城乡社保空白地带。
十二五期间将设24项主要指标,包括12个预期性指标和12个约束性指标。
此次个税改革总体目标是,使月收入2万以下的纳税人税负明显下降。
多位专家建议建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机制,增加公租房建设。
代表委员将审查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11年中国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物价走势成为焦点议题。
管好通胀预期,在发力短期调控的同时,应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中国政治协商会议3月3日开幕,这意味着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两会关注度最高的议题: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前景将会如何。
十二五期间将设24项主要指标,包括12个预期性指标和12个约束性指标。
蓝图的重点将放在改善社会福利,倡导创新、降低中国的炭排放量。
“十二五”规划实质上是在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性质,转变增长方式。
中国将增加2011年度国防预算额,增加幅度为12.7%。
1998年以来“两会”期间报告关键词及股市表现 |
|||||
年份 |
两会日期 |
2月股市 |
两会间股市 |
3月股市 |
报告关键词 |
1998 |
3.3-3.19 |
-1.34% |
0.03% |
3.02% |
农业、国企改革、宏观调控 |
1999 |
3.3-3.16 |
-3.93% |
6.00% |
6.23% |
扩大内需、农业、国企改革、金融风险、可持续发展 |
2000 |
3.3-3.15 |
11.70% |
-1.84% |
4.99% |
扩大内需、减轻农民负担、教育改革、西部大开发、国企改革 |
2001 |
3.3-3.15 |
-5.15% |
1.89% |
7.84% |
“十五”计划、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大开发、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 |
2002 |
3.3-3.15 |
2.21% |
7.88% |
5.59% |
扩大内需、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入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战略 |
2003 |
3.3-3.18 |
0.81% |
-3.44% |
-0.09% |
扩大内需、三农问题、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扩大就业、社会保障 |
2004 |
3.3-3.14 |
5.30% |
0.44% |
3.97% |
再就业、安全生产、社会保障、台湾公投、三农问题 |
2005 |
3.3-3.14 |
9.58% |
0.47% |
-9.55% |
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国企改革、“一号文件”、社会保障、民工权益、“审计风暴”、关注贫困生 |
2006 |
3.3-3.14 |
3.26% |
-2.07% |
-0.06% |
自主创新、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建设新农村、安全生产、国企改革、社会保障、医疗体制改革、乱收费、义务教育 |
2007 |
3.3-3.16 |
3.40% |
3.49% |
10.51% |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创新型国家、节约型社会、建设新农村、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环境保护 |
2008 |
3.3-3.18 |
-2.07% |
-15.37% |
-9.09% |
通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业板、印花税、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大部制、奥运会、新能源、住房 |
2009 |
3.3-3.13 |
4.63% |
3% |
13.94% |
农业、房地产、产业振兴、4万亿元、消费、食品安全、医改、社会保障、教育、就业、保八 |
2010 |
3.3-3.14 |
2.1% |
-1.92% |
1.87% |
物业税、楼市、三农、食品安全、就业、消费、医改、区域振兴、产业调整振兴、新兴战略产业、文化 |
专题制作:郝珊 闫博 李东浩 胡明晨
联系电话:6267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