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家上市公司管理层减持 温氏股份高管套现半年73次

300家上市公司管理层减持 温氏股份高管套现半年73次
2019年06月22日 01:06 华夏时报

  300家上市公司管理层减持超千万 温氏股份高管套现操作半年73次

  ■本报记者 麻晓超 陈锋 北京报道

  深交所近日向德生科技(002908.SZ)一名董事下发监管函,通报后者未事先披露减持计划,为A股违规减持行为再添新案例。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累计已有几十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出现违规减持。

  违规减持不断增加的背后,是A股一波接一波汹涌的减持潮。《华夏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6月17日,两市共发布了2614份减持计划,其中2273份减持计划仍在进行中,大量上市公司管理层出现巨额减持。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股东大手笔减持一方面可能是受到了限售股解禁的影响,部分次新股的限售股到了解禁期,无论当前公司股价表现如何,依然存在获利空间;此外,也不排除是大股东在股市震荡期间的套利操作。

  管理层减持超千万元

  2018年下半年,受股权质押危机等因素影响,A股指数大幅下挫,上市公司回购操作在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成为主流;大股东减持操作相对减弱,Wind数据显示,去年共有827份减持公告最终以失败告终,此外,还有494份减持公告尚未完成。

  相比之下,今年A股减持操作相对明显增多。从公告数量口径看,截至6月17日,2019年两市共发布了2614份减持公告,虽然是半年数据,但其数量已是去年全年总量的约74%。

  从实际减持情况来看,截至6月19日,今年发生管理层成员减持的上市公司数量已升至769家。

  在实际减持规模口径看,1月份董高监实际累积减持规模超过1000万元的上市公司59家,5000万元以上26家;2月减持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上市公司42家,5000万元以上11家;3月5000万元以上43家,1000万元以上103家;4月1000万元以上27家,5000万元以上11家;5月1000万元以上91家,5000万元以上32家;6月截至19日1000万元以上72家,5000万元以上22家。剔除月度和月度之间的叠加,据统计,有301家上市公司管理层减持超千万元。

  而按月度来看,3月份是A股减持大月。1月份共209家上市公司管理层成员执行了减持操作;2月共164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成员进行了减持;3月共300家;4月136家;5月263家。

  而6月份,截至19日,已有200家上市公司发生了管理层成员减持股票。这意味着,未来6月份的全月减持数据有可能进入全年前列,甚至可能超过减持大月3月份。

  限售股解禁数据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这种趋势。

  今年第一季度的解禁规模,相比其他三个季度并不算高。以单个月度潜在解禁规模来看,今年最大的解禁月发生在3月份之后。

  以国金证券研究所李立峰团队的数据为例,其根据2019年6月14日收盘价测算,2019年潜在解禁规模最大的月份是4月,规模约3976亿元,而前3个月的规模分别为1月2628亿元、2月1556亿元、3月1590亿元。

  这意味着,今年月度解禁规模在2000亿元以下的月份只有1月和2月。根据李立峰团队的测算数据,今年5月份潜在解禁规模为2732亿元、6月2582亿元、7月2473亿元、8月2919亿元、9月2137亿元、10月2827亿元、11月2716亿元、12月2862亿元。

  2019年全年解禁规模为3.1万亿元,相比2018年增加5.94%。

  半年70多次减持

  从个股减持看,截至6月19日,2019年有60多家上市公司董高监实际减持规模上亿元。

  《华夏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6月19日,温氏股份、美年健康东山精密、顺荣三七、九九久、南洋股份森马服饰华策影视网宿科技大北农等10家公司的董高监成员减持规模位居前十。

  其中,减持规模最高的温氏股份为8.7793亿元,第10位大北农为4.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温氏股份董高监减持操作多达73次,发生在1月、2月、3月、5月、6月,涉及董事、监事、高管以及他们的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等。

  温氏股份全称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广东注册的公司,2018年年报审计机构为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该公告的主要业务是黄羽肉鸡和商品肉猪的养殖和销售,2018年盈利数据出现大幅下滑情况。年报显示,温氏股份2018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84%至约5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1.38%至约39.57亿元,扣非后同比下降40.51%至约39.1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同比下降18.76%至约64.9亿元。

  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温氏股份更是由盈转亏。其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22%至约139.7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亏损高达约4.6亿元(去年同期为净利14亿元),扣非后净亏损7.38亿元(去年同期净利约13.37亿元)。

  相比之下,减持规模与温氏股份几乎相当的美年健康(8.5525亿元),共涉及8次董高监的减持操作。但美年健康截至6月19日尚未发生管理层增持操作,而温氏股份上半年管理层增持金额约3316万元。

  美年健康2018年业绩并未出现营收和净利下滑情况。但在2019年第一季度,其营收仅同比增长4.21%,净亏损扩大6.45%至1.184亿元,扣非后净亏损同比扩大174.28%至2.705亿元。

  排名第三的东山精密,管理层减持金额约为6.71亿元,涉及14次减持操作,但同时该公司上半年管理层增持规模约为603万元。

  东山精密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82%,净利同比增长54.14%,扣非后净利同比增21.71%。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26.44%,净利同比增31.39%,扣费后净利同比降低5.16%。

  郭施亮认为,建议投资者区别对待股东减持,若出现股东减持手笔较大、集中抛售的情况,投资者要保持警惕;但若股东只是出于资金需求减持,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则不必过于紧张。

  中国平安首次回购护盘

  从年初的2440点,到4月份的3288点,再到6月6日盘中的2822点,沪指上演了一轮大幅的震荡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护盘情绪。

  《华夏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从年初至6月19日,A股共发布了125份增持公告,其中,28份增持计划已完成,93份增持计划仍在进行中,此外还有4份失败的增持计划,均发生在*ST保千(维权)身上。

  而从实际发生的增持口径看,截至6月19日,已有542家上市公司发生董高监成员增持股份。其中,增持金额排名第一的是合盛硅业,约为32.87亿元,是目前两市唯一一家管理层成员累积增持规模超过10亿元的公司。

  排在第二的隆基股份,管理层成员实际增持规模约为6.58亿元,第三名TCL集团约5.143亿元,大华股份城地股份、神农大丰、嘉泽新能报喜鸟横店东磁木林森增持规模依次约为3.77亿元、2.33亿元、2.328亿元、1.8亿元、1.7亿元、1.6亿元、1.2亿元。

  不过,从市场总体增、减规模来看,减持仍然是大势。

  国金证券研究所李立峰、魏雪的统计结果显示,今年过去5个月,A股每月净减持规模在几十亿元至几百亿不等。

  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中,仅主板在1月份出现了18.2亿元的净增持。但当月,中小板和创业板净减持规模分别为28.42亿元和19.33亿元。

  从月份口径来看,3月份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净减持规模均创下新高,分别为61.04亿元、116.59亿元、80.11亿元。

  其余月份的净减持规模分别为:2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为24.41亿元、24.06亿元、43.25亿元,4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为24.41亿元、24.06亿元、43.25亿元,5月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分别为26.95亿元、14.53亿元、22.48亿元。

  而6月份,截至6月15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净减持规模分别为22.76亿元、27.47亿元,23.13亿元。

  除了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回购是另一个护盘的生力军。2019年6月18日,中国平安实施了首次回购A股股份,购得约350万股公司A股股份,占该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1917%,总额合计约2.82亿元;6月19日,中国平安又公告,当天继续回购A股股份,数量为1300余万股,回购股价最低83.5元,最高84.4元,回购共计支付金额约10.91亿元。

  至此,中国平安过去两天内已购回股份1650.7万股,累计耗资13.73亿元。中国平安的回购计划于2018年10月29日对外披露,彼时A股市场整体低迷,在政策的鼓励和指引下,大量上市公司祭出回购计划。

  从实际实施了回购的口径看,《华夏时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6月19日,今年已有622份回购计划完成,268份回购计划已在实施当中,此外还有302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

  郭施亮认为,在市场处于非理性调整的阶段内,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回购等方式来达到稳定股价目的意愿较强,但仍需要重视几方面的问题。比如,颁布股份回购方案的上市公司数量不少,但仍然存在一些忽悠式回购的现象。

  “具体而言,例如上市公司在具体落实股份回购的时候,并未按照当时颁布的回购方案如期实施等额的股份回购,却成为了一种市场常见现象。此外,则是部分上市公司在颁布股份回购方案后,却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股份回购计划,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持股信心。因此,对于忽悠式股份回购的行为,确实需要从严规范、严格落实。”郭施亮称。

  再者是股份回购的资金来源方面。股份回购新政中,为上市公司采取股份回购的措施提供了不少有利的条件,既可以来自于自有资金,也可以通过发行优先股实施股份回购,此外,仍可以通过债券募集资金、金融机构借款等途径完成股份回购。

  “但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本身财务实力较好、现金流较强的上市公司,其通过自有资金的方式完成股份回购,这样的市场认可度更高,对股票价格的积极影响更为明显。”郭施亮称。

责任编辑:张国帅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7 苏州银行 002966 --
  • 06-25 大胜达 603687 --
  • 06-25 中信出版 300788 --
  • 06-25 丸美股份 603983 --
  • 06-24 红塔证券 601236 3.4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