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联合黑猫投诉、微博航空,开启航空公司“金凤奖”评选,快来选出为你提供全方位、专业、安全服务的航空公司吧。【我要投票】
滴滴“打捞”顺风车
下线15个月,几经试探舆论,滴滴终于重启了顺风车业务。
滴滴昨天宣布,从11月20日起,滴滴顺风车将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等七个城市上线试运营。这意味着,2018年8月因恶性事件下线整改的滴滴顺风车业务,时隔一年多后再次重启。
滴滴为什么对顺风车这么执着?
滴滴失去顺风车的15个月
滴滴最终坚持“复活”顺风车,是无奈的选择。
滴滴的顺风车业务开始于2015年6月,彼时滴滴正深陷与Uber中国的市场争夺战,主打低价的顺风车业务上线就迅速打开了市场。公开数据显示,滴滴顺风车线不到一个月就入驻11个城市;不到两个月,就覆盖137个城市。
迅速铺开的业务让顺风车成了滴滴仅次于快车、专车的第三大产品线。截至2017年末,滴滴顺风车日均订单量达到200万,约占滴滴总订单的10%左右,顺风车乘客数超过3000万,覆盖城市达到351个。
虽然业务规模与快车和专车比仍较小,但运营成本低的顺风车是滴滴最赚钱的业务。根据滴滴此前披露的数据,2017年顺风车业务贡献了近8亿利润,是当时滴滴唯一能实现规模盈利的业务线。
滴滴收购Uber中国后,在中国网约车市场的垄断地位已成,并加速全球扩张,形成与Uber两强争霸的态势。彼时正值“共享经济”泡沫正盛之时,滴滴创办仅六年估值达到数百亿美元,传言将很快推动上市。
可是2018年年中,两起顺风车恶性事件爆发,滴滴顺风车停摆下线,滴滴的上市计划也就此搁浅。
成立七年以来,滴滴一直是烧钱大户。2018年9月,程维在一封滴滴的内部信中亲口承认,自2012年滴滴成立起,从未实现过盈利。而且,滴滴的亏损局面正在逐步加大。数据显示,2017年滴滴亏损25亿,而失去了顺风车这一下金蛋的母鸡,滴滴2018年亏损已增至109亿,同比增长336%。
滴滴亏损之余还不得不面对估值的下滑。从Uber的招股书中可以发现,截止2018年年底,滴滴的估值为516亿美元。而在2017年底滴滴从软银等投资者获得40亿美元融资时,估值高达560亿。此外,滴滴在2018年启动上市计划时,目标估值至少700-800亿美元。
今年以来,滴滴的估值仍在下行。今年7月,有《华尔街日报》称,滴滴开始谋求新一轮20亿美元的融资,总估值约为620亿美元,不过这项融资计划至今没有成行。而根据10月底《华尔街日报》报道,滴滴投资者近期在二级市场出售的股权时,对整体的估值大约在500亿-520亿美元之间。
滴滴估值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伴随强监管而来的和规划检查。京人京牌、人车一致等要求直接卡住了网约车运力的咽喉,使滴滴无法像早期一样快速扩张。
另外,共享经济泡沫的破灭,网约车巨头Uber和Lyft在IPO后估值纷纷大致下滑,也是资本市场不再看好滴滴的原因之一。
今年三月底,Lyft抢在Uber之前上市,以72美元的发行价,撬动206亿美元市值。但对于缺乏盈利能力的Lyft,资本市场并不认可。Lyft上市后迅速破发,截至11月6日收盘,股价仅有42.93美元,市值仅有128亿美元。
网约车全球领头羊Uber上市时遇冷,估值从千亿以上降到上市时的768亿美元,最新市值460亿美元。
Uber和Lyft流血上市,迅速破发,说明资本市场对这种资本高度密集、极度烧钱不盈利的独角兽经济已经不再偏爱。
今年二月,程维宣布滴滴将做好过冬准备,聚焦出行行业,非主业的外卖等业务关停,同时滴滴整体裁员约15%。
顺风车市场已经“变天”
虽然滴滴重新上线了顺风车,但短期内,顺风车很难再次成为滴滴的利润保障。
网约车市场见顶是制约滴滴重新登顶的最大因素。
Uber和Lyft在财报会议上均表示要在2021年实现盈利,但二者的网约车业务增速正在明显放缓,业绩增长主要靠外缘业务。
Uber最新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营收38.13亿美元,同比增长30%。净亏损11.62亿美元,同比扩大18%。可以看出,Uber的营收虽然增长,但亏损也在持续扩大。值得一提的是,Uber的业绩增长主要靠外卖拉动,其网约车业务营收仅28.95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与亏损扩大的幅度基本一致。
Lyft情况也类似。今年第三季度Lyft营收9.6亿美元,同比增长63%;净亏损4.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净亏损2.492亿美元增长86%。
比起前两年动辄翻倍的增长,可以看出,Uber和Lyft的网约车业务虽然仍在增长,但由于市场逐渐饱和,增速已经逐渐下降。
中国的网约车严监管环境下,滴滴的增速可能下降得更快。虽然在2018年之后,滴滴并未直接披露运营数据,但从一些滴滴高层的采访中还是可以发现一鳞半爪。
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底滴滴订单总量为74.3亿单,注册用户4.5亿人,相比2015年底的14亿单和2.5亿人,分别增长431%和80%。2019年7月,滴滴出行智能控制首席科学家唐剑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截至当时,滴滴的年度订单总量为110亿单,注册用户5.5亿。可以看出,滴滴的规模虽然还在增长,但增速高峰期已过。
滴滴还面临着国内竞争对手对顺风车市场的挤占。2016年年初,滴滴顺风车就占据顺风车市场近70%的份额。但随着滴滴退出竞争,顺风车市场已经进入群雄割据时代,嘀嗒、哈啰出行等纷纷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滴滴顺风车回归前夕,曹操出行也正式加入顺风车的战场。
即使滴滴能够顺利重启顺风车业务,滴滴最好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