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王剑
银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定位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银行业也要相应转型,打造适合科技时代的银行体系。
一、 经济转型驱动银行转型
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世界工厂模式已难以为继,需要尽快发展中高端产业,正处于从工业时代向科技时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工业时代的产业结构见图6-1:制造业的发展,首先带动中上游资源品。其次,制造业需要劳动力,农民转为产业工人,推动了我国的城镇化。农民工进城工作后,一方面需要相应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也会带动大量的消费与服务行业。
在这种产业结构下,所适合的金融服务业结构也非常清晰,就是以银行为主,尤其是以银行信贷为主。因为,作为支柱产业的制造业、房地产等都需要大量资本投入,并且拥有固定资产可用于抵押,使得这些行业非常适合用银行贷款的方式满足融资需求。所以,在此期间我国银行业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此外,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和国内贸易,都需要银行提供结算等服务,这便造就了银行业的“黄金时代”。即使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了景气度,我国继续发展房地产、基建,用于托底经济增长,银行业依然有很好的业务需求,可以说是“白银时代”。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业的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也随之提升,逐渐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地方转移。另一方面,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升级,内需扩大,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低端产品。转型初期会出现一些供需错配的现象,即很多产能仍然集中于低端制造业,而暂时还不能有效供给人民群众所需的更高品质产品。解决这一矛盾的核心办法是产业升级,靠科技的力量来推动发展附加值更高的新兴产业,进入了科技时代。
科技时代将会有完全不同金融结构。各种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类的企业多为初创型企业,经营风险高,未来现金流不稳定,没什么固定资产可用于抵押。国际通行的融资手段是股权融资,包括PE/VC、资本市场等。这对传统商业银行而言,需要向提供多元金融服务的综合银行集团转型,我国银行业正是处于这一关键时期。银行综合化经营(“混业经营”)在此契机下应运而生,国际上大致有几种方式:一是综合银行集团,由银行旗下设立其他非传统银行业务的金融子公司,以参股控股的方式完成风险隔离;二是全能银行,由银行不同部门开办不同的金融业务;三是金融控股公司,由一家金融控股公司,旗下持股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不同金融机构。
在科技时代,企业的技术门槛在增加,需要更多的非公开股权、非标准化债权的方式融资,经常会需要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参与其中。因此,未来的直接融资是由投资银行业、资产管理业、财富管理业三个板块共同构成,[1]投资银行业服务于需要融资的企业,设计融资方案,并创设投资标的;财富管理业服务于投资人,设计投资方案,并推荐投资机会;资产管理业,则管理好募集的资金,按约定规则投向合适的投资标的。这种投融资对接的方式不同于传统银行时代的间接融资,也与简单的标准化直接融资(公开发行标准化证券)有所区别,可能会成为未来科技时代最为主流的方式(见图6-2)。
目前银行一般会设有投资银行部门,基本上已经能够为企业提供融资策划、投资标的创设的功能。此外,银行掌握了大量的投资者客户,天然有开展财富管理业的优势。最后,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可以规范地从事资产管理业。所以,目前商业银行是有能力全程参与直接融资的。
因此,在新的科技时代,银行业会出现新的格局,大中型银行会布局各类金融牌照,呈综合化趋势。 很多中小银行则因国家经济结构日益多元化,能找到更多的细分领域。总之,大体格局是“大行综合化、小行特色化”。
以小微企业特色银行为例。小微企业包括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融资手段主要是非正规金融,包括企业主自筹、民间借贷等,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存在。但是,我国东部沿海一些小微企业活跃的地区,也有一些小银行找到了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有效方法。比如,浙江省台州市的台州银行、泰隆银行、民泰银行,掌握了一些处理小微企业“软信息”的方法,有效开展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软信息”是指难以书面化的信息,小微企业经营不够规范,难以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等硬信息,只能由业务人员通过长期接触跟踪来获取,并投放信贷。这一类中小银行以小微企业业务为战略定位,支持了小微企业的同时,自身也取得优秀的经营回报。
此外还较为代表性的小型特色银行是互联网银行,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在线上开展银行业务,主要定位于个人客户为主。具体情况请见第十一篇。
二、 美国案例
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取得了很大发展,改变了美国整个产业结构。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银行业发展阶段,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阶段非常类似,因此有较大的借鉴价值。美国经历了这一段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银行业转型之后,最后也是大致呈现出“大行综合化、小行特色化”格局。
首先是产业转型升级。20世纪60-70年代,以电子科技、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美国崛起。同时,新兴产业倾向于直接融资,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银行业内外部竞争加剧,英国的银行控股集团、德国的全能银行进入美国市场吸引客户,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压力下,美国银行业开始了综合化转型。
具体来看,从分业走向混业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银行业开始以加大金融产品创新等方式规避监管,倒逼监管当局小幅放开混业经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金融业正式进入混业经营时代,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跨界经营成为常态。1999年12月美国正式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全面进入混业经营时代。
美国银行业综合化经营之后,行业格局也是“大行综合化、小行特色化”。大型银行都是综合化、全球化的金融控股集团,业务覆盖几乎所有金融板块。而中小银行则有非常多样的差异化定位,甚至有些银行定位于非常小的细分市场,找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利基市场”。比如硅谷银行,作为一家非常传统的商业银行,其以科创企业、PE/VC公司等作为客户定位,推出的产品包括投资者贷款、资产负债表贷款、现金流贷款等。硅谷银行本身体量并不大,但在美国科创企业领域的银行业务市场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是典型的“小行特色化”。
中小银行寻找差异化的战略定位是围绕本国当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其他经济产业结构展开的。比如硅谷银行,便是抓住了美国科创企业活跃、PE/VC市场发达的契机。参考美国经验,我国银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大型银行会进一步综合化,形成覆盖几乎所有金融业务的大型银行控股集团。而中小银行的差异化、特色化也会加快。未来随着我国技术进步加快、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会有更多的细分市场、利基市场出现,留给中小银行差异化定位的机会。当然,中小银行自身也需加强研究,合理选择差异化的战略定位。
[1] 有些文献将这三个板块统称为资产管理业,而把中间环节那个资产管理业称投资管理业。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持牌人,曾供职于浙商证券、光大证券研究所,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2018年加盟国信证券,任金融业首席分析师。)
责任编辑:陈嘉辉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