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介绍了银行监管的初衷及措施,但实际上单一微观主体的有效监管,并不必然带来整个宏观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宏观审慎管理被提上了日程。
一、 宏观审慎的早期思考
一个早期引起人们注意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并不一致的例子,是银行信贷业务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向好时,企业会向银行申请更多贷款用于扩大经营,在大量贷款助推下,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经济下行时,企业不想申请更多贷款,银行放贷更为谨慎,这对单家银行来说是理性、审慎的选择,却导致了整个银行业放贷量收缩,经济进一步下行。资本管理也增加了银行的顺周期性。经济向好时,银行得到了更多利润,并且具备了更大的信贷投放能力。经济下行时,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下降,加剧了经济下行。因此,建立逆周期的监管要求,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首要内容。
另一个重大关注点是“大而不倒”问题。在这一种道德风险作用下,大型机构可能会对微观监管漫不经心,更容易陷入经营困境。2009年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了宏观审慎的概念,来统称这些顺周期性、“大而不倒”等微观监管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 宏观不稳定的外在表现
微观审慎并不必然带来宏观审慎,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1]
1.风险的传染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高度关联,造成了金融机构之间风险的传染性。随着金融创新业务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由复杂多样的同业业务、资金业务等相互关联,风险的传染性大幅提高。
传染性还会体现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之间,当多家银行给某一家企业发放较多贷款,如果企业经营出现问题,银行之间也会出现一些博弈现象。比如,理性的银行便是尽可能早地抽贷,将风险留给其他银行。
某些大型企业集团,从多家金融机构处获取融资的话,也会形成较大的风险传染性。比如企业通过商业信用等方式,对上下游企业形成欠款,风险传染性很强。
2.标准的刚性
包括监管、会计、评级等各种有关标准的刚性,是导致金融业务顺周期性的主要原因。以资产减值损失为例,监管部门硬性规定“拨备覆盖率”(拨备余额/不良资产余额)为一定的数值。当经济下行,不良资产增加时,银行就需要大幅增加拨备计提,导致没有足够的利润用于补充资本,影响后续信贷投放,经济进一步下行;经济上行期,不良资产较少,银行不需要计提太多拨备,利润增加,资本增加,信贷投放力度也增加,继续推热经济。
会计准则方面,公允价值原则的采用力度逐年加大,但这一原则有一个前提,就是所计量的资产存在一个正常交易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由交易行为来生成所谓的公允价值,大家都认同这一价格是公允的。若资产价格处于泡沫状态下,公允价值原则反而会出问题。
此外,信用评级方面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在企业出现问题时,下调信用评级,进而使企业问题进一步恶化,也会加大顺周期性。
3.集体的非理性
投资者的集体非理性也是导致宏观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包括羊群效应、动物精神、简化计算(俗称“拍脑袋”决策)、激励机制等。
3.3.3 宏微观结合的大监管体系
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只能是加大监管力度,尽可能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目前,各国通常都建立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大监管体系。央行将同时负责的宏观审慎、货币政策称为“双支柱”,而微观监管则是这双支柱的微观基础,我们将这种宏微观相结合的监管体系称为大监管体系。
英国便是典型的“双支柱”监管模式,见图3-1。
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持续了多年,人行负责货币政策,三个监管机构负责金融机构具体的审慎监管工作。这一格局有其成效,但不同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政策、措施的协调,一直存在问题,有时监管重叠,有时监管空白,局部风险时有出现,比如2011年温州中小企业危机、2013年银行间市场“钱荒”以及2015年“股灾”等。2017年我国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推进监管协调的关键一步。
我国改革后的金融监管 “双支柱+柱础”模式基本成型,见图3-2。
初步比较来看,我国与英国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1)微观监管不由两个机构负责“双峰监管”,微观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均由监管机构(银保监会、证监会)负责。
(2)央行不直接负责微观审慎,而是宏观、微观均统一接受金稳委协调、指导,而这是宏观、微观联结的关键点。
至此,宏观、微观有机结合的大监管体系,兼顾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成为了目前各主要经济体较为通行的监管体系,竭力维护着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下篇开始我们将进入“实战”分析的内容。
[1] 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J].金融研究,2011(01).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持牌人,曾供职于浙商证券、光大证券研究所,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2018年加盟国信证券,任金融业首席分析师。)
责任编辑:陈嘉辉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