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年回忆之陈有安:证券市场未来规范波动上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8日 08:59  新浪财经

  1990年到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第二十个年头。如今它正如一个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偶尔会犯些小错误,从中吸取教训,然后更加健康和壮大。

  他还是一个非正常成长的年轻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太多的希望和呵护,被寄予了太厚重的责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长辈,目睹了他们的出生和成长、时时给予鞭策和激励、处处送出关怀和温情。

  在二十年之际,他们对这个青年人有什么话要说?哪一些成长的故事令他们记忆深刻?他们如何憧憬和规划他的未来?

  新浪财经陆续推出“二十年记忆”约稿,由亲历证券市场二十周年的代表人物来为您讲述他们的“二十年记忆”。

图为中国银河金控董事长陈有安。图为中国银河证券董事长陈有安。

  原文标题:昔日艰难曲折发展 未来规范波动上行

  作者:陈有安 中央汇金公司 副总经理、中国银河金控董事长、中国银河证券董事长

  1985年,我被公派到日本野村证券公司学习证券知识,当时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建立,这成了我和证券业的第一次结缘。从日本归国后,我一直没有机会参与证券业的具体工作,虽较长期在银行领域工作,却和很多社会大众一样,一直关注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如今,我在知天命之年,又成为中国证券行业的一名新兵,我谨从一名普通证券业从业人员的角度,谈一点个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粗浅理解。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这一天被视为中国资本市场形成的标志,从那时至今,已经整整20年。经过20年的发展,现今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中最具魅力的部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20年间,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有过很大的波折反复,2000年时挪用客户保证金、坐庄操纵股票、违规拆借、非法委托理财等行为始终与券商如影随形。在2001年至2005年长达4年之久的大熊市中,券商违规经营的问题暴露无遗,整个证券行业累积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2004年券商风险集中爆发引燃券商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期间,全国累计处置了31家高风险公司,清理账户1153万个。对27家风险公司实施了重组,使其达到持续经营的标准。19家公司被责令关闭,7家公司被撤销,4家公司被撤销业务许可,14家公司和9家营业部被暂停业务,一批涉嫌刑事犯罪的公司及其责任人被移送公安、司法部门调查。但这只是中国资本市场大步向前的一个插曲,20年来,伴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资本市场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发展壮大,成绩斐然,举世瞩目。截至2010年11月30日,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26家,上市股票2112只,总市值26.43万亿元,居全球第三位,流通市值19.01万亿元。在今天的中国,没有哪个经济和金融事物具有像资本市场那样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资本市场发展导航

  国内理论界提出“建立发展资本市场”观点的时间较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4年,金融理论界的一些学者就主张把建立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作为金融改革的核心。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这段时间,我国一直没有放弃推进资本市场的探索,但由于当时社会上存在着把股票市场与资本主义划等号的理论误区,认为股市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因而资本市场步履蹒跚,进展缓慢。到1990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只有8家,俗称“老八股”,股票发行额仅为2.6亿元人民币;在试运行的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也仅有5家,股票发行额只有2.7亿元人民币。中国资本市场步入快速发展的坦途,是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小平同志1992年的南巡讲话,透彻、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也可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标准。小平同志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可以实现统一的理论概括,破除了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的思想禁锢。他旗帜鲜明地指出,对证券、股市“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关了就是了。”小平同志以非凡的理论勇气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澄清了在资本市场问题上的理论迷雾,为资本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厚重的理论基础,指明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

  2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市场融资总量迅速扩张,市场结构逐步优化,市场规范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在我们为中国资本市场取得的巨大进步而感到欢欣鼓舞时,更加怀念小平同志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没有他老人家的南巡讲话导航,中国的资本市场也许仍在艰难踌躇中徘徊,根本不会有今天。

  资本市场的五大贡献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资本市场发挥了众所公认的积极作用。其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资本市场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这是资本市场对体制变革的贡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反过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又成为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动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资本市场所容纳的直接融资方式,是一种最能反映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市场化配置金融资源的方式。由于各种要素市场均要以资金来推动,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自然成为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的核心和枢纽。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展和发育程度提高,提升了金融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功能,促进了统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进了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市场化进程。资本市场为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提供了必需的筹资机制,为不同公司之间的市场购并提供了便捷的股权交易平台,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产权复合功能的发挥。可以说,没有资本市场,实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资本市场促进了经济增长。这是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贡献。资本市场配置金融资源功能的发挥,使上市公司通过IPO和再融资筹集到巨额资金,获得了强有力的、持续的资本支持,从而大大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实现了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和经营业绩的显著提升。证券监管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优先安排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的公司上市,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对支持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发展,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十分恶劣的国际大环境中,在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并向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持续发展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中国创业板市场的诞生,不仅支持了中国经济走出危机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对未来中国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了巨大的值得期待的发展空间。

  一年的时间,创业板上市企业已达134家,总市值接近6000亿元。据报道,在134家上市公司中,超过90%的上市公司是2008年重新认证的新“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板吸纳了一批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环保行业等5大主要行业,这些企业占创业板企业总数的67%。创业板运行一年来,为一批创新型高成长中小企业募集了后续发展资金,有力支持了高科技产业快速成长,其示范效应将对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创业板促进了创投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创投公司投资了85家,占比69%,主要投资于高科技企业。各类风险投资所投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所获得的平均投资回报率达到了11.36倍。创业板进一步拓宽了创投资金的退出渠道并加速风投资金的周转,加大了创业投资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创投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并带动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到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中。一年来,创业板公司在扩大主营业务生产规模的同时,共有20多家公司进行了行业并购,收购同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涉及资金数十亿元。

  创业板是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市场。实际上除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在高科技领域的非凡成就,世界其他各国的创业板市场少有成功者。中国创业板也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问题。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纳斯达克的经验,吸取其他各国创业板市场失败的教训,2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造就了一批像工商银行中国石油青岛海尔中兴通讯等处于行业领头羊地位的上市公司,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我们期待中国的创业板市场能够造就一批中国的苹果,中国的微软,中国的思科和英特尔等这样的高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

  第三,资本市场促进了金融业发展。这是资本市场对金融业的贡献。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的逐步扩大,提高了直接融资比重,打破了间接融资一统天下的传统融资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股票融资在我国融资总量中的比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而截至2010年11月末,20年来企业通过IPO、增发、配股从A股市场募集资金总额达3.65万亿元,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已超过10%。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不仅使我国的金融总量增加,而且极大地减轻了商业银行体系信贷资金的供给压力,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开放式基金、ETF、LOF等基金产品的面世;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推出;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创设;券商直投公司的成立等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创新措施,引致金融市场结构、金融组织结构、金融产品结构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国金融结构优化和金融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资本市场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四,资本市场促进了个人财产收入的增加。这是资本市场对个人财富积累的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而资本市场则为居民个人实施财富管理、增加财产性收入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资本市场造就了资本要素参与个人收入分配的机制,促进了多元化社会分配机制的形成。资本市场上种类各异的股票产品、基金产品和券商资产管理产品,拓宽了居民个人的投资渠道,使得居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资金规模、投资风险偏好,自由地进行投资选择,以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在今天的中国,尽管资本市场运行的稳定性还不强,证券投资风险还较大,但通过证券投资获得的财产收入,毫无疑问已成为居民个人收入的重要来源。当今的富有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得益于股市的财富效应。而增加居民个人的财产性收入,无疑有利于扩大消费,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五,资本市场促进了人们风险投资意识和金融意识的提高。这是资本市场对民族文化创新的贡献。我国传统体制下投资渠道狭窄,加之受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很多人随遇而安,怕担风险,金融意识及理财观念淡漠,不善于把握或不敢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而资本市场拉近了金融和人们的联系,使金融投资走近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生活。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变幻莫测的市场,人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金融意识逐步强化。这种风险观念和金融意识,为塑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族文化所必须,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具备的精神价值。

  中国银河证券与资本市场共成长

  从2000年至今这10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高歌猛进的10年,也是中国银河证券经受市场洗礼、战胜艰难坎坷、开拓创新奋进的10年。10年间,中国银河证券与中国资本市场同呼吸、共成长。

  10年来,中国银河证券股票基金代理交易额达23.15万亿元,交易规模行业排名第一。截至2010年10月底,公司服务客户500余万户,客户资产总值达到2.36万亿元。公司目前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219个营业网点,在香港也设有机构并正在制定在其他地区设立机构的规划,是目前国内分支机构最多的单体证券公司。中国银河证券是我国第一个尝试提供网上交易服务的证券公司,现已搭建起多通道、多方式的非现场交易体系。10年来,中国银河证券主承销股票融资额达3613亿元人民币,承担过南方航空中国银行中国铝业中国联通中国国航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神华中煤能源、中国农业银行等国内大型企业的IPO;企业债券承销家数78家,如铁道部、国家电网公司等,承销总规模达1598.75亿元人民币,列各家券商之首。2010年,公司作为主承销商承销了首期540亿元中央汇金公司的汇金债券,并承销了我国首只市政项目建设债券——贵阳金阳债,在市场上及业内引起了极大反响。在投行业务创新方面,以换股吸收合并方式承做中国铝业IPO项目,为大型H股国有企业回归提供了新的模式;首创了企业债券认购额度簿记建档发行方式、投资者回售选择权条款、双向回拨发售机制、银行间市场上市、七天回购浮动利率债券等创新融资方案;首开了证券公司主承销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先河;推出了国内首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券商担任财务顾问的保险公司债权投资计划等。所有这些,充分展现了中国银河证券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

  中国银河证券的创新业务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衍生产品业务方面,公司在ETF做市服务、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在QFII业务方面,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交易、研究、咨询等服务于一身的QFII经纪商。2010年公司又获得了融资融券业务资格;并于2010年11月发行了源于沪深300指数的国内首只券商定制指数集合计划——“中证银河99指数”。我们认为,创新业务必将成为未来公司业务和收入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

  中国银河证券将继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坚持倾心为客户服务、全方位为客户理财、竭尽全力促进客户资产增长,努力把公司打造成内控和治理完善、功能综合、财务稳健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一流券商,与中国资本市场一路前行,再创辉煌。

  未来20年资本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下一个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将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将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从世界范围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继续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走向影响深远,全球需求结构将出现明显变化,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金融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未来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不仅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而且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行和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就总体而言,未来20年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成长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尽管资本市场的运行和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在市场波动中实现有序扩张和不断规范,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主基调和必然趋势。

  从国际上看,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实践中并不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是用适中的经济增长率来换取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升,减弱经济受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并已经着手实施更严格的节能减排标准。如德国政府在《2050能源纲领》提出,一是以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为基准,至2020年减排40%,2030年减排55%,2040年减排70%,2050年以前实现减排80%——95%的目标;二是将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从目前的10.4%提高至2020年的18%,至2050年提高到50%;三是再生能源发电占电力总消耗的比例由2010年年初的16.1%提高至2020年的35%,至2050年上升到80%。

  联系我国现实,转变增长方式的说法最早在1982年十二大时提出,现阶段中央强调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场所,对促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负有重要使命;另一方面,这种转型也将促进资本市场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鼓励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属企业上市,将有力改善上市公司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资本市场成长;而随着产业结构转型的深入,围绕结构调整的并购活动也将十分活跃,成为市场并购重组的“主旋律”,从而大大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

  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将为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资本市场肩负的一项重要、长期的使命,不仅关系到社会融资制度和金融结构的整体变革,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目前,我国的直接融资比重只有1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体在50%左右甚至更高的水平。截至2010年11月末,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3269家,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公司3711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3430家,在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等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合计4396家。相比较,我国的直接融资比重和上市公司数量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这也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场外市场和中长期债券市场的发展,是未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着力点。而这两个市场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公司融资规模扩大,带动直接融资比重上升。

  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将加快,从而显著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将深入发展。QFII队伍的扩容、QDII规模的扩大、跨境ETF产品的面世等一系列市场对外开放措施的推行,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我国证券经营机构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将有力地促进我国金融和经济的对外开放,提升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的地位和话语权。同时,也有利于使国家外汇储备保持在合理水平,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特别是国际板推出进程的加速,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当境外注册的公司,包括境外的公司,也包括类似中国移动这种业务在境内,但注册地在香港、上市在香港的公司,能够到中国的交易所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的时候,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跨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总之,在未来的20年里,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将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水平将不断提高。置身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证券公司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必须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中国资本市场无论在规模、指数等方面都将波动增长和上行,我对此充满信心。

  

> 相关报道: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