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十年回忆之王守仁:退市制度是个大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4日 10:54  新浪财经

  1990年到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第二十个年头。如今它正如一个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偶尔会犯些小错误,从中吸取教训,然后更加健康和壮大。

  他还是一个非正常成长的年轻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太多的希望和呵护,被寄予了太厚重的责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长辈,目睹了他们的出生和成长、时时给予鞭策和激励、处处送出关怀和温情。

  在二十年之际,他们对这个青年人有什么话要说?哪一些成长的故事令他们记忆深刻?他们如何憧憬和规划他的未来?

  新浪财经陆续推出“二十年记忆”约稿,由亲历证券市场二十周年的代表人物来为您讲述他们的“二十年记忆”。

图为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守仁。图为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守仁。

  王守仁口述  新浪财经熊俊萍整理成稿

  王守仁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深交所起初只有5家上市公司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出现通胀,而改革处于关键时刻。当时改革存在两种思路:一、市场派:以吴敬琏为首的价格、财政税收政策方面的改革;二、以厉以宁为首的企业改革,搞股份制改革。

  因当时改革税收财政制度非常困难,随后,中央正式提出应按发展股份制经济来增加供给、转化投资、抑制通胀。

  从1986年开始,深圳市政府制订《国有制体制改革试点办法》,我参与了《办法》的制订。于是,各行业选了一批企业开始推进股份制改造。

  1988年4月1日,深发展银行成为第一家开始交易的股票。随后,万科、金田、安达、原野(世纪星源的前身)也陆续发行了股票并进行交易。这五家公司可以说就是深圳证券市场的雏形。

  要求干部带头买股票

  作为新生事物,交易所刚成立时并不被大家认可,所以当时就要求干部带头买股票。深发展银行刚发行股份时没人买,万科200万股的股票也卖不出去。而当时有个村里的干部带头说:“我要了。” 当时大家都觉得买股票就像交了党费,结果那个村干部发了大财。

  创办深交所的倡导者和决策人之一、当时的深圳市委书记李灏也带头买起了股票,

  股票是很陌生的东西,这使很多人对此产生了怀疑,认为股份制就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分不清楚搞股份制到底姓“资”还是姓“社”。这个争论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才得以解决。

  当时买卖股票可以自由议价,就是在交易所门口,大家拿着身份证,双方自由谈好价格后进行交易,这才叫OTC。

  那时有个年轻人,天天骑着自行车去市场上了解情况,回来就整理这些了解的情况,不久便成立了一家证券市场咨询公司。这就是第一家证券市场咨询公司诞生的背景。

  后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模式推广到全国,地方政府推荐企业上市,由证监会进行审核,这是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情况。

  五大问题

  总体来说,中国的资本市场这个发展过程是符合国情的。其发展可以说是平稳的,尽管在过程中出现过一些问题。

  证券市场发展了20来年,尚属年轻,现在还存在着五大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一、法制化不够。尽管现在国家在逐步打击证券市场的违法现象,但对于证券违法现象的法律不健全,司法不公正,监管不到位,处罚不严格,这是造成资本市场腐败的根源。

  二、中小板、创业板发展太慢。这两个板块整个价值链未完全建立起来,要建立长效互动机制,要培育更多优质上市资源。

  三、资本市场运作效率不高。这涉及到相关机构运作问题,整个运作机构还不行,这些机构要强化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感,这个非常重要。

  四、发行制度问题比较大。进行市场化改革方向是对的,但要遵循两条:保荐人、承销商等询价机构不能只是形式,目前企业本身再融资没有常态机制,使得企业只有一次性地融很多资金;机构定价不合理,问题很严重,要学习台湾,扩大询价对象。

  五、退市制度是个大问题。如果企业要退市的话需要先从主板开始,不能先从中小板和创业板退市。由退市制度缺失而带来的痼疾,只有从主板开刀才能迅速祛除。

  六、要有补偿制度。上市企业如退市后如何对投资者进行补偿,这是需要解决的。投资者花大量资金购买了一支股票,一旦退市,不能让投资者蒙受损失,这会造成社会问题,因此,应该有合理的补偿制度。

  20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深圳证券交易所当时成立的背景和情况,其中有许多故事,让人忍俊不禁。

  附录

  王守仁简介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北大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1982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曾先后在国家有关部门从事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和深圳大学从事经济管理、特区及港澳经济、股份制经济等教学和研究,担任过深圳市政府决策顾问,是深圳股份经济和企业集团化经营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后又在深圳赛格集团公司任战略研究室主任,中国农村发展信托香港集团公司任总经济师,先后从事过大型项目BOT融资、公司上市策划、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境外创业投资基金管理等,并多次应邀参与深圳及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制定和修改的讨论与咨询等。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报道: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